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案(通用6篇)

《归园田居》教案 篇一

在教学《归园田居》这篇古文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背景知识的导入。通过介绍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和主要创作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归园田居》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我们可以进行课文整体理解。可以通过分段阅读和解读,让学生逐段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作者为什么选择回归田园生活?田园生活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感受和启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接着,我们可以进行课文细节分析。可以选取一些重点段落进行解读,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排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从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课文赏析和延伸拓展。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活动,相信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归园田居》这篇古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归园田居》教案 篇二

在教学《归园田居》这篇古文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课前导入。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田园生活的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情感。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章的主题和情境。

其次,我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和对话,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亲近感和共鸣力。

接着,我们可以进行创意写作。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归园田居》相关的作文或诗歌。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表达能力,同时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课堂分享和讨论。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或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交流。可以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探讨田园生活对现代人的启示和价值,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层次。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归园田居》这篇古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思维品质,为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归园田居》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激发联想与想象,再现丰富的诗歌画面。

  2、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画面,以此来理解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2、讨论探究,感悟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理解“田园”的深层意蕴。

  2、汲取陶渊明及其诗歌给予我们的精神营养。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画面,以此来理解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2、感悟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情境创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魏晋时期,因为社会日渐动荡,政治权利更迭频繁,内部纷争剧烈,战祸不已,疾疫流行,因此魏晋人士们普遍感受到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有人“晤言一室之内”,有人“放浪形骸之外”,以此来对抗那个时代给人们所带来的压抑。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位魏晋名士,他也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后世求而不得的知识分子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生活的范式。他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通过《归园田居》其一,来了解陶渊明的生命之场。

  二、初读,自读感诗意

  1、齐读,矫正字音,感受意境。

  2、解题

  衔接语:诗的题目犹如人的眉和目,所谓“眉目传情”,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题眼?

  “归”。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思考:

  “归” 换成“去”“来”可以吗?文本中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归”?在文本中找到呼应“归”的依据,选取1-2处解释。

  三、再读,品读赏田园

  衔接语——朱光潜: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诗歌里面还有一组意象显示出了与上面一组意象不同的特点与感情。请同学们自己齐声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划出来。

  1、 齐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

  2、赏景:借助想象和联想,描绘画面。(概括景物特点)

  请同学们以句号为单位,选取一句或两句你喜欢的写景的句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预设: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宽敞,整齐,闲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赏心悦目,怡然自得,花荣实繁,生机勃勃。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安宁,祥和,朦胧,恬静,温暖,淡远,自在。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淳朴,自然,幽静,辽阔,安闲自在。

  “忽听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纯粹,干净。

  3、诵读:读出怡然自得与轻松闲适。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而田园生活轻松、清新,淡雅,读出这种和谐之美。语气应该缓和而自然,让人听了感到很温馨,很轻松。

  四、三读,联读现启迪

  衔接语: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鼻祖,他创造了一种范式,从此士大夫心里便有了田园。对于陶渊明诗歌风格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解读“意象意境”很重要,“知人论世”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为官经历(ppt展示)。

  393 年(29岁),任江州祭酒。 (不久解归)

  400 年(36 岁),在桓玄手下当幕僚。 (三年后归隐)

  404 年(40 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三年后归隐)

  405 年(41 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很快辞职)

  405年(41 岁),任彭泽县令 。 (81天后辞归)

  1、自主思考

  结合你诗歌内容及你所了解的陶渊明思考:为何陶渊明在短短13年内五入五出?

  小结 : 所以陶渊明不是真的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所以他把自己比成“羁鸟”和“池鱼”。当陶渊明觉察到官场与自己的本性相违背的时候,便毅然的决定隐居,回归到自己的田园。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无力改变,转而追求自己的道德完善,寻求人性的复归。田园生活意味着自由、自然、自足,它是陶渊明的灵魂容器,是他表达生命忠诚的唯一住所,也是他现实人生的一个驿站。

  真正纯净的灵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滤出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2、小组探究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出示PPT)“归隐”的深层动因——求得内心的宁静和谐

  这种内心的宁静和谐,这种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情怀,不仅是中国文人独有,更是一种全人类普遍意义上的情感需求。德国诗人赫尔德林曾经说过,“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晚年时的看到这句话时亦幡然醒悟,说:人类的本质,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何谓诗意?在陶渊明清新舒缓的田园生活的诗句中,蕴含着几千年来人类对生活最朴质的追求。

