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观后感【精简6篇】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一

《大国工匠》是一部以中国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讲述一些普通工匠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坚持和创新精神。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触动,对工匠的价值和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纪录片以一位老木匠为切入点,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中国工匠的不易和辛勤。老木匠年逾古稀,但仍然对木工艺术充满热情。他用手中的工具雕刻出精美的木制品,每一件作品都是他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他告诉我们,工匠不仅仅是将木头加工成家具,更是在每一件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灵魂。这种对工作的投入和执着让我深感敬佩。

除了老木匠,纪录片还介绍了其他领域的工匠,如陶瓷师傅、鞋匠、刺绣工匠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艺和工匠精神。他们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都非常重视,力求将自己的工艺推向更高的水平。他们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正是因为有这些工匠的努力和创新,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不仅对中国工匠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有了更多的关注。在现代社会,大量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使得手工艺逐渐式微。很多传统手工艺的技艺正在失传,工匠们也面临着生计问题。但是,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工匠精神永远不会消亡。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现代工业制造,工匠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我要向这些工匠们学习,无论是做什么工作,都要用心去做,追求卓越。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们的劳动成果,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二

《大国工匠》这部纪录片深入生活,触动人心。它以普通工匠为主角,通过展现他们的努力、执着和创新精神,讲述了中国工匠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价值。观看这部纪录片,我被工匠们的精神所感动,对工匠的付出和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纪录片中介绍了不同领域的工匠,如陶瓷师傅、刺绣工匠、木匠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他们追求卓越,对工作充满热爱,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他们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正是因为有这些工匠的努力和创新,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面临着困境。大量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使得传统手工艺逐渐式微,很多技艺正在失传。但是,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工匠精神永远不会消亡。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现代工业制造,工匠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不仅对工匠们的付出和贡献表示敬佩,也对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感到担忧。我认为,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们的劳动成果,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这部纪录片中汲取力量,无论是做什么工作,都要用心去做,追求卓越。只有这样,才能让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三

  纪录片中,“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笔者从《大国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岗位中迸发出来的劳动精神,劳动之美。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大国工匠》早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尤其电视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仿佛就在昨天,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有我们老一辈劳模的精神再现,也有当今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通过电视纪录片这个载体,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共和国通过劳动,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一个个历程。

  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 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李政道博士说过:“越往前走,技术就精神化。”《大国工匠》中播出的这八名工匠,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的代表,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双馨”的大美,无不令人叹服。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的镜头、画面、时段和版面留给广大职工和一线劳动者,讲好劳动者的故事,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从而让更多的劳动变成创造,让技术变成艺术,让劳动成为一个个“匠心筑梦”的旅程。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四

  中央电视台 《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钱的手

  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2、捞纸工周东红的手

  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

  3、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

  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 管延安

  4、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

  5、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 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

  7、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 高凤林

  8、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 顾秋亮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

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当前的我们缺失工匠精神,“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五

  大国工匠彰显大国风范,大国工匠托起巨龙腾飞。内饰件技术部组织观看宣传片《大国工匠》,用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一群杰出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了一部劳动者之歌。他们毕生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专注和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传承和钻研职业的技能。他们是国宝级的顶尖技工,他们是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中国高铁的研发制造并非坦途,不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难题,这就不得不提一位大国工匠---李万君。关键时刻,李万君总会冲在最前面,凭借着精湛的焊接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攻克最难的关卡。承载着我国高铁“出征海外”的使命“中国标准动车组”,要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5年年初,中车长客试制该车时,转向架横梁与侧梁连接处的焊口,是4条带有30度斜坡的焊缝,这种焊口前所未有。李万君主动请缨,以“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主要阵地,成立了攻关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试验,最终总结出交叉运用平焊、立焊、下坡焊的操作技法,使焊后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高达100%。凭借高超的焊接技术和超强的责任心,李万君带领的焊接团队不断攻克新的速度等级对转向架的技术要求。2016年7月15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420公里时速成功进行会车实验,在全世界首次,相对时速840公里,一眨眼的功夫,两列车就擦肩而过,消失在视野中,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

  “高速动车组,每一条焊缝都至关重要!”对待质量,李万君万分重视,“要将标准刻在骨子里,把手中的产品做到极致,做得像艺术品一样。这不仅需要有工匠精神,还需要有工匠技术,中国高铁就是凭着工匠精神和工匠技能,走出了国门。

  在异常艰苦的焊接岗位上,李万君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勤学苦练,先后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六项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和国际焊接技师证书,精通各种焊法技巧。多次荣获国家和省市焊工技能大赛第一名,并在2011年荣获“中华技能大奖”。“中国高铁要走出去,需要千千万万个高技能人才。”李万君将培训育人,传承技艺当成自己的使命。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李万君开展技艺传承,培养带动出一批技能精湛、职业操守优良的技能人才。在中国高铁事业起步之初,公司需要大量的“国际焊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工作,一边编制教材,承担培训任务,创造了400余名员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国际焊工资质证书的“培训奇迹”。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5年来先后组织培训近160场,为公司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2000多项,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20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保证。

  《大国工匠》给人们展示了中国工匠的博大情怀和无以伦比的技艺。我们要以“工匠精神”为动力,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六

  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播出了8位劳动者的楷模事迹。他们都是在日常平凡的劳动中千锤百炼,而成为劳动者中的佼佼者。

  劳动技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过程中逐渐摸索的,这昭示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不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要通过刻苦扎实的努力,才能换来事业的成功。蓝领如此,白领也是如此。

  成功就要经得起清贫和寂寞。但放眼今天的社会,急功近利、利益至上已经占领了很多人的精神世界。部分岗位频频的跳槽,公务员的离职,无不对生产、工作秩序带来冲击,对个人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也形成了断层,带给整个社会的就是普遍的技能低下,制造和创新也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这从我们的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平庸可以佐证。

  作为国人,要想享受更好的生活,不能指望别人,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热爱岗位,钻研技能,脚踏实地,才是普通劳动者的成功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奋斗的青春才美丽,永不放弃,生命才精彩。

相关文章

音乐剧《音乐之声》的观后感(精选3篇)

《音乐之声》是一部音乐剧,剧中的女主人公玛利雅在不停的歌唱,那是她对自由的一钟向往,是对快乐与幸福的一种追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音乐剧《音乐之声》的观后感,欢迎阅读。音乐之声观后感(一)《音乐之声...
观后感2016-06-02
音乐剧《音乐之声》的观后感(精选3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精简6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2012-08-02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精简6篇】

神秘巨星观后感1000字【精简3篇】

“妈妈,我想成为巨星。”“爸爸,求你求你不要打妈妈了。”“现在,立刻,马上把它给我扔出去...
观后感2015-08-04
神秘巨星观后感1000字【精简3篇】

德育学堂冬奥会观后感(经典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德育学堂冬奥会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德育学堂冬奥会观后感 篇1  强国七十...
观后感2016-06-07
德育学堂冬奥会观后感(经典6篇)

小清新爱情电影《失恋33天》观后感(优选5篇)

《失恋33天》能够好看,其实就是将电影最最基本素质过硬。简单来说,就是出色的剧本+出色的表演。yuwenmi小编整理了《失恋33天》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小清新爱情电影《失恋33天》观后感【篇一】...
观后感2016-03-04
小清新爱情电影《失恋33天》观后感(优选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6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2011-02-05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