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节选

组歌(节选)

组歌(节选)1

初中二年级教案:组歌(节选),是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9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组歌(节选)2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这为诗人是谁?

  纪伯伦。

  有没有同学知道纪伯伦的情况?

  (学生介绍纪伯伦)

  (不知道也没有关系)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纪伯伦吧!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今天,这份礼物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我们就将它打开。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散文诗《浪之歌》,然后说说你认为这首抒情散文诗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

  自由地谈谈你读了这首诗后的真实感受。

  (追问: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三、深入探究

  这到底是不是一首单纯的情诗呢?哪位同学的看法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明确: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倾诉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朗读。追问:这一遍读下来,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你觉得哪些句子能够表达这种感情呢?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你试着给大家读一读。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我在自己班里上这一节课时,有同学认为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爱国之情。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是啊!浪对美人鱼、对有情人、对礁石、对落难的人、对美女丽人也有着同样的爱,尽管礁石对它的态度是冷漠无情的。可见,浪还是一个博爱者。纪伯伦曾在他的诗中写到“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我爱故乡,爱祖国,更爱整个大地”。而这种博爱思想很好地体现在这首诗的第五

  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体会作者的这份深情。

  (齐读第五段)

  是的,纪伯伦的确是想借助这首诗表达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热爱之情,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节奏朗读这首《浪之歌》呢?

  请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读)

  四、质疑解疑

  我们对诗歌的情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了,但是诗歌的语言有时难以理解,对这首诗歌,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和你合作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学生在小组内质疑解疑)

  哪个小组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一起来解决的吗?

  (全班质疑解疑)

  五、深情朗读

  对大自然如此满怀深情的描述来自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也正是诗人热爱生命的真切体现。在纪伯伦诗作中,景是大自然的景,情则是人类的情,二者互相映照,融为一体。因此,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正是对生命之美的歌颂。

  理解了诗歌的丰富内涵之后,我有理由相信你们能够将作者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请男同学和女同学各推荐一个朗读高手深情朗诵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好。

  (或“有请班里的朗读高手XX同学为大家奉上一首深情的《浪之歌》。”男同学读完后其女同学作一定的点评,反之亦然。如果时间允许,学生朗读的效果不够好,教师范读一遍)

  (配乐朗读)

  刚才,我们同学们对这首诗进行了精彩的解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评论家们是如何解读这首诗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学习资料,先放在语文课代表这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的观点。

  (分发学习资料)

  六、课堂小结

  除了浪之外,只要你注意聆听,雨点的敲击声也是一种乐曲。大家可以按照我们学习《浪之歌》时的步骤,自学《雨之歌》。我相信,能把《浪之歌》解读得这么好的你们,一定能读懂《雨之歌》!

  让我们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结束这堂课。愿每个同学都有一双有灵性的眼,一颗有灵性的心。

组歌(节选)3

  教学目标:

  ⒈注重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⒊模仿写作,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感受与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素材作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作者纪伯伦的有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作相关介绍。

  教学内容:

  1.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这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品读欣赏,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纪伯伦,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诸位并肩。谁来对纪伯伦的有关情况作些介绍?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考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部分。)

  二、听读,整体感知形象及作者情感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颂。

  2.默读思考: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

  ()的雨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3.“诗根情”,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整体感知”部分内容。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诵这两首散文诗,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学可轻声跟读。

  女声配乐朗诵《浪之歌》,音乐可轻柔、舒缓一点。

  男生配乐朗诵《雨之歌》,音乐可阳刚一点。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中美点

  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我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品读这两首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篇认真品读,自选角度,说一句或多句品析课文美点的话。

  先说《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再说《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2.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可作如下小结:

  同学们赏析的内容,综合起来,有如下美点:

  第一,形象之美。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在《雨之歌》里,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第二,意蕴之美。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而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多么令人欣喜,它是慷慨无私的奉献者和殷勤的使者。自然万物因为它的滋润而生动而美好。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就是在这潺潺的雨水中,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

  第三,表达之美。

  两首散文诗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特别是《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四、美读,享受审美乐趣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组诗《浪之歌》或《雨之歌》中的任意一首,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媒体展示: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

