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 jǔ mù zhāng]
[綱舉目張]
[ㄍㄤ ㄐㄨˇ ㄇㄨˋ ㄓㄤ]
[古代成语]
[提纲挈领]
[轻重倒置]
[中性成语]
[常用成语]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联合式;作主语、补语、分句;比喻条理清楚
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毛泽东《善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
Once the key spannkis grasped; everything else falls into place.
網(あみ)の網を持ち上げさえすれば網の目はおのずから開(あ)いてくる
<法>disposer avec clarté et logique <arranger avec ordre et méthode>
撒网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同“杜渐防萌”。
山、水:指风景;逛:闲游。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授:任命。授予职位只限有才德的人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