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3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 篇一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教育专著。作者在书中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和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首先分析了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动因。作者指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接着,作者系统地介绍了教育改革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作者提出了“因材施教”和“全人培养”的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这一理念对于我们改变传统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启示。作者还介绍了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包括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式的改革和教育评价的变革。这些路径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推动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还深入探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困境和挑战。作者指出,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克服众多的困难和阻力。作者对于教育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为我们在实践中应对困境和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阅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该积极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专著读后感 篇二
《教育心理学导论》是一本极具深度和广度的教育专著。作者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书首先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作者指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进一步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等。这些方法为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接着,作者详细介绍了学习和记忆、发展与成长、人格与行为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作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些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这些内容帮助我们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发展规律,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还介绍了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作者指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作者详细介绍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教育评价和教育咨询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内容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阅读《教育心理学导论》,我对教育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科学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教育专著读后感 篇三
读一本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如今与书为友,享受这种温馨的感受是难得的,读书,收获安静的富足《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
读完《爱的教育》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小说主人公是三年级学生安利柯,但我认为与其说是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如: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
而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做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也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并且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
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况,生活里充满欢笑。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诉孩子们,这个
集体是他们的又一个家。他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负责,自己犯了错,即使是芝麻点儿大的事,他也不会忘记道歉说:“对不起。”还有许多的人:如,他们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们如何去关爱他人。整个世界充斥了一种叫作“爱”的空气,轻轻飘荡着,萦绕在每一个地方。这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孩子们以及每一个人学会--爱。“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篇二: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
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的。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叫,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
[教育专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