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精选6篇)

水教案 篇一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水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水教育,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重要性,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水教育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水。比如,可以通过观察水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点,让幼儿感受水的魅力;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规律、浸泡物体的特点等;通过故事和绘本,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水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除了认识水,水教育还要引导幼儿学会节约用水。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通过简单的行为来节约用水,比如洗手时不要让水一直流、洗菜时使用洗菜水浇花等。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

此外,水教育还要引导幼儿保护水资源。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环保活动,比如清理校园内的水源、植树造林、节水宣传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到自己是水资源的使用者,应该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总的来说,水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水教育,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重要性,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希望每个幼儿都能成为懂得珍惜水资源的小公民,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教案 篇二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水资源正面临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因此,开展水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水资源,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学校教育中,水教育应该贯穿于各个学科和各个年级。比如,在自然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在地理课上,可以通过讲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问题;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诗歌和文章,让学生感受水的美丽和神奇。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除了学校教育,社会也应该加强水资源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政府可以通过宣传片、海报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水资源知识和节水常识;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类环保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企业可以推出节水产品,引导消费者节约用水。通过多方合作,形成人人关注水资源、人人珍惜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开展水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水资源、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水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环境。

水教案 篇三

  一、 主题:

我与水

  二、 审题:

  1、原点:儿童与周围世界中水的关系。

  2、延伸范围:水是什么、水的作用、特点、历史文化中的水、艺术中的水、节

  约保护水资源。

  三、 课程理念:

  1、历史生态观:历史现象与文化、科学息息相关,相互依存,人们需要关注生存环境,强调环境,强调人类在消耗和保护地球资源中所扮演的角色。人类影响他们的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因此我们设计了关于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的活动,培养幼儿一定的历史责任感。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大班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想已有充分发展,数理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因此让幼儿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教师塞给他们的,因此我们在课程中通过幼儿感官去认识水的特征。

  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活动中起着鹰架作用,主要是教师给幼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的情境,提供给他们材料,并和幼儿以平等身份一同去探讨。如水中的沉浮现象,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和幼儿一起或让幼儿去探索,当幼儿有探索困难的时候,教师才指导一下。

  4、我们的理念:我们相信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幼儿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表达和社会性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生成课程和项目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时是计划好的,有时是偶发的,但都源于幼儿的观点、活动和好奇心。

  四、课程目标:

  活动范例:沉浮小实验

  目标:1、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可以沉入水中,哪些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可以悬于水中;(知识的学习)

  2、通过观察去比较证实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学习方法的学习)

  3、乐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小实验。(社会性的培养)

  五、课程内容:

  1、 认识水中的沉浮现象;

  2、 了解周围生活中水污染的现状,初步了解一些水净化方法;

  3、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

  4、 了解并欣赏大禹治水的故事;

  5、 创作水贴画;

  6、 知道如何节约水,爱护水资源。

  六、课程的结构:

  第一层次:幼儿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

  第二层次:我身体里的水、日常生活的水、水的资源、水的分布、水的特征。

  第三层次:水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具有的非结构化的性质可以鼓励这个年龄的幼儿进行富有想象力和自信心的探究,可以促进幼儿思维活跃,也因为水常见,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放松。该课程以幼儿为中心,提供给幼儿另一种体验世界的方法。

水教案 篇四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我们周围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与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中,其中,海洋水占重要部分。可利用的淡水有限,主要为浅层地下水,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为淡水。

  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一般生物水的含量为60%以上.水母98%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不同环境的生物对水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如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根系发达;

  3.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为我们陆地带来了充足的水

  水循环的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人能控制的环节:地表径流。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南水北调

  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

  第二节水的组成

  通直流电

  1.水-----------------------氢气 + 氧气

  (阴极)2 :(阳极)1

  阴极: 用火柴点燃,生成淡蓝色火焰 气体体积多, 是氢气

  阳极: 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气体体积少, 是氧气

  从该实验中得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错误:水是由氢气(氢分子)和氧气(氧分子)组成的。

  2.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1标准气压下,沸点为100摄氏度,凝固点为0摄氏度。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体积要变大。

  3.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如:水结冰;水蒸发;冰融化;泥水沉淀;石头粉碎。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如:水电解;氢气燃烧

  第三节 水的密度

  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密度 = 质量/体积 ρ= m/v m =ρv v=m/ρ

  单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ml=1cm3 1L=1000ml=1000cm3

  水的密度:1克/厘米3 或 1000千克/米3

  1克/厘米3的意义:1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1克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A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恒量,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B 不同物质的密度往往不同(也有特殊)

  3 同一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不同的物质,当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当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小

  3.一般地,固体的密度比液体大,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大。气体容易被压缩,所以密度容易被改变.

