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四年级音乐教案【精彩6篇】
《茉莉花》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学唱《茉莉花》这首传统民歌。
2. 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音乐教室
2. 音响设备
3. 乐器:钢琴、打击乐器等
4. 课件或图片展示《茉莉花》的歌词和曲谱
教学过程:
1. 初步介绍《茉莉花》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来源和意义。
2. 播放茉莉花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教师唱一遍茉莉花的歌词,让学生听一遍,然后一起唱。
4. 分组练习唱歌,每组选择一位学生弹奏乐器伴奏,其他同学跟唱。
5.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茉莉花的曲式和节奏,让他们尝试用打击乐器模仿曲调。
6. 学生们合唱茉莉花,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节奏。
7. 最后,全班一起齐唱茉莉花,展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一首美妙的传统民歌,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唱歌和演奏乐器,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传达,也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希望今后的音乐课程中,能够继续激发学生们的音乐潜能,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茉莉花》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学唱《茉莉花》这首传统民歌。
2. 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音乐教室
2. 音响设备
3. 乐器:钢琴、打击乐器等
4. 课件或图片展示《茉莉花》的歌词和曲谱
教学过程:
1. 介绍《茉莉花》这首民歌的来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它的背景故事。
2. 播放茉莉花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茉莉花的歌词,让他们熟悉曲调和旋律。
4. 学生们分组练习唱歌,每组选择一位学生弹奏乐器伴奏,其他同学跟唱。
5.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茉莉花的曲式和节奏,让他们尝试用打击乐器模仿曲调。
6. 学生们合唱茉莉花,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节奏。
7. 最后,全班一起齐唱茉莉花,展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音乐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一首美妙的传统民歌,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唱歌和演奏乐器,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传达,也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希望今后的音乐课程中,能够继续激发学生们的音乐潜能,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茉莉花》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1、演唱《茉莉花》
2、读谱唱歌《知了》
3、听赏《杨柳青》《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自学等形式学习歌曲《茉莉花》。并能有感情的背唱歌曲《茉莉花》。
2、通过变换演唱形式巩固歌曲。
3、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江苏民歌的特点。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江苏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歌唱《茉莉花》。
难点:变换方式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在歌曲《茉莉花》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一、识茉莉
1、师生问好
2、谜语:我们来猜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花最没有力气?
出示图片,师:是茉莉(没力)花,有谁来说一说对茉莉花的了解。
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茉莉花是菲律宾、突尼斯、印尼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和友谊。主要是白色,紫色少有。可用于制作茉莉花茶、提炼香料等。大约在宋代进入中车,明代大量种植,中国广西的横县茉莉花产量全国。
二、听茉莉
学生再次聆听《茉莉花》
三、唱茉莉花
1、自学演唱歌曲《茉莉花》
茉莉花在中国传唱了几百年,在智慧的中国人民的代代传唱下,它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全国各地流传着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对照课本上的歌谱,唱响《茉莉花》
(1)学生跟录音轻声唱
(2)教师弹奏学生自学跟唱哪一句比较难唱,师生共同解决。
(3)跟琴唱全曲
师:我们怎样把这首歌曲唱得更好听呢?可以从速度、力度、歌唱方法上考虑,你可以具体说出每一个乐句。老师提出要求看能不能把刚才我们说的运用上,一个乐句一换气。(教师伴奏学生跟唱)
(4)、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哼唱、领唱+齐唱、对唱等
(5)尝试一种比较难的演唱形式,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采用轮唱。
2、从歌词推歌谱
我们已经学会了演唱这首《茉莉花》,让我们把它的歌谱唱出来吧。
四、延伸欣赏
1、20xx年央视蛇年春晚上,中国歌唱家宋祖英与来自加拿大的女歌手席琳迪翁一同献唱歌曲《茉莉花》,这也是此次春晚的一大亮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茉莉花》。
2、意大利的作曲家普契尼一生中最后一部也是最的一部作品《图兰朵》中也选用了茉莉花的旋律。
歌剧《图兰朵》讲述了一个非常古老的东方神秘话(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相传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答对了所有问题,但图兰朵拒绝认输,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
五、总结
一首江苏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人心?那是因为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茉莉花》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最后,请同学们一起来高歌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吧!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演唱《茉莉花》
三、读谱唱歌《知了》
1、学生听赏一遍。
2、教师划拍范唱。
3、教师指导学生划拍唱谱。
四、听赏《杨柳青》《采茶舞曲》
1、听赏《杨柳青》
(1)感受歌曲学生初听一遍。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有很多衬词(学生说不出,则由老师问:歌中有许多歌词是在括号里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
生: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师:说得真好。《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3)体会强弱
师:这首歌曲是扬州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哼唱的,那么,请你想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边听音乐、做动作边体会:可以是除草、割麦)
(4)试着用扬州方言唱一唱
2、听赏《采茶舞曲》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哪些品牌的茶叶吗?(生说)对,有福建的铁观音,苏州的碧螺春,还有杭州西湖的龙井茶。《采茶舞曲》这首歌曲表现的就是西湖边一群采茶姑娘采茶的劳动情景。
(2)分析方言对歌曲风格的影响以及简单了解江南地区歌曲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①学生演唱歌曲
师:“茶农在劳动的时候,常常是边采茶边唱着歌,也让我们来当一次茶农,有感情地唱一下这首采茶歌吧!
