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经典6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份优秀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学三年级的加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进位规则。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法的进位运算。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教学工具和课堂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出示一道简单的两位数加法题目,引导学生回忆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讲解:教师通过示范两位数加法的步骤,重点讲解进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技巧。
4.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加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帮助学生掌握了加法运算的技巧。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一份优秀的小学数学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过程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二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份优秀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四年级的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学四年级的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法的借位规则。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减法的借位运算。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教学工具和课堂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出示一道简单的两位数减法题目,引导学生回忆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讲解:教师通过示范两位数减法的步骤,重点讲解借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技巧。
4.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帮助学生掌握了减法运算的技巧。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一份优秀的小学数学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过程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愿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设计出更多优秀的数学教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明白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简单图形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
2.能正确的分解图形,一般分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并能正确地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能根据条件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分解图形时简单图形的差较难分解。
教具、学具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试一试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二、练一练第1题
1、请学生任意分割,后说说分割的是什么已经学过的图形
2、老师要求再分割
3、想一想出了分割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这个图形是在一个长方形的纸板上剪下四个小正方形,所以要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自己进行分割,再分割为最少的学过的图形,比一比谁分的最少,而且还是我们学过的图形。
适当地添上相关的条件进行分割,要求分割的合理,能够计算。
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
通过三个层次的分割,使学生明白在组合图形的分割中,学要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割和添补。
三、练一练第3题
学生看书上的图。教师读题,
要求学生想一想,并观察教室里的门,如果学生能发现要油漆门的两侧,教师要加以鼓励,还要注意些什么?
四、作业
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理解题意后自己尝试计算,说说想法:要把门上的玻璃部分减掉,通过老师的提醒学生要明白要油漆门的两侧。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第二问给出的平方米单位经过计算得到的单位是米,而图中给出的数据单位是分米,在计算面积时要把单位先统一。
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能正确进行组合图形的实际运用。
再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2)5×6+7×3(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2)×-
(3)-×(4)×+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课件出示:××,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课件出示:+×,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4和×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检测
练习三的第一题,第三题。
(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想想怎样做简便?应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再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点,发现存有问题。
(2)小组内评比,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讲解疑难。
四、课堂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练习课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六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5=
4.8+2.2= 3.5-2.1= 5.5+4= 19.5-0.5= 7.2+1.6=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对答案。
2.竖式板算:(每组叫一名同学上黑板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4.89-2.64 3.61+1.37 7.75-6.35 2.82+3.17
点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或减起。)
3、揭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小数减法.
二、目标实施
1、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为了促进你们健康成长,每学期我们都进行体检,其中有一项是量体重。你知道你的体重是多少吗?今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也在量体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汇报:(笑笑体重38千克、淘气体重45.2千克、丁丁体重33.4千克。)教师板书
3、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淘气比笑笑重多少千克?
3、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4、丁丁比淘气轻多少千克?
5、笑笑比淘气轻多少千克?
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7、淘气和丁丁一贯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们试着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4、课件出示: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 为什么这样列式?
(1) 自主尝试计算:
(2) 交流汇报: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45.2-33.4这个算式,想: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计算小数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即相同数位要对齐;十分位不够减要从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
(4)计算:23.5-16.8
(5)讨论归纳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低位减起;③十分位不够减向个位借1,然后再减.
5. 课件出示: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独立尝试计算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
(5)点拨:把38写成38.0你知道是根据什么吗?(这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课件出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练习说一说。
7、尝试做:
1.25+6.05= 78.3-6.9=
(1)观察第一题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有0。)
我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计算结果如果在小数的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强调:哪一位不够减要从本位退1作10,在前一位加10再减.
8、小结:今天通过量体重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加减法的进位加、退位减)
讨论交流:计算这样的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