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五、模仿,锻练自由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将本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到摘抄本上。

  点评:

  这是两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本设计抓住这一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听读感知——品读欣赏——美读体验——模仿创造,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学习创造。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享受到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教者“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而教师在其中引导有方,能够激起学生解读文本,参与体验并创造的热望。整堂课的设计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组歌(节选)4

  【创意说明】

  这两首散文诗,形象生动感人,情感美好真挚,语言清丽流畅,是进行朗读训练的上佳文本。教师以其中的一首诗为范本,在精心设计的有序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形象,品味情感,并加以朗读技巧的指导,再以另一首诗作方法实践,自学自读,使学生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学会感情朗读。

  【教学设计】

  一、设情境、激兴趣、导入新课

  1、设情境:

  教师朗读《花之歌》(节选):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2、激兴趣:

  老师读得好不好?想不想和老师读得一样好?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学习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听读、入诗境、绘形象

  诗歌是靠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读诗,先要感受诗中的形象特点。

  1、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第一首《浪之歌》,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诗境,听后谈一谈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样的形象。

  播放《浪之歌》的配乐朗诵,学生凝神细听听。

  2、听读了《浪之歌》,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满了对浪的感慨,那么就试着来完成老师的题目吧!

  你在听读中感受的“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说一说你的理解。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不作评点。

  3、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对“浪”的形象的理解,口说无凭,课本为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浪之歌”,从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诗句,并把它读出来吧!

  4、点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5、总结“浪”的形象:

  “浪”的形象感知可能有一定难度,可视课堂情况引导学生先从前4个诗节感知“浪”的热恋中的情人形象,再由后2个诗节感知“浪”多情浪漫的形象特点。

  多媒体显示:海岸的情人

  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博爱者

  三、品读、察情感、悟意蕴

  刚才同学们在朗读诗句时,老师反复地要求同学要读出感情。老师是要告诉你们,诗根情,诗中的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再读《浪之歌》,品味诗中的情感意蕴。

  1、学生轻读《浪之歌》,讨论交流。

  2、总结:

  前4个诗节总体上抒发了热情洋溢的爱恋之情,后2个诗节则抒发了博大深沉的爱恋之情。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多媒体显示:炽热深沉的爱

  四、美读、习技巧、传情意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1、重点读后两个诗节,教师作朗读技巧指导。

  2、技巧简介:

  语音──轻重;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节奏──顿挫。

  停顿:

  ⑴生理停顿;

  ⑵语法停顿;

  ⑶强调停顿。

  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语调:

  ⑴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⑵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⑶平调,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⑷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五、实践,自主学习《雨之歌》

  1、通过刚才对《浪之歌》的学习和朗读,同学们应该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现在,请大家自主学习《雨之歌》,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

  感知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

  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

  进入情境。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形象──奉献者,传情使者。

  情感──慷慨无私的爱。

  3、全体和乐朗读《雨之歌》。

  六、结语

  诗人敏感而多情地体察寻常生活,激荡出心灵的鸣唱,展现了海浪和雨水的诗意形象。同学们也通过自己深情地朗读再现了诗情画意。谢谢同学们和老师度过了美好的45分钟!

组歌(节选)5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祷词(dao3)执拗(niu4)俊俏(qiao4)

  衷情(zhong1)馈赠(kui4)憔悴(cui4)真谛(di4)

  夫穹(qiong2)璀璨(cui3can4)镶嵌(xiang1qian4)

  翱翔(ao2)丧吁短叹(xu1)千山万壑(he4)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人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二)学习《雨之歌》。

  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明确:

  风情雨态是难以描摹的,更何况所写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场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绘了种种的雨:轻轻洒下的,如金线泻地,珍珠抛落;伴同雷电而来的,瓢泼而下,疗救饥渴的大地;叮咚作响的,轻叩着人们的心扉。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写雨的精魂,精魂离不了形体,从形体描摹入手,从与各种各样外物的关系中展开,不求工巧,而求离形得魂,从一枝一叶中让人想见全貌。如第四节写雨在云彩和田野间传信,天低云暗,雨丝绵绵,似乎把云彩与田野连结起来了,雨霁风止,云淡了,龟裂的土地平复了,确实如“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雨”是旷达的,对于自己的放逐,虽然有过泪,但它明白。“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对“死”的淡然态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万物。