  4.同一种物质,不论位置,形状,大小,质量如何改变,其密度都不变。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

  第四节 水的压强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特点: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

  错误说法:A 压力就是重力 B 压力有时就是重力

  正确说法:压力有时等于重力

  2.压强: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定量的描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 = F / S F= P*S S = F / P

  单位:牛/米2, 帕斯卡 或 帕 Pa 1 帕 = 1 牛/米2

  1帕的意义: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3.物体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A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增大压力

  B 压力一定(增大),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A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B 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错误说法 :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条件)

  注意的题型: 对物体不同的切割; 几个物体相叠的情况

  4.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测量仪器:压强计 原理: 根据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大小,高度差大,压强也大。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变大(深度从液面开始计算)

  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相等

  不同密度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归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P=ρg h

  第五节 水的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2.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F浮 = G排 = ρ液V排g ρ表示液体密度 v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归纳: 锦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两种状态:A 漂 浮 物体一部分浸在水中 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

  F浮 = G物 平衡状态 V物 > V排 ρ液> ρ物

  B 悬浮 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 可以静止(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F浮=G物 平衡状态 V物=V排 ρ液=ρ物

  两种动态:A 上浮 是不稳定状态,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F浮 > G物 ρ液> ρ物

  B 下沉 是不稳定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会沉到底而处于静止状态。

  F浮 < G物 ρ液< ρ物

  4.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 A 漂浮:浮力=重力。或用阿基米德公式,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物体

  浸在液体内部分的体积

  B 悬浮:浮力=重力。或用阿基米德公式。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物体体积

  5.判断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A 漂浮时,看物体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无关

  B 物体浸没时,看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判断物体沉浮的方法: 看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上浮;物体的

  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悬浮;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下沉。

  6.凡是漂浮的物体,无论如何,浮力都相等,且等于重力。如轮船,在海上和在江河里,它的浮力都相等。但在海里排开的水的体积小,船会上浮一些

  7.液体的密度可以用密度计来测量。密度计无论放在什么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相等,且等于它自身的重力。密度计的读数从下往上依次变小。液体密度大,露出液面部分长。

  8.潜水艇是通过改变(吸放水)自身的重力来达到自由沉浮的 。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质:能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如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等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如水、酒精等

  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2.溶液是一种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一般的: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为溶质.

  两中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为溶质,量多的为溶剂.但是有一种是水时,溶剂一定是水

  3.悬浊液 :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如泥水 会分层 下沉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肥皂水,牛奶。 会分层 上浮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饱和溶液: 条件 A一定温度 B 一定量的溶剂里

  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不能再溶解)

  如果溶液析出晶体,那么溶液一定饱和

  错误: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正确:不能再溶解该溶质)

  2. 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 蒸发溶剂(减溶剂) 加溶质 饱和溶液

  3.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A 饱和溶液不一定为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为稀溶液

  分析:有些物质溶解能力强,尽管已经溶解了很多,却还没饱和,但浓度已经较大,是浓溶液

  有些物质溶解能力弱,虽然只溶解了很少, 却达到了饱和状态,可浓度还是很小,是稀溶液。

  B 同种溶液,饱和的一定比不饱和的浓

  4. 溶解度: 条件 A 一定温度 B 100 克溶剂里(水)

  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或最多能溶解某种溶质的质量

  注意 溶解度有单位 克

  20℃时,A 的溶解度为30克,意义:30℃时,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30克A 物质(溶解30克A物质达到饱和)

  6. 溶解度的计算

  A 比较简单的的`,直接用比例关系去求。

  如某温度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10克M,求M的溶解度 ?

  10 50

  100 通过比例,可以求出该温度是M 的溶解度为20克

  B 比例关系不是一样就能看出来的 ,用公式

  如某温度时,40克水最多能溶解10克M,求M的溶解度 ?

  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S =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得 S =100*10/40=25 克

  C 当题目只给给出溶液质量时,可有两种解法

  如某温度时,50克M溶液中最多溶有10克M,求M的溶解度 ?

  方法一: 溶剂质量= 50 克 – 10 克 = 40 克 再用B方法求解

  方法二: S /(100+S)= M质/M液 S /( 100+ S)=10/50 得 S =25 克

  7. 大部分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有些随温度变化明显,如硝酸钾,对这种物质的结晶,

  应用降温的方法;有些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如熟石灰,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同时,气体溶解度也和压强有关,压强大,溶解度也大。(如饮料开后会有气泡产生)

  9.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定量地表示某种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大,浓度大

  a %= M质/M液

  关键:分清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注意:在某些情况要考虑溶液是否已经过饱和,如果是,就要注意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没告知溶质,溶液的,可以根据溶解度计算。

  a %= 溶解度/溶解度+100

  第八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 晶体:A 规则的几何外形 B 有固定的熔点

  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所以溶液析出晶体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结晶方法: A 降温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明显的 如硝酸钾

  B 蒸发溶剂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或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

  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1. 水危机的原因:A 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少 B 人口太多 C 分布不均匀

