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o hé dǐng nài]
[調咊鼎鼐]
[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ㄣㄞˋ]
[古代成语]
[暂无内容]
[中性成语]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作谓语、宾语;多指宰相职责
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宰相职责
上一个: 得其三昧
下一个: 恶居下流
整天思考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见“放荡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