巴金的小说《家》读后感【优质3篇】

巴金的小说《家》读后感 篇一

《家》是巴金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普通家庭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家庭的命运变迁和社会变革。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思考。

小说中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父亲是一个传统的家长,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妇女,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的家庭生活看似平凡,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小说中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以及他们在面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革时的选择和抉择。

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巴金展现了个人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和无奈。父亲是一个勤劳诚实的人,但他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美好的生活。他面对的是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残酷。而母亲则是一个坚强的妇女,她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整个家庭。她的毅力和坚持让我深受感动,也使我对母亲这个角色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小说中还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子女懂得尊重他人、关心家庭和社会。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个人面临着各种选择和抉择。有些人选择适应社会的变革,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有些人则选择保持传统价值观,不愿改变。这些个人的选择和抉择,代表着中国普通家庭在社会变革中的命运。

通过阅读《家》,我对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家庭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予人温暖、关爱和支持。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复杂而多变的,只有在不断变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幸福。这是我从《家》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巴金的小说《家》读后感 篇二

《家》是巴金先生的一部描写中国家庭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家庭的命运变迁和社会变革。这部小说深入人心,让我对家庭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小说中的家庭生活看似平凡,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父亲是一个传统的家长,勤劳诚实,但他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美好的生活。他面对的是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残酷。而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妇女,她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整个家庭。她的毅力和坚持让我深受感动,也使我对母亲这个角色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内容。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子女懂得尊重他人、关心家庭和社会。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个人面临着各种选择和抉择。有些人选择适应社会的变革,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有些人则选择保持传统价值观,不愿改变。这些个人的选择和抉择,代表着中国普通家庭在社会变革中的命运。

通过阅读《家》,我对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家庭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予人温暖、关爱和支持。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复杂而多变的,只有在不断变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幸福。这是我从《家》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通过这部小说,我不仅对中国家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巴金的小说《家》读后感 篇三

巴金的小说《家》读后感

  激流的青春

  “家”,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但是,我却从巴金爷爷的笔下读出了不一样的情感,因为这里充满了对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1920年冬至1921年夏末四川成都一个四世同堂的官僚地主大家庭高公官内部的故事。小说围绕高家第三代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恋爱婚姻展开情节,着重描写了觉慧、觉民、琴等青年一代封建道者之间的不幸遭遇和命运。从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社会的矛盾,感受到鲜明的爱与恨。

  这部书中使人印象很深的人有很多,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觉民,觉慧两兄弟。他们两人同时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潮的熏陶,但是他俩在美好理想鼓舞下,去迸发出青春的力量,他们富有反抗精神,敢于与旧势力作不妥协斗争,觉民与姑妈的女儿琴相爱,可高老太爷却让他与封建遗老冯乐山的侄女许配给他,他坚决不答应,高老太爷一意孤行,强令觉民答应,觉民就决定逃婚,他可不像觉新一样顺从。后来,高老太爷因克安、克定目无家规,败坏家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提出要见见觉民,这也就是原谅了觉民,觉民的抗婚行动得到胜利。

  而觉慧呢,则是他们家族中反封建态度最为坚决的一个,他敢于公开反抗祖父,把高老太爷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强要囚禁他,他也蔑视禁令,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他在外面瞒着家人参加某周报的工作,撰写介绍新文化活动,抨击制度旧思想,他能够不顾家人的反对,同丫头鸣凤相爱,要她做高家三少奶奶,鸣凤最终的惨苦使得他痛苦万分,同时也使他的反封建礼教的意志更加坚定,他支持二哥觉民反抗旧家庭的精神,批判大哥觉新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希望觉新能够早日醒悟,认清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我之所以特别欣赏这两个人,不是他们的'行为,而是从他们的所做所为中所显现出来的精神,当今社会上有哪些人能够具有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呢?我看恐怕不多吧!我们中小学生,家长让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所有的生活都是由家长来安排的,没有一丝一毫的主观,哪怕家长说错了,也全盘接受,这样怎么能行?家长说错了或是任务太重让我们不能接受时,我们就要敢于向家长提出意见,敢于向觉民,觉慧两兄弟学习,不能畏缩,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我就是我,我要做一个有个性的我,与众不同的我,青春就要有激情。

相关文章

泰戈尔《素芭》读后感【精选3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泰戈尔《素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故事能让你...
读后感2012-05-03
泰戈尔《素芭》读后感【精选3篇】

《名人传记》读后感【推荐3篇】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
读后感2012-08-07
《名人传记》读后感【推荐3篇】

《玛蒂尔达》读后感(精简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玛蒂尔达》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玛蒂尔达》读后感1读了《...
读后感2018-09-05
《玛蒂尔达》读后感(精简6篇)

初中名著阅读读后感【精选4篇】

初中名著阅读读后感(一)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
读后感2013-06-03
初中名著阅读读后感【精选4篇】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读后感(优选3篇)

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者。知道就是知道,没有完成就是没有完成。成功在于找方法...
读后感2016-08-02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读后感(优选3篇)

《开满花的纸条》读后感(最新6篇)

读了《开满花的纸条》这本书以后, 我们收获的是温暖,是爱,也有爱的摩擦,《开满花的纸条》读后感。那些小小孩的小心思、小懵懂,都在香草的故事里。下面由unjs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满花的纸条》读后感作...
读后感2011-04-06
《开满花的纸条》读后感(最新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