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 qí zhǎn jiàng]
[搴旗斬將]
[古代成语]
[搴旗斩馘]
[暂无内容]
[中性成语]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作谓语、宾语;指英勇善战
即使搴旗斩将,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capture enemy flags and behead their generals
# 搴旗斩馘 #
上一个: 忍心害理
下一个: 伸头缩颈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比喻事物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
裒:减少;:增补。拿多余的一方,增加给缺少的一方。比喻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
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恬:安然;为:认为。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觉得奇怪。
另:别的,另外;觑:细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特别照顾与优待
犹言怀宝迷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