  D工业发展,水污染严重 E 浪费严重

  2. 我们常用淡水资源: A 河流水 B 淡水湖泊水 C 浅层地下水

  3. 水资源总量取决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四分之一

  4.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空间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措施 南水北调

  时间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措施 兴建水库

  5. 水的净化方法:

  A 沉淀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分离开

  B 过滤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除去。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土壤是天然的最好的过滤器

  C 蒸馏法: 根据液体溶质与液体溶剂的沸点不同

  优势: 最彻底,得到的是纯净的蒸馏水

  6. 粗盐精制: 溶解 过滤 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 引流

水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

  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 (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

  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

  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

  (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

  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水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 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 通过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利用教学图片教育幼儿要保护水资源。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的用处可大了》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师:在上课之前请小朋友们先复习一下我们学习过的语言儿歌(幼儿背儿歌:好儿童,像鲜花。生活在,阳光下。)

  师:刚才我们背完了儿歌,小朋友们背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认不认识我们学习过的生字宝宝(板书“活”字)

  师:这是个什么字?

  生:活!

  师:对,这是个生活的活字。是我们在哪一首儿歌中认识的? 它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偏旁你发现了么?(三点水)

  师:好儿童像鲜花一样在阳光下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离不开阳光,还离不开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水,这节课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走进水的世界,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点击出现课题《水的用处可大了》)

  2、水的作用

  ①引导幼儿讨论水的作用

  师:水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常见、最重要、最美好,也是最神秘的物质了,水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刻陪伴着我们,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今天,老师特地把这位小客人(小水滴)请到了我们班,大家看,它正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它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水滴!”小朋友们也向它打个招呼吧!

  师:好!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位小客人、小水滴呢今天来是要告诉小朋友们,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作用,请小朋友们看小水滴它在做什么呢?(让幼儿看完四幅图片,教师在复述一遍、小结:小水滴真勤快!)

  师:其实小水滴不仅很勤快,而且很能干,我们继续往下看——–

  师: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水有浮力,这一特殊的作用(浮力,就是我们把一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不会沉下去)于是就发明了能在水里行走的大轮船、水还可以用来浇灌清洁……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作用外,水还有很多重要的用处,你们知道吗?(请幼儿举手回答)

  师:水的用有好多,但是它对我们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开水,多喝水对人的身体有好处,那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平时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②显示大屏幕,讲述自来水的来源、 (点击出示自来水图片)

  师:下雨的时候,雨水都流到了江河里,可是江河里的水不干净,不能直接喝,自来水厂就将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消毒,使它变得干净了,然后通过自来水管把它们输送到各个地方,输送到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里,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

  ③讨论自来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师:小朋友们平时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来水干什么?如果没有自来水会怎么样呢?(幼儿自由讨论,说出人们与水的关系)

  ④教师小结:平时我们要喝水……如没有水我们就会口渴,没有水就不能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①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师;水对我们的生活太重要了,可是你们知道吗!现在有很多地方的江河里都受到了污染,小朋友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喝了不干净的水脏水,就会生病、现在我们来看看,清清的河水是怎样变脏的呢!(点击大屏幕,教师解说)

  师:有些工厂将大量的污烟排放到空气中,这些污烟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好久都不能散开,下雨时小雨滴穿过污烟落到地面上,流到江河里,就使水受到污染变成了脏水

  再看,有些人把垃圾废物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丢到河里,也使水受到污染、

  小朋友们看,这是一条被污染了的河,河第一幅图片比起来,我们喜欢哪一幅呢!脏水又臭又脏,让人很讨厌!

  ②认识节约用水的标志,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

  师:以前我们认识过各种各样的标志,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个节约用水的标志、

  ③看看图中的行为,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4、结束课

  教学反思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非常的喜欢玩水,不管是有工具还是没有工具孩子的都是非常的喜欢。活动所能起到的效果那我也惊讶,它深深的触动了我们班的孩子们。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有时候说教是起到的成效是极低的,像图片这种视觉感官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极大的冲击,也会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关文章

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中班数学教案(精彩3篇)

活动目标: 1、教幼儿不受物体大...
教案大全2015-03-06
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中班数学教案(精彩3篇)

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的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的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
教案大全2014-01-04
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的减法教案

八年级地理《工业的空间分布》教案(经典3篇)

设计思想 “工业的空间分布”标题的内容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先让学生对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以“辽中南地区”“沪宁杭地区”为例,分析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采用创设...
教案大全2011-09-05
八年级地理《工业的空间分布》教案(经典3篇)

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节主题班...
教案大全2018-09-06
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创意瓶子》大班美术教案(最新3篇)

活动目标 1. 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花纹进行构图装饰瓶子。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各种花纹,会利用各种装饰材料对瓶子进行装饰,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3. 引导幼儿认识废弃瓶子可以回收再利用,增强...
教案大全2016-09-03
《创意瓶子》大班美术教案(最新3篇)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精简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
教案大全2016-09-06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