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芭蕉扇读后感【优选4篇】

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篇一

《三借芭蕉扇》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明代文人周德清为主角,讲述了他在梦中遇到了三位神仙,并借得了一把神奇的芭蕉扇,从而展开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故事。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产生了很多感悟。

首先,我被小说中展现的神仙世界所吸引。小说中的神仙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有特色,个性鲜明。从天庭到凡间,神仙们以不同的方式帮助人间众生,展现了无私的爱和智慧。与此同时,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幽默的笔法,让读者在欣赏神仙们的英勇事迹时,不禁捧腹大笑。这些神仙们的存在给我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遐想,也让我对人与神仙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

其次,小说中的主人公周德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文人,却一直被官场的险恶所困扰。周德清的故事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通过借芭蕉扇的奇遇,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官场难题,还为人间众生带来了福祉。周德清的坚持和勇气令我深受鼓舞,他的成长历程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冒险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的较量。无论是官场权谋,还是人心险恶,小说中都有着深刻的揭示和思考。同时,小说中也融入了一些爱情故事,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这些情节的设计使得整个故事紧凑有趣,读者读来不仅能够享受到故事本身的乐趣,还能够领略到作者的智慧和才情。

总而言之,《三借芭蕉扇》给予了我很多的思考和感悟。小说中展现的神仙世界、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及故事的情节设计都让我深受启发。读完这本小说,我不禁思考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对人与神仙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本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让人思考的哲学读本。

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篇二

《三借芭蕉扇》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明代文人周德清为主角,讲述了他在梦中遇到了三位神仙,并借得了一把神奇的芭蕉扇,从而展开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故事。读完这本小说,我被其中的情节和故事所深深吸引。

首先,小说中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神仙世界。作者巧妙地刻画了各种各样的神仙形象,每个神仙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特点。从天庭到凡间,神仙们以不同的方式帮助人间众生,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善良。这个神仙世界给我带来了一种奇幻的感觉,让我对神仙的存在和他们与人间的关系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其次,小说中的主人公周德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却一直被官场的险恶所困扰。周德清通过借得芭蕉扇的奇遇,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官场难题,还为人间众生带来了福祉。他的坚持和勇气令我深受鼓舞,他的成长历程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周德清的形象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设计精彩纷呈。故事中的各种冒险和挑战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从官场的权谋到人心的险恶,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的较量。同时,小说中也融入了一些爱情故事,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这些情节的设计使得小说更加吸引人,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故事带来的乐趣。

总而言之,《三借芭蕉扇》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智慧的作品。它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神仙世界,让我对神仙的存在和他们与人间的关系有更多的思考。同时,主人公周德清的形象和故事中的情节设计也给了我很多启示。这本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让人思考的哲学读本。

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篇三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其中,令我深有感触的一个故事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在路过火焰山时,看见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如同一只凶猛的巨兽喷吐着火焰,周围一片炽热,土地被烤的焦黑,村民们痛苦地呻吟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滴到地上;庄稼们一个个面无生机,脸是黑色的,个个都耷拉着脑袋……孙悟空看到这,下定决心,一定要帮村民解决这些问题。接着,他又打听到,只有牛魔王的芭蕉扇才能灭掉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于是,孙悟空靠着他的聪明才智,冒着生命危险与牛魔王斗智斗勇,终于在第三次才将芭蕉扇借了回来,解除了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让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深有感触的是孙悟空的耐心。孙悟空每次去借芭蕉扇的时候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可是他不放弃,坚持不懈。用他那超凡的耐心在第三次终于借到了芭蕉扇。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有耐心,遇到困难不能急躁,要多想一想,结果肯定会出来的。

  孙悟空的聪明才智也值得我们学习,正是他第三次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牛魔王机智地斗争,才让牛魔王借给他芭蕉扇。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要运用聪明才智,遇到不会的地方,换一种方法,一条路走不通时,往往会有更多通向成功的道路。我们不妨试一试其它的道路。

  孙悟空那为民着想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老百姓不再受到火焰山上的高温,冒着生命危险去借芭蕉扇,借到芭蕉扇后,他又二话不说就到了火焰山,用芭蕉扇灭火,同时还承受着高温。最后终于艰难地灭

掉火,使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的日子。由此我想,如果每个人都为民着想,那天下会多么太平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现在,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长大以后回报祖国,用所有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篇四

]

相关文章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经典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斑羚飞渡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月份,...
读后感2011-09-02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经典3篇】

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600字【推荐6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曾国...
读后感2017-04-06
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600字【推荐6篇】

《聊斋》读后感【优秀3篇】

小时候看到过电视剧《聊斋》,感觉很可怕,特别是刚开始有一个灯笼在黑夜中随风飘荡,配合着古怪的音乐,我总是把两耳紧紧塞住。 上了大学,同学借本白话本的《聊斋志异》,感觉很有些意思,就多少看些,故事很曲...
读后感2011-05-04
《聊斋》读后感【优秀3篇】

吴思《潜规则》读后感【优秀3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吴思《潜规则》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吴思的《潜规则》讲述...
读后感2012-01-04
吴思《潜规则》读后感【优秀3篇】

大学之道读后感(通用3篇)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
读后感2019-07-07
大学之道读后感(通用3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通用6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篇...
读后感2017-01-04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