②讨论分析
师:“同学们是用普通话来演唱的,那我们所听到的《采茶舞曲》是用什么语言来演唱的?(方言)具体来说是江南一带的方言。那你觉得用普通话了来唱和用江南方言来唱哪一种更能表现江南民歌的韵味呢?(方言)对,可以说方言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民歌的风格。〈采茶舞曲〉这首歌曲是用江南一带的方言来演唱的,让人一听感觉就是江南一带的歌曲风格。那么柔美、流畅、婉转动听。
(3)模仿方言演唱歌曲
①师:“我们还是再来欣赏一下原汁原味的〈采茶舞曲〉吧。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找一找,歌曲中的哪些字最明显的能听出江南地区的方言来?(播放《采茶舞曲》)。②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师点击屏幕出现字词。一起说说屏幕上的字词在歌曲中的发音是什么。
④方言演唱
师:“下面我们跟着歌曲一起唱一下,听到屏幕上的字词我们试着用江南的方言来唱一唱。(播放歌曲范唱)
3、表演“采茶舞”
①师跳“采茶舞”
(师):“歌曲确实非常的美,每当听到这首〈采茶舞曲〉,我都忍不住地想要跳起舞来,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看啊?好,下面我就为同学们跳一段“采茶舞”,我给同学们提个要求:请仔细看,你能记住哪些动作?
②说说记住的动作并分析动作含义,生可跟着一起做一下几个动作,坐着做
③跟音乐一起表演
(师):“好,让我们也当一回茶农,感受一下他们辛勤的采茶劳动吧。同学们请起立。我来看看茶农们都准备好了没有,我们要上山采茶了。
表演完毕:“今天的采茶劳动结束,小茶农们辛苦了,快坐下休息一会吧。
五、课堂小结。
《茉莉花》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
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
教学难点:
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2、谈谈感想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
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二、唱花——学唱歌曲《茉莉花》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CAI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
2、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
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让我们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尽情的吮吸这芳香的花蜜吧!
(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
①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
师:你们刚才的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也一定唱得更美。
②解决歌唱难点
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我来将你接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乐句,感受八分休止符“03”。
③表现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力度加强,更加深情的赞美。
④随CAI有感情地渲唱歌曲。
三、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引导学生从速度、歌词、情绪、语言、演唱方法等艺术要素出发,挖掘江苏和河北两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茉莉花》,流传最广的是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CAI出示两首茉莉花的歌谱及音乐)
师生总结:江苏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欢快
师: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以后要多学习,把我们民族音乐继续发扬下去。
2、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茉莉花》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让我们来欣赏这种精彩的一幕吧!(CAI出示演唱录像)
①学生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
②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
③说说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绪、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④说说歌曲还有哪些演唱形式,并听一听用法文演唱的茉莉花,学生谈感受;
⑤听赏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师: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播放音乐)
师: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哪一种表现的茉莉花更能打动你的心呢?
