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优选6篇)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篇一
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具有许多特性和性质。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各种特性,包括角度关系、边长关系和面积计算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即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此外,任意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这是三角形存在的必要条件。在三角形的构造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角度关系来解决各种问题,比如求解未知角度或证明三角形的特性。
其次,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边长关系。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这些关系在解决三角形的边长问题时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验证三角形是否存在,或者求解三角形的边长。
最后,我们将介绍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并除以2。这个公式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掌握三角形的各种特性和性质,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篇二
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具有丰富的性质和特点。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角度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种。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为直角(9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锐角(小于90度),而钝角三角形的一个角为钝角(大于90度)。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利用这些特性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之和,可以通过求解三边的长度并相加来得到三角形的周长。了解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将帮助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快速准确地求解周长。
最后,我们将介绍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除了之前提到的底边乘以高除以2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海伦公式(利用三边的长度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来求解三角形的面积。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师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课件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让学生指出图上的三角形。
3、让学生讨论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来变个小魔术。
2、生上台前拉教具: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
3、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如:自行车三角架、交通警示牌等)
5、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具有什么作用?
三、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4人为小组画三角形,理解含义。
2、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3、生板演完成习题: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生齐读)
4、概括定义: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指名说)
5、辨一辨:(出示幻灯片)它是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6、师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四、画三角形的底和高。
1、出示图形:看这是老师课前画的三角形,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画的与你们画的有什么不同。
2、生观察指出,师引导出高和底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形式。
3、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画三角形的高。
4、展示学生作品:说说你是如何画的。
5、幻灯片演示画高过程。
6、学生板演画高。
五、总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还知道了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2、巩固练习。(课件演示学生修椅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修?)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篇四
【学习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教育部审定·数学》四年级下册P59—61页。
【内容分析】
认识三角形和认识三角形特性在四年级中属于较为简单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因为上个学期学生已经学过画垂线,所以给三角形画高能起到很好的迁移。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0人。本班的每个学生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但是有一半的同学的数学基础较差,差生占50%。是本校数学成绩中等的一个班。他们不仅计算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也差。因此为了上好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另外我还精心制作了一些教具,来进行直观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
2、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会在三角形上画高。
【学习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学习难点】
给三角形画高
【学习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出示埃及金字塔的和桥的资料图。
2、你从图中发现三角形了吗?
3、展示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摆三角形,上台展示。
2、出示以下三角形引导学生说出三角的定义。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
5、小组合作阅读60页,回答三个问题。
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怎么画三角形的高?
自己画一条三角形的高。
6、一个三角形的有多少条高、
7、生活中的三角形有什么作用?举例子
8、如何增加椅子的稳定性?
三、测评训练。
完成课文65页第一题。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在摆一摆、拉一拉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概括、抽象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在充分操作、交流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三角性的唯一确定性,从而明确的指向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本质。
教学活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一、 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一)三角形的唯一性
1.我们用若干根长度相同的小棒摆三角形和四边形。摆一个三角形,再摆一个三角形,再摆一个三角形;摆一个四边形,再摆一个四边形,再摆一个四边形。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摆出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我们猜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可能相同)那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就需要我们进行验证。我们可以把摆出的三角形移动,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也就是无论怎么摆,摆出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角度确定形状,边长确定大小。
2.我们把摆出的四边形移动,发现它们不能重合,也就是摆出的四边形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角度发生了改变,形状会随之发生改变。
3.看来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了。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我们用手拉三角形,使劲拉也拉不动,我们用手拉四边形,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已经确定下来,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会完全确定了,不会再发生变化。而四边形由于角度会发生改变,所以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会随之改变。因此我们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二、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生活中,我们在许多地方都见到过三角形和四边形。比如自行车的车架是三角形,篮球架的框架是三角形,伸缩门的框架是四边形。人们把自行车的车架、篮球架框架等做成三角形就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把伸缩门的框架做成四边形是运用了四边形的易变性。
三、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我们通过用长度相同的若干根小棒摆三角形和四边形,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只要确定下来,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会完全确定了,不会再发生变化。而四边形由于角度会发生改变,所以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会随之改变,因此,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篇六
第二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的内容及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68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2、通过操作、观察,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掌握判断三条线段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4、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猜想验证总结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通过操作、观察,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正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分别是怎么走的?
生: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
第一条:家邮局学校 第二条:家学校
第三条:家商店学校
师:哪条路最近?
生:家学校的路最近。
师:为什么家学校的路最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板书)
二、自主探究
1、体验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
师:为什么大家认为中间这条路最近?
生1:因为第一条和第三条路线拐弯了,绕远路,所以中间这条最近。
生2:我生活中这样走过,中间的这条路线最短。
生3:我在课本的图中通过测量得出中间的这条路线最近。
师:家、邮局、学校,我们可以看作三个点,你能发现它们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吗?
生: 观察情境图我们可以发现家邮局学校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其中家到邮局的距离+邮局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家商店学校呢?
生:家商店学校也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家到商店的距离+商店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通过上面的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