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精简3篇】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 篇一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这本书带我走进了唐朝的历史,了解了藩镇如何掏空了这个伟大的王朝。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详细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藩镇势力的崛起与唐朝衰落的密切关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其文化、经济和军事都达到了巅峰。然而,唐朝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藩镇势力逐渐壮大,并逐渐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割据政权。这些藩镇拥有强大的军队和财富,对唐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藩镇的崛起与唐朝政治的腐败密切相关。唐朝后期,宦官势力的增长导致了内阁的腐败和政治的混乱。朝廷的腐败和内外交困使得藩镇得以借机崛起。他们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征收税收,掌握经济命脉。同时,他们还通过婚姻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使得藩镇集团的势力更加稳固。
藩镇的掏空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并没有直接挑战唐朝的统治,而是通过各种手段逐渐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威。他们利用地方势力,以及与其他藩镇的联合,对抗唐朝的军队,控制交通要道,掌握重要城池。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独立行使政治和军事权力,甚至有时候还挟天子以令诸侯。
藩镇的掏空对唐朝的衰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税收能力,导致国库空虚。他们还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使得唐朝的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和调控经济。此外,藩镇之间的内斗和争权夺利,也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这本书让我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明白了藩镇势力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与唐朝政治的腐败和衰落密切相关。藩镇的掏空使得唐朝的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深入的历史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朝的衰落原因,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反思,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当今社会中的问题。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 篇二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唐朝衰落的原因以及藩镇势力对这个伟大王朝的影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强大的朝代之一,它的繁荣和强大主要得益于其统一的政权和高度发达的经济。然而,唐朝后期,藩镇势力逐渐崛起,并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藩镇的崛起与唐朝政治的腐败有着密切的关联。唐朝后期,宦官势力日益增长,导致了政权的腐败和政治的混乱。朝廷内部的争斗和宦官的干预使得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而藩镇势力正是趁机崛起。他们通过割据势力,控制着大片的土地和资源,独立行使政治和军事权力。他们甚至通过联姻手段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得藩镇集团的势力更加稳固。
藩镇的崛起不仅削弱了唐朝政府的权威,也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藩镇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征收税收,控制经济命脉。这使得唐朝政府无法有效地调控经济,国库也因此空虚。此外,藩镇之间的内斗和争权夺利,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藩镇的掏空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唐朝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秩序混乱,经济衰退。藩镇之间的争斗和内乱使得唐朝的统一面临巨大的挑战。最终,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一时期,藩镇势力更是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覆灭。
通过阅读《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我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藩镇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与唐朝政治的腐败和衰落密切相关。藩镇的掏空导致了唐朝政府无法管理国家,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深入的历史分析,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反思。我们应当警惕政治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并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以避免历史的重演。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 篇三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范文
李唐王朝的势力范围在经过唐太宗至唐高宗的急速扩张后,东至朝鲜,西至咸海,南至越南,北至贝加尔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体量。但隐患也由此而来。
帝国的扩张,免不了与周边的小国发生冲突。鼎盛时期的唐王朝边境与多个民族接触,如吐蕃、突厥、契丹等,均不断对大唐边境进行侵扰。为了缓解中央政府面对边疆地方侵略的压力,唐朝不得不以藩镇的形式出现在一些缓冲区域。
这一制度一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为唐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一、节度使是土皇帝吗?