  小组讨论:如何“诗意地栖居”?(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文字,选代表作答)

  预设:1、学会欣赏平凡之美

  2、偶尔给心灵放个小假

  3、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小结:读遍天下诗书,尽赏人间美画,聆听经典名曲,游览祖国山河,都是走向诗意人生的最佳途径。

  五、本课小结

  可以说,诗意,就是静下心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渊明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念想不尽的桃源幻境,留下了心旷神怡的田园牧歌,更以他躬耕自足的归隐生活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陶渊明早已成为过去,但人们面对“进退出处”的人生选择从未停止。祝愿大家不管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能够有一方心灵的净土可供灵魂诗意地栖息。

  六、作业

  背诵全诗。

《归园田居》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 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 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3、 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与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2、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与得充满烦琐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与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与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析题:

  文章与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与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与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请大家将书翻到103页。

  四、读

  1、听录音,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

  2、全班齐读。(重读“返”、“暧”与“暖”字很像、“吠”字容易写错)

  3、自由朗读:

  思考: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五、讨论鉴赏: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请同学们打开优化方案128页。我们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大声的,自告奋勇起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2、为何而归?

  (1)本性爱田园。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园田。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明确: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学生自由发挥)

  (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

  ·小活动:假如你是某旅游公司的策划或导游,根据本诗你打算怎样向客人推介 “乐陶陶农家游”这项服务?

  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与那种轻松、平与、喜悦之情。

  六、诗中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动静结合 白描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白线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七、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八、作业:

  课文有四句经典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希望同学们能够背出来。

《归园田居》教案 篇五

  一、走近陶渊明

  1、根据提示,说出下面这些课分别指的是哪些人?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复习桃花源记:

  根据图片说出桃花源记中的相应句子。

  3、陶渊明简介: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二、诗文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诵。

  2、单个学生诵读。(纠正字音)

  3、听诗文范读。

  4、配乐朗诵。

  三、诗文品析

  1、疏通诗意;

  2、问题思考;

  归园田居: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反映出作者的深刻思想变化。

  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探究: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体现出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

  语言特点:《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小结: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抒发了他辞官归隐,远离污浊的愿望。《归园田居》:抒发了诗人不愿再混迹污浊的官场,而归园田居以求返璞归真的情感。

  四、课外拓展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

《归园田居》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 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 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3、 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和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2、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身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

  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析题:

  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请大家将书翻到103页。

  四、读

  1、听录音,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

  2、全班齐读。(重读“返”、“暧”和“暖”字很像、“吠”字容易写错)

  3、自由朗读:

  思考: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五、讨论鉴赏: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请同学们打开优化方案128页。我们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大声的,自告奋勇起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2、为何而归?

  (1)本性爱田园。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诗人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园田。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明确: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学生自由发挥)

  (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

  ·小活动:假如你是某旅游公司的策划或导游,根据本诗你打算怎样向客人推介 “乐陶陶农家游”这项服务?

  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

  六、诗中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动静结合 白描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白线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七、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八、作业:

  课文有四句经典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希望同学们能够背出来。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动作的目标》教案【精彩3篇】

(1)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进行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交替(或慢跑)300米左右;能步行2公里,连续跑约1分半钟;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2)能原地蹬地起跳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
教案大全2014-09-04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动作的目标》教案【精彩3篇】

快乐的六一教案(精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快乐的六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教案大全2011-03-07
快乐的六一教案(精简6篇)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懒惰虫》(优秀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懒惰虫》(附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案大全2016-03-01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懒惰虫》(优秀6篇)

四年级写字课教案及反思【精彩3篇】

左偏旁教学目标:1、掌握左偏旁中提手旁、牛字旁、子字旁、女字旁、石字旁、车字旁的写法。2、掌握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书写要领。3、提高欣赏、评价及审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这几个偏旁的书写要领。教具准...
教案大全2017-04-03
四年级写字课教案及反思【精彩3篇】

初中政治教案【精简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政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中政治教案1...
教案大全2016-07-03
初中政治教案【精简6篇】

一年级体育教案 卫利(优选3篇)

一年级体育课教案 第一课时 卫利 授时: 9.7-9.8 备时:9.6 教材 (室内课)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目的...
教案大全2014-08-02
一年级体育教案   卫利(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