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精简3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篇一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第九单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认真整理与复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各种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平行四边形是一种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的边相等;梯形有两条平行边,另外两条不一定平行;而三角形则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的图形,从而更好地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接着,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周长时,我们需要将图形的边长相加,而计算面积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图形应用不同的公式。比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使用底边与高的乘积再除以2的公式,而计算矩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直接将长与宽相乘。这些计算方法需要我们熟练掌握,以便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最后,我们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题时,我们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仔细分析问题,有条不紊地解题。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的学习中,整理与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个单元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篇二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第九单元是一个关于图形的重要单元,需要我们认真整理与复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很多关于图形的知识,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同时还会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些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的边相等;梯形有两条平行边,另外两条不一定平行;而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通过理解这些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图形,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接着,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周长时,我们需要将图形的边长相加;而计算面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图形应用不同的公式。比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使用底边与高的乘积再除以2的公式,而计算矩形的面积时,可以直接将长与宽相乘。这些计算方法需要我们熟练掌握,以便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最后,多做一些练习题也是很重要的。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在做练习题时,我们要仔细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有条不紊地解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的学习中,整理与复习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个单元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篇三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好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1)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第1题。
这道题通过2011年我国几种家用电器产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读数、大数的改写等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读图,再独立进行相关的练习。
2.第2题。
这道题是进行写数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指名进行汇报。
3.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专项练习。第3题是用“万”作单位,第4题是用“亿”作单位。由于求近似数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道专项练习。
为了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多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第5题。
这道题是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说说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