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实用6篇)
《将进酒》教案 篇一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首诗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慷慨的情感而著称。作为中学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诗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一、课堂导入
通过介绍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将进酒》的作者及其时代背景,为学生打开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诗歌解读
1.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诗,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通过讨论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然后,教师可以解释诗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化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整篇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诗歌欣赏
通过播放不同版本的《将进酒》朗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诵读方式的韵律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品味。
四、诗歌创作
组织学生尝试用现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重新创作《将进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触和情感赋予诗歌新的生命,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创造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对《将进酒》的理解和感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将进酒》,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将进酒》教案 篇二
《将进酒》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的气势和慷慨的情感而备受推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案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一、诗歌背景介绍
通过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将进酒》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为学生打开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诗歌赏析
1.导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每一句诗,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豪情的表达。
2.解释生僻词汇和古文化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品味和思辨能力。
三、诗歌朗诵
通过学生朗诵《将进酒》,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四、诗歌创作
组织学生进行《将进酒》的现代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重新诠释这首经典之作,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堂总结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对《将进酒》的理解和感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将进酒》,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将进酒》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起兴、用典、夸张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赏析诗中情感脉络之变化,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内容与情感。
能品味诗人婉曲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并学会联想比较的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正确认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现实不满的矛盾思想,认识“以酒销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味鉴赏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以杜甫《饮中八仙歌》导入,谈谈诗中礼拜形象。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简介(略),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换?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朗读全诗,教师范读。
(注意节奏点,用韵、语调变化)
四、分层赏析,理清脉络,帮助诵读记忆。
感情线索:悲——欢——乐←—歌—→愿——恣——愁(首尾呼应)
↑↓
自己高|潮 转折 万古(愤激、无奈——豪爽、旷达)
(自信)
全诗诗眼:悲愁——感情基调:愤激。
全诗中心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品味思考交流】
开头四句与全诗主旨关系
渲染慷慨悲凉气氛,为第二段“歌弦”作铺垫,也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构成对比反衬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开头之“悲”,后来之“愿”有矛盾吗?你怎样理解?
思想情感的矛盾统一: 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愤激之情
出世思想:圣贤寂寞
作者为什么举“曹植”为例,说明“古来圣贤皆寂寞”?(略)
“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愁”的对象范围有多大?试举例。
往古圣贤不被君王赏析之人。
自己与自己同时代人。
以后和自己同命运之人。
五、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练习默写全诗。
二、谈谈你最欣赏的名句与欣赏的原因,说说若在作文中引用,可以适合什么话题。
【把讨论结果写出提纲,课后整理与同学交流】
三、预习《兵车行》
读懂诗句,初步掌握内容及情感基调。
《将进酒》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主要字词,进行必要的词语积累。
2、能力目标
声情并茂的品读诗词,培养学生朗诵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3、素养教育目标
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乐观自信的情怀。
【教学重点】
品读诗词,培养学生朗诵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由悲而欢而愤而狂放的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学设想】
通过诵读与探究讨论来鉴赏作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授课步骤 自主地带 互动空间 教师站点
导入新课
回忆中国古典咏酒诗,以酒与诗的“缘分”导入新课。
诗歌初读
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讨论并把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思想情感
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个别诵读,可集体诵读。
1. 校正字词。
2. 个别诵读,教师指导。
3. 齐读。
4. 体会文章情感。
教师适当指导,各组代表各抒己见。情感脉络如下:
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适当引导,并相应补正。
诵读指导
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掌握诗歌朗诵的相关技巧,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
适应着诗人情感的变化,朗诵时,可注意以下技巧:
1、 注意节奏:例,“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节奏要适当加快。师范读,生跟读。
2、 读重音:例,“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须重读,要读得铿锵有力。生读,师范读,生集体跟读。
3、 读四声:例,“将进酒”,三字声调要读足,饱满,教师示范。
4、 拖长调:例,“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节奏要加快,“与尔同销万古愁”可两字一顿,并加长音调。师范读,生自读。
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学生代表展示诵读。
根据诗人情感,点拨朗诵技巧,并示范诵读。
课堂拓展、引申
艺术特色
分组讨论,深入探究,赏析诗中经典名句。
相互讨论
展示答案
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对于上述经典诗句,你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适当结合自己的专业)
根据教师引导,学生引申发挥。
学生思考:
本首诗歌哪些诗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什么?
