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苏州园林》教案【优质3篇】

课文《苏州园林》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苏州园林的起源、特点和建筑风格,了解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园林建筑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园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建筑风格,掌握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难点:学生对苏州园林的风格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培养学生对园林建筑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苏州园林的景致,引发学生对园林建筑的兴趣。

2. 学习:讲解苏州园林的起源和特点,介绍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品和建筑风格。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园林建筑的模拟设计活动,让学生动手体验园林建筑的魅力。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课本《苏州园林》

2. 影音资料: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资料

3. 实物模型:苏州园林建筑的模型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认识。

2. 设计实践:评价学生园林建筑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3.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感想和体会的作文。

课文《苏州园林》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苏州园林的基本知识,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和建筑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园林建筑的审美品味。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园林建筑的美丽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建筑风格,引导学生对园林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园林建筑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对园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课堂讨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致和建筑特色。

2. 学习:讲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对园林建筑的理解和认识。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园林建筑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园林建筑的魅力。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课本《苏州园林》

2. 影音资料: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资料

3. 实地考察:苏州园林建筑的实地考察活动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感受。

2. 实地考察:评价学生对园林建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游记或感想的作文。

课文《苏州园林》教案 篇三

课文《苏州园林》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1.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

  分析: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也很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为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3.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

  分析:“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

  1.正音正字:镂lòu,从钅,娄声,不读lǔ,嶂zhàng不读zhāng。

  2.补充解词:(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2)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3)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4)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待点。(5)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6)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7)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8)闲适:闲静舒适。(9)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问,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2·词义辨析。

  (1)“其他地方”指哪些地方(指苏州以外)

  (2)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

  (3)鉴赏、观赏、欣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文中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

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3.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学生答问,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7~9自然段)的小处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4.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明确: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的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便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略加点拨。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五)讲析第二段。

  1.提问:第二段可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问,明确: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2.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②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①指明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4)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②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③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磷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②分析: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3.指导分析第二层(7~9自然段)。

  ①齐读第二层。

  ②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学生答问。明确: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这一层出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③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关文章

小班综合:小小鸡【优选3篇】

教学目标:1、熟悉旋律,愿意在音乐中用动作表现小小鸡的特征。2、喜欢扮演小鸡和鸡妈妈,感受鸡妈妈对小鸡的爱。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各种表现小鸡的动作。·(材料准备)音乐磁带,小小鸡图片。重点难点:·...
教案大全2016-05-09
小班综合:小小鸡【优选3篇】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夹包跳》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自制器械”中,教师和家长做了许多的自制机械,特别是沙包。幼儿人手一个,但我发现幼儿在玩沙包的时候,都喜欢用手去玩沙包,却很少有幼儿用脚玩沙包,为此,我设计了“夹包跳”活动引导孩子...
教案大全2013-05-08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夹包跳》教案

《服装设计》授课教案【精简3篇】

《服装设计》授课教案 第一章 服装的概述 (4 课时) 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丰富的艺术设计史。服装 设计同样是在服装出现的同时出现的。同设计发展史一样,在人类服 装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服装...
教案大全2019-06-01
《服装设计》授课教案【精简3篇】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小兔找太阳》【经典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优秀科学教案《小兔找太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设计...
教案大全2014-04-06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小兔找太阳》【经典3篇】

初中数学教案的命题与定理(优选3篇)

初中数学教案的命题与定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 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
教案大全2016-09-05
初中数学教案的命题与定理(优选3篇)

《蜀道难》教案(推荐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道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难》教案 篇2  【...
教案大全2019-01-09
《蜀道难》教案(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