  五、口头仿写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六、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七、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组歌(节选)6

  教学角度:美读体验——在美读中获得语感的、情感的、美感的熏陶;在体验中习得学法。

  主要教学步骤:

  1.学法简介:美的散文诗需美读,读中体味音乐美,品味画面美,感受情感美,获得审美享受。

  2.美读《浪之歌》。

  ⑴同学们配乐吟读。注意节奏、停顿、重音、尤其韵脚的处理,画出每节诗的韵脚,了解连续用韵、换韵、交韵现象。体味文章的`音乐美。

  ⑵同学们带着想像诵读。想像“浪”的生活图景,用“我读出了这一幅美丽的画面”领起,就全文内容说话。品味文章的画面美。

  ⑶同学们带着深情吟诵。感受诗人博大、深厚、浪漫的情爱,对文中渗透的情感作举例式发言。体会抒情方式,感受文章的情感美。

  3.学读《雨之歌》。要求运用以上美读法,进行学法体验。

  4.组织有序发言。学法小结。

组歌(节选)7

  一、整体感知

  1.浪之歌

  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仿佛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事物都仿佛汇流、回旋在一个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颂着生命、自然、爱情,而生命、自然、爱情,似乎也只是宇宙运行的同一个恢弘的过程的不同表现、不同名称,为了去印证一个最终的和谐──这样的思想对我们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它是纯然东方的。

  不同于真实世界,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诗人的故国地处地中海的东端,这也许是海洋的意象在他的散文诗里如此亲切的原由。那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独自往复拍打着岸边,歌唱复如叹息的大海的梦幻般的图景,一定是这首散文诗诗思的缘起,而这,是仅仅在地图上遥想大海,而未曾在海边久久流连的人所不能写出的。

  2.雨之歌

  纪伯伦常被称作哲理诗人,但他的散文诗的内涵常常多于一般的哲理诗,就这首《雨之歌》而言,和哲理诗相同的是,它主要采用的也是拟人化的手法,但是它并不以得出某种哲理、教谕为目标,它最终形成的是一个具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化约为简单的道理的形象。

  在这首散文诗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诗中对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应加以拟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例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如第二节“清晨的女儿”中的清晨,以及第五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可以说是运用于无形。

  文中的空间感依然是宽广浩大的,天上地下,雷电云霓,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但由于拟人手段的广泛运用,使文中的世界成为一个“人之境”。不过,直到第七节“窗户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现,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

  原来,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存在,有了他们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他们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也是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种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平日常常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正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它滋润生命,传递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纪伯伦散文诗中的世界总处在运动之中,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类世界运动过程的诸面,而自然,乃是人类世界的一面运动着的镜子。

  二、问题研究

  1.“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

  确实如此。这也正是散文诗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这里用“然而”或“但是”来替换“纵使”,在语义上更明白一些,语法上也较合规范。不过,“纵使”,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种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义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和诗的结尾连在一起,凸显出诗人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

  2.“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如何理解?

  “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一句比较含混,不知道是否与翻译有关,但基本不影响全篇的理解。和其他大多数篇目不同,这两篇是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时又是诗歌,因此我们所读到的已经不再是原著,而是经由母语作为中介的译作,在语义上可能会有所影响,同时,我们从中所感受到的文字之美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由我们的母语所构成,而与原作的面貌有所不同,这是在教学时也需要注意的一点。比如两首散文诗(的译文)中出现大量成语和双声叠韵词及少量文言词,除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所列之外,还有类如“碧海丹霞”“长吁短叹”“纹丝不动”“夜阑人静”“呜呼”“千山万壑”“鸣锣开道”“不动声色”“青枝绿叶”“酷肖”等等,都是为了在翻译中取得与原作大致对等的诗意效果而采用的,需要有所体察。

  练习说明

  一、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和节奏。讨论一下,这两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设题意图是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理解文章深层内涵的能力。