藩镇这个词中,“藩”的意思是保卫,主要目的是为了作为唐王朝与外敌之间的屏障。最初的军队规模不过几百人,但这样的战斗力完全无法应付少数民族的入侵。唐朝政府只能扩充军队,使其变为可以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其最高的军事长官为节度使。
最开始,节度使只是单独负责军事管理的最高长官,主管军队,同时,朝廷还会派按察使、营田使、度支使、运转使,分别掌管官员的巡视、屯田、财政、粮食的调拨。朝廷的目的是限制军权独大,使官员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各个藩镇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的目的。
在唐朝初期有一项制度,是均田制,均田制是指新开垦的土地在农民耕种一年后便归其所有,在其死后要归朝廷,进行重新分配,这种制度在人口少而土地多的情况下会实施的很好。一旦人口增长,就会出现土地兼并,造成农民均田的土地不足,赋税加重,农民倍感压力。所以到了唐朝中期,这种均田制完全瓦解了。
而这些人是初唐另外一项重要制度——府兵制的人力来源,这些农民利用农耕间隙进行训练。一旦有天灾人祸,作为府兵制的农民不得不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朝廷无法控制地方的`兵源,只能把主动权交给藩镇。
藩镇部队初期为朝廷委派的府兵制军队,而当朝廷分配的士兵不足时,各个藩镇便开始自行招募士兵。招募来的兵源,多为犯罪、失去土地的农民。而节度使又掌握着生杀赏罚大权,所以对节度使依赖性极强。
初期唐王朝还有余力供养这些士兵。但随着士兵越来越多,朝廷便无力担负。为了防止兵变,维持节度使抵抗外敌的实力,朝廷不得不把地方财政权交给节度使。比如天宝元年的范阳节度使裴宽,不仅负责度支使、营田使两项工作,而且又担任转运使,完全把持了当地所有的税收。从此节度使的权利成为了军事、财政、行政三位一体的最高军事长官,基本成为了一个土皇帝了,也拉开了他们吞噬大唐的序幕。
财政、军权一把抓的节度使是巨大的隐患。
二、越来越大的藩镇
从唐睿宗景云二年,为防止吐蕃入侵,河西成为了唐朝的第一个藩镇,值唐玄宗天宝年,藩镇的数量增加至10个,藩镇的兵力不断扩充,占到全国总兵力过半。
藩镇的强大,让中央军到了“唯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复用,人至老不闻战声。”的地步。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人兼任几个藩镇节度使的情况,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节度使权利无限扩大的过程,也是其自我割据逐渐形成的过程,随着藩 镇权利割据,与朝廷权利的矛盾也就日渐增长。最终,朝廷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碰撞,“安史之乱”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经过了七年的平叛,安史之乱才被完全平定。然而唐王朝在经过如此破坏后,不仅没有办法取缔藩镇这种制度,反而为了达到内地与边陲的实力平衡,在保 留边陲藩镇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原设置更多的藩镇。安史之乱的降将继续担任节度使之职,形成了范阳、成德、魏博的“河北三镇”,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节度使又相继反叛,心怀恐惧的朝廷又在中央设置了宣武、武宁、忠武等藩镇,起到防御“河北三镇”。这样就达到了“以藩治藩”的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诸藩也因为长期与河北三镇的攻伐,有了野心。
而作为朝廷的财税重地的东南,为了进行把控,也设置了节度使,但其兵力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朝廷对其有着有力的控制,所谓“天下藩镇,东南最宁”。但忠心耿耿的东南藩镇已经无法挽回大唐被蚕食的命运,这时的藩镇数量由十个增加到了四十多个。冗杂的藩镇,早就成了悬在大唐头上的一柄利剑。
三、大唐最后的挽歌
到了唐宪宗时期,朝廷试图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开始对川西、淮西、等割据势力用兵。在长达十几年的不断高压的努力下,中央军终于消灭了一些割据的藩镇。其他强藩看到了朝廷的决心,纷纷向朝廷纳贡,表示臣服。结束了长达六十年的藩镇不上贡的状况。
表面上看,宪宗的削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朝廷的权利和威望达到了自玄宗以来的最大值。但是藩镇割据的基本病灶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根除。
事实上,藩镇的节度使并不一定是最想维持割据的,他们手下的无赖、莽夫、和外族组成的募兵才是藩镇形成割据的根本因素。这些人世袭了藩镇作威作福的好处,非常恐惧朝廷将权威收回,每当削藩命令一下,这些募兵就会挟持长官,要求节度使保护藩镇的利益,空降的官员更是无法收复这些老油条。
于是,在宪宗死后,各地藩镇没有了强权的约束,又开始抬头。更糟糕的是,宪宗之后,历任皇帝不同程度的宠信宦官,宦官开始把持朝政。他们不仅结交藩镇节度使,甚至委派自己信任的人担任节度使。唐昭宗时的宦官杨复恭,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勾结。在朝廷攻打李克用时,宦官与李克用通风报信,从中作梗,使朝廷大败。藩镇的势力与朝廷中的大臣和宦官盘根错节,势力完全渗透到了朝廷中,左右朝廷的政局。
随着黄巢起义的爆发,唐王朝的虚弱暴漏无疑,各地藩镇毫无作为,唐王朝的势力最终只能被压缩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小区域里。
各地藩镇更是趁着对起义军镇压的机会,扩充军备,出现了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宣武节度使朱温等势力强大的节度使。这些割据的藩镇之间相互攻伐,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五代十国的雏形。
公元908年,唐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宗被朱温逼迫禅让后所杀,唐王朝彻底灭亡,唐朝的灭亡就是中央权力无法控制地方势力的一个范本。虽然有唐宪宗的削藩,但是在无法解决根本矛盾点的前提下,无法阻拦各个割据势力对王朝的肢解,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