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经典3篇】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一
《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古代的通史著作,由司马光撰写而成。这部著作以纪传体的形式,详细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60年的中国历史事件。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历史事件的书籍,更是一部展现智慧和思考的典范。
阅读《资治通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我被司马光的学识和博览群书的能力所惊叹。《资治通鉴》所包含的历史事件之多和详细程度之高,让我不禁佩服司马光对历史的广博了解。他不仅仅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还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其次,我被《资治通鉴》所展现的历史演变的连贯性所震撼。司马光通过纪传体的叙述方式,将各个历史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这让我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最重要的是,《资治通鉴》给我带来了对历史的思考。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发现历史并不是简单的记录过去,而是对过去的反思和思考。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他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历史教训,让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和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智慧。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著作,更是一本启迪智慧的书籍。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二
《资治通鉴》是一部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著作,它以其全面、客观、严谨的风格,成为了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庄严和深远影响。
首先,《资治通鉴》给我留下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通过阅读这部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历史上的每一个事件和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意义,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对历史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社会和世界。
其次,《资治通鉴》给我带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发现历史人物的影响力是深远的,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决策往往会对后续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让我对这些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意识到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和历史的进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资治通鉴》给我带来了对历史发展的思考。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发现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应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深入地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规律。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著作,更是一本启迪智慧的书籍。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三
篇一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准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里的故事多得数不清,每一个都精彩至极,但我最喜欢的是《陶侃爱惜光阴》。
古今能成大事者,必然是惜时如金,勤奋不懈的,东晋名将陶侃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他曾对人说:“大禹那样的圣人,犹自珍惜寸阴,我们这样的常人,更应珍惜每一分光阴,绝不可以整日闲游烂醉,活着无益于当世,死了不能传名于后代,那样做完全是自暴自弃。”陶侃字土行,父亲本是吴国的杨武将军,死得很早,吴国败亡之后,陶侃由鄱阳移居到庐江,家中生活一直很贫苦。可陶侃爱惜光阴、发奋自强。正因为这样,陶侃受到了当时的名士范逵的抬举,做了江夏太守,后来因为抓住了乱贼王敦,平定广州叛乱有功,被封为柴桑侯,食邑四千户,又做了荆、雍、益、梁州刺吏和征西大将军等职位。
陶侃职位高了,但他并不像当时大多数的官僚一样贪图安逸奢侈的生活而是勤于职守,孜孜不倦。
《资治通鉴》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陶侃从一个出身寒门的小吏,靠着高尚的德操和勤勉的品格,治军四十一年,建立了当时及后人所景仰的功勋,多么令人敬佩啊!我也要学习陶侃那爱惜光阴的品格和努力学习的精神。
篇二
孙子说:“不动如山,动如雷震。”赵国常与匈奴
交战,每每失利,赵王改派李牧把守边疆。李牧每日犒劳将士,不允许出战,连续几年赵国都没有什么损失,赵王和匈奴都以为李牧怯懦。由此匈奴军队军纪开始松散,越来越缺乏组织,以致士气大减。赵国将士们每日接受赏赐却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都愿意一战,后来大破匈奴军队。这就好比在收到别人攻击或排挤时,不要立即报复,要学会忍耐。表现出自己宽容大度的一面,对身边支持自己的人多多施以恩惠,有更多的人支持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若他以为你胆小懦弱,更加骄横,这就可以找准机会给予致命一击,此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自古以来,能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胆识绝对不是常人能及的。敢作别人之不敢作,敢为别人之不敢为。此外一点,就是不贪图小利。智襄子是晋国四卿之一,因为贪图小利,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大夫勒索土地。韩子、魏子都惧怕他,赠予了土地,唯独赵子不与。智襄子率魏韩攻赵,反被赵魏韩灭族。由此可见,不管自己势力再强大,占别人的小便宜多了,时间一久必然会引起公愤。
无信、无惠,则无人和,就是天人相助也无济于事。作为一名领导要清楚三点。其一,无信不立,应当首先立木取信。人性是贪婪的,但也是有良知的,何不让他们占一些便宜以达到取信的效果。其二,拿出自己的一半东西,来分与他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其三,再从自己的反对者的薄弱环节开始游说,阐明利害,可以大大的动摇其原本的反对决心。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确立并维护内部秩序。当内部不稳定时,只可守,不可攻。守,可结秦晋之好;攻,只会众不敌寡。这也是为什么火烧赤壁可胜,投鞭断流却败。
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作为上级,要顾及的应该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交给部下去办就可以了,不必事事操劳。作为下级,在别人手下办事,要谦卑恭敬,不能抢了上级的风头。
读过此书使我获益匪浅,这些政治、军事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都要有一定的套路。人生就好似一场战争,拥有明确的战略和灵活的战术,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
[《资治通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