  节奏,主要是就两首诗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而言的,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汉语译者的匠心所在。两首诗在翻译过来时都着意安排了相当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的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不显得单调。在指导朗读前,可以让学生先将诗中的韵脚一一找出来,作为一个练习。比如,在第一首诗中,第一节:“人”、“近”(邻韵)、“分”;换韵为“里”“体”;第二节:换韵为“晨”“盟”“中”“吟”“吻”(与第一节同,大多为邻韵);第三节:换韵为“拗”“躁”;又换韵为“心”(与前两节相同,邻韵);第四节:换韵为“他”“下”,等等。由此使学生在朗读时掌握朗读的要点之一,并加深对两首诗的体会。

  在讨论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时,要设法使学生能把握住两首诗中各自呈现的总体形象,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使学生进一步分析出诗中语义递进伸展的层次则更好(均可参见整体感知部分)。

  二、在这两首散文诗中,作者分别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浪”和“雨”的生活,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你不妨模仿这种写法写一首散文诗。

  设题意图是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感受与表达的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两首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段,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它们的艺术魅力及其构成,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文学想像的技巧锻炼。

  教学建议

  一、朗读和细读相结合。

  通过朗读使学生对两首散文诗形成初步的印象,对它们在辞色和声音上的美有一个感性的体会,用更细致的引导性的逐段分析和读解引发他们对文意中更细微的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自己自觉扩展阅读的兴趣。可以把《组歌》其他几首找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尝试使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加深对全文的印象和理解,同时对散文诗的特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篇章语义分析和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

  在这两首散文诗中,作者的想像大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征来展开的,如第一首中第二、四节写到潮汐,第二首第六节中写到降雨过程的形成,等等,因此既合人之情,也入物之理,不妨把这两点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兴趣。

  三、锻炼学生自由想像的能力。

  通过对拟人手法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动手模仿的愿望,人在这个阶段的想像力是最为发达的,如果想像力能得到适当的锻炼,对于学生的理解力、表达能力和观察力都有莫大的益处,也有益于他们形成对更广泛的知识领域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使他们获得一双有灵性的眼,一颗有灵性的心。

组歌(节选)8

  【执拗】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

  赠送(礼品)。

  【真谛】

  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

  酷似。

  【炽热】

  极热。

  【寐】

  睡。

  【翱翔】

  在空中回旋地飞。

  【海誓山盟】

  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

  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

  傲慢的气势逼人。

  【心扉】

  指人的内心。

  【壑】

  山沟或大水坑。

  【纹丝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

组歌(节选)9

  一、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铺:( )铺就拗:( )执拗纤:( )纤细肖:( )酷肖解:( )解除 铺:( )床铺拗:( )拗口纤:( )拉纤肖:( )姓肖解:( )押解

  二、为下列形似字组词

  璀( )扉( )凌( )悴( ) 催( )徘( )陵( )翠( ) 摧( )绯( )菱( )萃( )

  三、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

  1、神把我从________(A、天空;B、天穹;C、苍穹)撒向人间。

  2、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________(A、镶嵌;B、点缀;C、描绘)绿野大地。

  3、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________(A、启发;B、启蒙;C、启迪)那些敏感的________(A、心灵;B、心扉;C、心声)。

  五、指出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 )

  A、千山万壑

  B、长吁短叹

  C、海誓山盟

  D、纹丝不动

  【课内语段阅读题】

  浪之歌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着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不过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1、上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_。这种体裁介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既有_________又有_________。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标志性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指_________,“我的情人”又指_________。

  5、文章通过“我”的倾诉,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概括一下,“我的生活”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生活反映了“我”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说说“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

  ⑴ 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牟( )取什么利润,要不要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

  ⑵ 一位记者拿来一根很长的绳子,把一只秤( )砣缚( )在一端,小心翼翼地往下放,绳子一尺一尺地慢慢放了下去。

  ⑶ 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棘( )手。

  ⑷ 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 )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2、下列四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微不足到任劳任怨一事同仁慷慨大方

  B、逍遥法外心安理德深不可测胸有成竹

  C、不容置疑镇定自若众目睽睽齐心协力

  D、振耳欲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黑咕隆咚

  3、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4、给下面一段话标上标点符号:

  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办法看来只好扫兴而归了正在这时候有一个人满头大汗地从人堆里挤了出来大声地提议道请把这个洞让给我吧我来给你们填

  5、解释加粗的词语:

  ⑴ 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箱盖在这个洞的上方自动地打开,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就倾泻到这个洞里。

  倾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题〗

  一、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铺:pūpù 拗:niùào 纤:xiānqiàn 肖:xiàoxiāo 解:jiějiè

  二、为下列形似字组词

  璀璨 心扉 凌辱 憔悴

  摧残 徘徊 陵墓 翠绿

  催眠 绯红 菱角 出类拔萃

  三、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彻夜不寐:整夜不睡觉。

  2、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3、鸣锣开道:指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开辟道路。

  4、衷情:内心的情感。

  四、为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

  1、B

  2、A

  3、C B

  五、指出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

  D

  〖课内语段阅读题〗

  1、《泪与笑》 纪伯伦 黎巴嫩 诗人 画家。

  2、散文诗 散文 诗 散文的形式 诗歌的意境

  3、时间;清晨;潮水涨来时;夜阑人静

  4、海浪 海岸

  5、海浪对海岸的执着的热爱之情。

  6、冷却它的心;海誓山盟;对礁石嘻嘻哈哈;挽救无数的生命。不断奋斗,无私奉献的生活

  7、如果是真正的爱就要执着、热情,对爱的追求永远不要停止。

组歌(节选)10

  师:诗歌是文学世界的瑰宝,是皇冠上的明珠,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那来自诗人灵魂最深处的吟唱,涵养着每个民族的文化,感动着亿万读者的心灵读诗、做诗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我们审美价值、生命品位的提升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感受他心灵的博爱与美好。

  常言说:“知人论文”让我们先来了解作者

  (屏幕显示)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的中坚和代表美与爱是他作品的主旋律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师:纪伯伦出生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他少年就因贫穷举家到美国求生,他立志报效祖国,却被统治阶级所不容,以至客死异国他乡然而,尽管人生经历这样坎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赤诚,一直是诗人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组歌》即是如此

  师:诗人的祖国处于地中海东端,在他的诗作中“海”总是这样的亲切,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浪之歌》

  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朗读,并初步体味语气、语调

  (师范读配乐《秋日私语》)

  师:“三分诗,七分读”现在请大家配乐自由读!

  (生自由读)

  师:我听到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读读?

  (生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到同学们真正乘着想象的翅膀,走进了海浪的世界下面请同桌交流一下:这首散文诗中,“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你能否给“浪”加一个恰切的修饰语吗?

  (屏幕显示)

  这首散文诗中,“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

  生1:我认为这是“热情洋溢的浪”“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海浪对海岸的感情那么炽热,涨潮时,她紧紧与情人拥抱;退潮了,她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

  生2:我认为这是“一往情深的浪”你看,“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

  生3:我认为是“无比忠诚的浪”从文中我看到,虽然海岸对海浪的爱有所回报,但山崖对海浪的态度是: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都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我感觉:这也许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意的反映虽然报国无门,他很难过,但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却是永恒不变的

  生4:我认为这是“守护人世间的浪”,第5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她守护着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是吗?

  生5:我认为是“多情浪漫的浪”也是刚才读的这一段,她对谁都那么好,她不仅对海岸忠诚,她也爱世间一切的美,她不仅浪漫,而且追求着美、创造着美

  师:的确,从课文中我们感到了海浪对海岸,对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和无比忠诚“情到深处自成诗”,诗是抒情的浪代表着怎样的形象?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小组讨论!

  (生讨论)

  师:关于浪所代表的形象文末,我们听到作者坚定的声音:“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这句话可以说是文章的文眼

  师:海浪与作者是什么关系?她是怎样的形象?

