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精彩3篇)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一

《美的历程》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作者通过讲述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展示了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和探索。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让我认识到美是多么重要而又多么主观。

在《美的历程》中,作者从史前时代开始,以时间顺序介绍了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他从洞穴壁画到古埃及雕塑,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现代艺术的发展,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通过观察这些作品,我深刻认识到艺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是如此丰富和复杂。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表达方式,而这种美感又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

除了艺术作品本身,作者还在书中讨论了美的定义和评判标准的问题。他指出,美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欣赏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的影响下,人们对美的看法会有所差异。这使得美成为一个多元化和相对的概念,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可以衡量美的价值。这个观点让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

通过阅读《美的历程》,我也对艺术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审美的享受,它还可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和记录历史。每一幅画、每一座雕塑背后都有着艺术家的用心和创作意图,它们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反思和表达。艺术作品的存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它们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总结起来,《美的历程》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美是多么重要而又多么主观。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变化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美的定义和评判标准的问题则让我对美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艺术,人们可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和记录历史,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相信,《美的历程》将继续激发更多人对美的追求和探索。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二

《美的历程》这本书着重介绍了艺术作品的历史发展和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这本书通过详细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让我对艺术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史前时代的洞穴壁画到现代艺术的多种形式,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通过观察这些作品,我了解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每一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思想风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录。

其次,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美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的影响下,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欣赏都有所不同。这使得美成为一个多元化和相对的概念,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可以衡量美的价值。通过理解这一点,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也更加尊重他人对美的看法。

最后,这本书还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的价值和作用。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审美的享受,它还可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和记录历史。每一幅画、每一座雕塑背后都有着艺术家的用心和创作意图,它们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反思和表达。艺术作品的存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它们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通过阅读《美的历程》,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艺术作品的历史发展和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让我对艺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美的主观性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也更加尊重他人对美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艺术的价值和作用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为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还可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和记录历史。我相信,《美的历程》将继续激发更多人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三

例文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它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读者理清中国古代“美”的发展脉络。

  阅读本书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介绍和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的著作。而《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 “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但作者却没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划分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本书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间的隔膜的迹象。作者的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说,“延绵不断”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放之于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里自然是合理的。李泽厚先生正是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才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觉到中国古代“美的历程”并不像西方艺术发展一样断断续续,而是浑然一体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编写美学史时能够不破坏艺术发展的连贯性,不轻易划分时代或为其强加一个所谓的“艺术时代特征”,却能使整部著作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此可看出李泽厚先生对中国美学了解之深以及他处理如此长的历史材料时的高明之处。

  好的美学著作不仅能够告知读者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还会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思考。而《美的历程》便让我在阅读中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痕迹。

  一 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包括用小砾石等制作的装饰品)“并非为审美而制作”。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

  “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

  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

  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 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国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

  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

  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 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近的中国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 “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但在中国,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中国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碰到一些疑问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完成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有另外两本书的史料和美学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此列出:

  1《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刘方,巴蜀出版社

  2《中国美术史》李福顺,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外,在阅读中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关注以及老师的指导:

  在每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性都会表现在该时代的艺术特征之上。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确真实地符合这个理论。我很自然地希望把该理论用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之中。但我看不到当今复杂纷程却缺乏灵气的中国艺术界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历史的发展。

  李泽厚先生在本书的结语中提到:“由于与物质生产相连接,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

  我相信当今中国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建筑、工艺的“昌盛发达”却表现得并不明显,更别说“文学、绘画”这些“较少依赖物质条件”的艺术部类了。(如果有谁要告诉我文学和绘画在当今已达到了昌盛发达的时期我必定会和他理论。)

  那么,李泽厚先生在本书中所说的艺术表现时代的理论是不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呢?

相关文章

关于对人生的思考题目的600字作文

关于对人生的思考题目的600字作文 第一篇命运和我开了个玩笑,与同龄人相比,我的一切都逊色于别人。我没有灿烂的笑容,也没有秀美的身影。我的右腿,天生的跛,一高一低的走路,对我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总有一...
话题作文2017-06-04
关于对人生的思考题目的600字作文

斑斓的色彩作文【推荐3篇】

时间的流逝让人措手不及,像一列靠不了站的列车。在阳光福景园,那流逝了日子却像毕加索色彩斑斓的抽象画,具体而清楚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福景的阳光,绚灿多彩!红色——叶教师炽热而澎湃的大红色,我用...
话题作文2011-09-09
斑斓的色彩作文【推荐3篇】

宽容的作文(经典6篇)

宽容的作文 又是一个双休日,睡眼惺忪的我躺在床上,眼前又出现了那一幕。 在很大很大的商场里,眼前是茫茫人海和一眼望不到头的一排一排货架。6岁的我泪流满面,在齐头高的货架间跑来跑去找着妈妈,恐惧紧紧劫持...
话题作文2015-07-04
宽容的作文(经典6篇)

家庭灭鼠记作文(精选3篇)

昨天夜里,就在我的房间里发生了一...
话题作文2014-03-01
家庭灭鼠记作文(精选3篇)

我和妈妈去姥姥家作文【精彩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和妈妈去姥姥家...
话题作文2016-03-03
我和妈妈去姥姥家作文【精彩6篇】

以爱国为题材的作文800字(精简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爱国为题材的作文800字...
话题作文2015-01-08
以爱国为题材的作文800字(精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