参考答案如下: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言黄河源头之高。
2、会须一饮三百杯:言饮酒之多。
3、斗酒十千自欢鳕:言酒价之高。
4、与尔同销万古愁:言愁怨之深。
师生共同赏析经典名句。
引导、分析、补充
小结
号召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文化精华
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本文作者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自信的精神,写一段文字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检测题目:
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领(jiàng) 将出(jiāng) 将进酒(jiāng)
B.金樽(zūn) 酌酒(zhuó) 千金裘(qiú)
C.馔玉(zhuàn) 戏谑(nuè) 岑夫子(cēn)
二、填空题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__,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___,“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_____之情。
三、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怀着平生之得志,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 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暂时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 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将进酒》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
2、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味本诗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体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
“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
(二)简介背景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给学生五分钟朗诵全文(先自由读,再1齐读),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读后点评)。
(五)鉴赏要点
1、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壮之情。
(诗人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极言人生短促。)
开头四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
之前,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两鬓斑斑,真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感情朗读(自己先示范,后学生齐读)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转而写欢乐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此处用典:“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且为乐”就是姑且作乐,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开不想。(提问:诗人的这种欢乐是真实的吗?仅仅为了一醉方休吗?)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女生感情朗读。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本意指乐器,这里做“击鼓作乐”解;“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钟鼓馔玉”在这里是富贵利禄的代称。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提问:诗人说他们“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们呢?)不是!这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这里要注意,此处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男生感情朗读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讲究马的装饰,会把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五瓣的就叫五花马。在这里指名贵的马。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要毫不犹豫的去买,这就反客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极点。(提问:这种狂放是不是可信的,为什么?)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全体齐读。
3、小结: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愤激——狂放(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结合背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找同学回答)
4、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
(1)政治遭遇(诗人李白的政治梦想与诗人的秉性、情趣、个性的人格)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这一年,李白已经51岁,八年之前,李白到长安寻求功名,进入到统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为能够干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所以现实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
(2)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3)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性的矛盾
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论丛》中这样写到“……(李白)自己的生命还想要超出世间。……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这个超人生的人生上。”他内心深处所期望的不是在现世规则之下对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规则对宇宙万物的掌握。或者说,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万丈,也由于相同的缘故而倍受打击。
正是以上的种种原因是的李白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立体的自我,成为了宇宙间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种复杂的个性体现在诗歌之中,则是快、狂、逸、达。
(再根据遭遇和矛盾齐读课文)
(六)全文总结:
李白是诗人,是酒仙。诗人的思维是穿越今古的罗盘,承前一千年,启后一千年。诗人摇摆的身躯不羁于长安城内的莺歌曼舞,犀利的目光明亮于唐代以后悠悠千载。诗人放荡的思绪飘荡于崇山峻岭之间,游弋于碧波万倾之中,面对无人理解的苦恼、伤楚、迷顿,还不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得潇洒自在。即使是酩酊大醉,忘记昨天今天和明天,把历史当作下酒菜,裹卷在酒杯中颓然而废,只在某个月夜轻轻叹息一声,吟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就是李白,这就是那个把包罗万象的躯体释放于长天大地的李白,这就是那个醉出一个诗仙,洒出千古诗章的李白。
让我们还是用余光中先生的诗句来结束我们的李白之旅吧: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给学生十分钟,练习背诵。注意作者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
2、小作文:我眼中的李白
《将进酒》教案 篇六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题目的意思是“劝酒歌”。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教学目标
1.通过李白“借酒浇愁”的虚无消沉的消极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对现实的忧患思想,了解“酒”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涵义。
2.鉴赏“将进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内心的诗歌特色。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本诗的题旨。。
2.把握本体意境张扬、夸张大胆、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赏析与讨论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
二、写作背景
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此时,诗人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将进酒》,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三.诵读感知
1.诗中一会儿“高堂明镜悲白发”“与尔同销万古愁”,一会儿又“人生得意须尽欢”“烹羊宰牛且为乐”,到底是“悲愁”还是“欢乐”?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于豪放不羁之中深蕴情才不遇、时光易逝之深沉悲哀。所以读的时候要于狂饮纵歌之中把握好诗人深沉的愁绪。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慨时光流逝,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深沉悲怆,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有气势。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黄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应该怎样读?
这几句是李白自信、狂放的体现,于深沉的悲绪中洋溢着暂时的欢乐,应读得充满喜悦,而且是稍带夸张的喜悦。其中“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四个三字句,酒酣之时,喜悦之至,短句叠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要读得充满喜悦之情,节奏要快,声音有力。
4.“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李白在诗中表明志向的主旨句,该怎样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