  生1:海浪就是作者的化身,作者笔下的海浪是一位对世间万物充满真爱的“博爱者”

  生2:海浪是人间世界和谐与美的守护者、呵护者

  师:现在,请你联系作者客居他乡却心系祖国的经历,说一说作者要借“浪”这一形象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生(众):爱国之情

  师:浓浓爱国情、淳淳赤子心,是诗化的文字表现出来的请快速读文,找出你认为美的词、句、段,分析其美点,以这样的句式表述

  (屏幕显示)

  我认为……美,美在……

  生1:我认为这篇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写很美,美在托物抒情全文仿佛是作者的真情告白,海浪的话,就是他要对人们、对祖国说的话海浪的深情,就是他的深情他是借助浪的形象表达他对美的坚守,对祖国的热爱

  生2: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拟人修辞用得美,美在生动贴切如文中一组拟人化的动词,“搂抱”、“亲吻”、“拥抱”、“扑倒”等,形象生动地描绘热恋中的“浪”与“海岸”相亲相爱、难舍难分的情态“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这里的“彻夜不寐”让我们看到了浪守护着万物,即使不能休息,仍矢志不移

  生3:我认为这篇课文词语用得好,美在准确,富有诗歌的韵味文中很多成语都用得美,如“碧海丹霞”、“长吁短叹”、“纹丝不动”、“死里逃生”等,言简意丰,让人产生无穷联想;还有叠词也用得恰当,如“相亲相近”、“相离相分”、“紧紧”、“嘻嘻哈哈”,富有韵律,极具音乐的美感

  生4:我认为文中的句式用得美,美在节奏感强如第5段的排比句,层次分明地表现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浪”的守护者形象文中还有很多的对偶句,如:“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读起来有一种对称的美

  生5:我认为文中的许多句子都很美,美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如“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等,点明了海浪的象征意义,也成为作者的铮铮誓言,形象准确地传情达意,显示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

  师:我认为大家不仅能欣赏美,而且评价的语言也很美!同学们刚刚说到了文中的排比段,并分析了这一段话的美点请大家朗读这段话,并试着进行仿写

  生1:曾有多少次,当我阅读《西游记》时,我为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向佛而感动;曾有多少次,当我展卷《三国演义》时,我赞叹战乱纷飞中,诸葛亮的聪慧,关羽的忠义;曾有多少次,当我手捧《红楼梦》时,我为林黛玉的才情而深深倾倒,又为她的不幸而感慨不已

  生2:曾有多少次,当妈妈为我端来一杯热奶时,我想对她说“我爱您”;曾有多少次,当爸爸顶风冒雨来学校接我时,我想对他说“我爱您”;曾有多少次,当老师们一遍一遍为我讲解习题时,我想对他们说“我爱您”

  师:真好,同学们能联系自己的所读所感,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同纪伯伦一样,也在用文字创造着美,对不对?

  情感与文字的统一,物与我的融合,这就是《浪之歌》,这就是纪伯伦的散文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浪之歌》的学习过程谁来说说,你认为该怎样学习类似的散文诗呢?

  生3: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读文,读出文章的韵律来;第二,要理解诗中的形象,就像这首诗中的“浪”的形象;第三,要品味诗的思想感情;第四,我们要学会欣赏诗的语言,知道它语言上的美点

  师:学以致用,现在让我们依据我们总结的学法,小组合作学习《雨之歌》

  (屏幕显示,生齐读)

  小组合作学习:

  1.感受诗的音乐美:读出节奏、语气、语调

  2.理解诗的形象美:给“雨”加上修饰语

  3.体悟诗的情感美:依托“雨”这个意象,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赏析诗的语言美:动情地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师:风情雨态是最难以描摹的,作者笔下的雨特点鲜明请大家交流一下,雨有什么特点?

  生1:雨是滋润万物的雨她装点千山万壑,又镶嵌绿叶大地她能使花草昂头挺腰绽开笑脸、解除田野难耐的饥渴,还可以启迪敏感的心扉

  师:概括得太准确了,大家赞同吗?

  生(众):赞成

  师:“润物细无声”,雨献出了

  自己的精魂,它代表着怎样的形象呢?它能把遥远的事物连接起来,它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生2:我认为雨在文中是一个奉献者的形象“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可见,雨为大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生3:我认为雨在文中是爱的使者的形象“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雨不就是在传递着爱吗?

