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30年读后感【精简3篇】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一

《激荡30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作者吴晓波带领我们回顾了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许多我之前并不了解的事实和背后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首先,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引发了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考。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事件和经济数据的对比分析,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明白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和政策的结果。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自豪自己的国家。

其次,作者在书中对一些中国企业家和政治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研究,揭示了他们背后的故事和所面临的挑战。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我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这些企业家和政治家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故事不仅让我对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自己的激情和努力。

最后,这本书还提到了一些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平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共同努力。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的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我希望能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读完《激荡30年》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研究著作,更是一本激励人心的读物。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二

《激荡30年》这本书是一部让人深思的著作。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详细回顾和分析,作者吴晓波深入探讨了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发展路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数据和政策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作者详细讲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和开放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通过这些案例和数据,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明白了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战略,同时也得益于全体人民的努力和智慧。

其次,这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一些中国企业家和政治家的成功故事。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深入研究,我了解到他们在推动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些成功的案例不仅让我对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自己的潜能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这本书还提到了一些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作者在书中对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认识到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希望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读完《激荡30年》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发展路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研究著作,更是一本激励人心的读物。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三

激荡30年读后感

今天开始参加总公司举办的为期4天的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会议组给每个代表发了几本书,我被其中一本《激荡30年》所吸引。书的作者是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者,著有《大败局》、《被夸大的使命》等书。)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冷俊的文笔,描绘了1978年到2008年30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也可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商业历史,里面充满了刀光剑影,看了令人有种莫名的感慨。

1978年-2008年这30年间,我们亲身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置身与改革的大潮中,有失落,有兴奋。很多曾经发生的事情今天看起来如此荒谬和不可思议。

1978年,高考恢复,上百万知识青年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刚刚打开的大学之门,当时华南理工大学招的20几个年轻人中有李东生、陈伟荣、黄宏生。十多年后,他们三人分别创办了TCL、康佳和创维。也是1978年前后,从湖南和四川的监狱里先后走出了两个男人,一个叫杨曦光、一个叫牟其中,他们的入狱是因为他们分别写了一个同题目的万言书《中国往何处去》而被打成反革命。杨参加高考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读研究生,后到美国继续深造。牟借了300元创办了公司,迅速致富,然而却在年近50再度入狱,至今在在武汉的监狱中日日读报。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也因为参与了此类活动而锒铛入狱,出来后拼命自学,终于考取了全国律师牌,发誓为健全中国法制而奋斗。

这样关于人物命运的故事贯穿在整部书中。作者写到:“企业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企业家创造历史的过程。只有通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和魅力,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记录和阅读。在1978年到2008年的中国商业圈出没着这样的一个族群:他们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格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他们的浅薄使得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用最简捷的办法直指核心,他们的冷酷使得他们能够拔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他们的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白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的规矩与准绳,他们的贪婪使得他们敢于采用一切的手法和编造最美丽的谎言。”

想想看,我们这代人谁没有经历过这30年的洗礼,时到今日,有些人在国企改制中被时代所淘汰,进入了退休养老的阶段,有些人被迫下海,经营着自己的一点小生意,有些人像书中描述的时代弄潮儿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至今还在继续打拼中。

作者在前言中写到:“每当月夜,我便孤身闯入历史的迷雾。我的书屋正对着京杭大运河,河水从我的窗下流过,向西三公里拐过一个湾,就是运河的起点处——拱宸桥,这一线河水向北蜿蜒,在日升日落横贯整个华北平原,最后进入北京城,到积水潭,鼓楼一带嘎然而止,710年来,世事苍茫,却从来没能阻挡过它的无言流淌。”历史的长河不断奔流!