  师:作者借雨表达怎样的精神和情怀呢?

  生(众):奉献之情!

  师:你一定能欣赏出文章语言的美点,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喜欢的诗句?请动情地读一读!

  生1:“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雨不就是水蒸发而来的吗?但诗人写的却是诗化了的雨雨不就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吗?但诗人却人格化地写出了雨的性格特点,奉献是雨有意识的,是心甘情愿的

  生2:“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雨说成是“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使雨有了人的情味

  生3:“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写出了雨的奉献精神,她牺牲了自己,为别人带来了快乐

  生4:“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既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特点,又很富有哲理

  师:这就是组歌,在纪伯伦笔下,无论是“忠诚痴情的浪”还是“充满爱心的雨”,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这正是作者写作的高妙所在,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众):借物抒怀

  师:作者热情地赞美了“浪”和“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是否也存在“浪”和“雨”一样有着“博爱”、“奉献”情操的人、事、物?

  生1:我觉得太阳可以作为“博爱者“的代表,她普照大地,给我们温暖和光明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生命她是自然界的“博爱者”

  生2:我觉得妈妈当然是“奉献者”的形象,她把每一份爱都给了儿女,不求回报就像歌里唱的:为我们包爱吃的三鲜馅,为我们撑雨中的花折伞即使有的时候,我们不懂事,让她伤心,她也能原谅我们我们用什么也报答不了她的“三春晖”

  生3:我认为环卫工人是“奉献者”,他们总是默默地为我们服务,无论寒冬酷暑,都把我们的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家邻居就有一位环卫工人,每天我早起跑步时,他都把大街扫完了,真是够辛苦的!

  生4:我认为小草也是“奉献者”,虽然小,但它也献出了绿色;野花也是“奉献者”,不起眼没关系,只要能为大家献出一份美丽这些看似渺小的事物,都为我们这个世界更美好而无私地奉献着

  生5:课文中说雨是“奉献者”,其实雨也是“博爱者”,它滋润万物,它爱这个世界,所以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她所爱的人间对不对?

  (生齐喊“对”并鼓掌)

  生6:大家不觉得我们的老师既是“博爱者”又是“奉献者”吗?老师爱我们每个人,把我们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又为我们而兢兢业业地工作,不图回报每天早早就来到学校,陪我们上自习;晚上,我们都回家了,他们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班级我们进步了,他们替我们高兴;我们退步了,他们就及时地鼓励我们他们就是这样值得敬佩的人,老师就是“博爱者”,就是“奉献者”

  师:非常感谢大家,为你们这样懂得感恩的孩子而努力工作,是我们的幸福!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热情歌咏的写作题材,在座各位小诗人,你们能不能也即兴创作几句诗,表达你心中的赞美之情呢?温馨小提示:能用上拟人、排比等修辞就更完美了!

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
教案大全2012-08-01
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教案(精彩6篇)

短 歌 行 教案【优秀3篇】

短歌行 曹 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曹操的诗歌创作风格。 2、 理解比兴、用典、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二、...
教案大全2016-09-05
短  歌  行 教案【优秀3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半圆形》含反思【推荐3篇】

活动目标: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
教案大全2017-08-08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半圆形》含反思【推荐3篇】

漫画人物手部、脚部结构教案【通用3篇】

漫画人物手部、脚部结构 教学目标:掌握不同角度手部、脚部的基本结构及画法 教学重点:手部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手部、脚部关节的正确位置 教学教具: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教学过程:...
教案大全2014-04-05
漫画人物手部、脚部结构教案【通用3篇】

曹操 《短歌行》 教案(精简3篇)

曹操《短歌行》 一 其人 师:也许,曹操二字,一被触及,咚的一声,就勾出哪些评价呢? 生:(说曹操,曹操到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点明-----治世之能臣,乱...
教案大全2018-05-02
曹操  《短歌行》 教案(精简3篇)

有礼貌的小人儿教案(经典3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意识,鼓励幼儿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纸、笔每人一份。 2.日常生活中进行常规培养。 活动过程 一、教师问:“小朋友们好。”...
教案大全2013-03-03
有礼貌的小人儿教案(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