我曾经为我们这代人的境遇不平,在我们青春年华的大好之际,被下放到广阔的天地去锻炼,回到城市又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工作之余继续参加文化补习,正在有点底气准备好好工作的时候,又面临国企改制,丢掉了铁饭碗,金饭碗,被抛进茫茫的大海中学游泳,为了生存吃尽苦头。

但是看了《激荡30年》我忽然为自己庆幸,能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其实是一种荣幸,我们的父辈可以跟我们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燃情故事,我们也可以给我们的子孙讲述这样一个激荡岁月里发生的所有的激动人心的变革故事,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

四十不惑的吴晓波象其他外国媒体记者一样写出了自己的史诗

性大作《激荡三十年》,推荐研究中国企业管理和关注中国经济的朋友们一读。关于中国企业的软肋有几点感触如下:

第一,市场经济或者资本的冷血性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情观念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制约中国企业的发展。而偶尔有一两个能够冲破传统人情观念,严格执行资本的冷血性的,往往都能够取得一点点成功。这样的管理措施在中国就叫严格管理。80年代初期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就是早期取得成功的一个人。他的改革很简单,就是员工生产效率与个人收入的效益挂钩,所谓“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不过,即使到今天,对于很多国有的甚至是非国有的企业而言,这一招仍然是很灵光的。制度是冷血的,这种冷血来自于资本的逐利性,如果资本缺乏了逐利性,就会被中国传统的人情观念所堙没。所有的家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都会停滞不前,阻挡他们的往往不是资本,而是对打天下的亲友们的安置问题!

第二,难得的一两个能够冲破人情观念的企业家,即使成功了,也只是靠着个人的铁面,在小范围内取得的成功。如果这个企业规模一经放大,往往面临的是更大的失败。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复制难是人所共知的。1984年以承包起家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同样以改革分配制度、严格管理取得巨大成功。但是,头脑发热的马胜利疯狂承包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纸厂。有人认为,马胜利是缺乏战略思考,其实不然,在当时紧缺经济的形势下,马胜利即使没有战略思考,只要能够成功复制他的管理模式,应该是会成功的。但是,马胜利的成功模式是不可以复制的,一者他的石家庄造纸厂不是靠制度在运营,实质上是靠个人的强势在运营,哪怕这种强势以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除非到有一天,这种制度成为一种文化,马胜利才能复制他的模式。马胜利失败了,此后二十年,继续这种失败的比他的名气更大,比如华源,还有正在壮大的中国化工!

千万要记住,除非你的制度成为文化,这种文化至少在核心员工中融入血液,否则,所谓快速扩张,只不过是给人送钱而已。我从来也不相信,只靠换了别人的牌子,就能使其他企业扭亏为盈!

第三,创新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永远的痛!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企业此起彼伏,如过江之鲫,但是真正能够有持续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偶尔抓住一次机会的,一直坚持到今天的,几乎用手指头就可以计量!而要一再抓住机会,永远抓住机会,靠的毫无疑问是类似任正非一样的时刻处于冬天的心态,今天有的,明天就可能没有。而以中国人乐于享受的天性,有几个企业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呢?任正非和王石都已经老了,新一代的企业家呢,我还没有看到。写到这里,我不禁打个冷战!

资本的冷血、社会范围的资本主义精神、永远没有安全感的进取精神,恐怕日本人最符合这条件了!

相关文章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读后感800字【实用3篇】

24小时过得很是飞快,在人生中有数不清的24小时,但只有那些特殊的人与事迹才会突显,令人回忆那个不同寻常的 24小时。24小时的故事随着C太太的结束而几尽终结。我有些意犹未尽,就被从故事中拖拽出来。...
读后感2017-09-06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读后感800字【实用3篇】

暖色调(实用3篇)

万米阳光,暖暖的颜色,暖暖的心情 四季轮回几多沧桑,我都不管,只要给我万米阳光。 喜欢阳光的明媚温暖,喜欢阳光的跳跃欢畅,喜欢阳光洒在身上。最近,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阳光,随便抓来一把,身心俱暖。...
读后感2019-06-09
暖色调(实用3篇)

快乐原来如此简单作文600字(最新6篇)

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喻人的一种开心、高兴的状态。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快乐原来如此简单作文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快乐原来如此...
读后感2013-06-07
快乐原来如此简单作文600字(最新6篇)

读水浒传有感【优质3篇】

读《水浒传》有感_300字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
读后感2018-04-09
读水浒传有感【优质3篇】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读后感200字(精选5篇)

读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有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孝经》第一章节的开宗明义。 开始的时候,自己拿着书读了几遍,完全不明白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后来通过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文章,我知道了:我们身体的四...
读后感2013-05-02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读后感200字(精选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穷人2(通用3篇)

穷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读后感2011-09-09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穷人2(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