(生交流、讨论)
四、创造性表现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有很多艺术才华,今天我们就请大家尽情施展自己的艺术本领,把《茉莉花》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组合,用舞蹈、器乐、歌唱、朗诵等形式表现茉莉花)
五、小结
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
《茉莉花》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竖笛 《茉莉花》
1.奏:竖笛 《茉莉花》
2.动: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与同学一起合奏。
2. 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且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
教学重点
1.“高音孔”的开闭。
2.四个音连奏要均匀、流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 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茉莉花》(师生齐唱)
三、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1.分声部学唱旋律
2.学习吹奏
(1)做“无声”的手指练习,提示学生的同步性、协调性。
(2)试一试,吹一吹。找出学习有困难的地方。
学生讨论
(3) 重点难点解决
“高音孔”的开闭,用左手拇指开闭。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音连奏”的练习。找出乐曲中四音连奏的节奏、小节,进行反复练习。
(4) 分声部学习吹奏。
让学生轮流演奏第一、第二声部;
做重奏练习;
合奏。要求每一声部的学生做到节奏整齐,配合默契,音量均衡,音色、音准和谐统一。
四、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1.教师讲故事《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国民族音乐轰动维也纳金色大厅。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情况。
3.分析判断指出“音乐桥”中相应的图片。
五、总结本课,师生再见!
《茉莉花》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本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
3.了解与茉莉花相关的文化知识,开拓视野。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难点:
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出形式作出对比,并且进行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给大家演唱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
教师操作:教师范唱。
生:是《茉莉花》。
师:对了,就是茉莉花,你们说说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白色的,有很多花瓣,闻起来很香。
教师操作:出示照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因其曲调优美、旋律流畅而广泛流传。你们都在哪儿听到过这个曲调?
生1:在电视上。
生2:在上届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中国小女孩就演唱了这首歌曲。
生3:在音乐会上。
师:对,在音乐会上及很多重要的场合,都播放过《茉莉花》这首歌曲,在澳门回归的时候,军乐队就奏响了《茉莉花》。2004年悉尼奥运会闭幕式上,我们国家作为下一个承办奥运会的国家,表演了一些节目,其中就有歌曲《茉莉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茉莉花》可以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二、学生探究性的学习
师:刚才老师为大家演唱了《茉莉花》这首歌,现在你们想了解哪些和茉莉花有关的内容呢?
生1:我想了解茉莉花的形状,样子。
生2:我想了解《菜莉花》这首歌的背景。 .
生3:我想了解《茉莉花》有多少种版本。
生4:……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茉莉花,更喜欢《茉莉花》这首歌。因此,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制作了一个关于茉莉花的网站,今天我就邀请同学们到我的网站去做客。看看那里有没有你们想知道的内容。
教师操作:播放网页。
师:你们看看我的“茉莉花”主页。我就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问题,列了以下几点,你们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直接点击。
生:老师,我想看看什么是南北茉莉。
师:好的,你过来查看一下。
学生操作:点击“南北茉莉”。
师:这部分我总结了一些《茉莉花》的不同版本,刚才老师说过了,《茉莉花》最早的版本是哪个地方的?
生:是江苏的。
师:那咱们就从江苏的《茉莉花》开始欣赏。
学生操作:点击“江苏茉莉花”。
学生活动:欣赏江苏《茉莉花》。
师: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1:感觉很舒服。
生2:感觉这首乐曲是很优美抒情的。
师:这首歌曲的曲调这么熟悉,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的前四句。
学生活动:跟琴演唱前四句歌词。
教师活动:指导。
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茉莉花》这首歌,我现在想请大家再欣赏一下河北的《茉莉花》和东北的《茉莉花》,听完以后请你说说各地的《茉莉花》有什么不同。
教师操作:点击河北《茉莉花》和东北《茉莉花》。
学生活动:欣赏河北《茉莉花》和东北《茉莉花》。
生1:各地《茉莉花》的旋律不太一样。
生2:歌词不一样。
生3:口音不一样。
生4:方言不同。
师:旋律和歌词有差异,但最重要的是方言上的差异。各地的《茉莉花》都是根据自己的地方特点而演唱的。《茉莉花》这首歌曲之所以能传到世界各地,除了因为曲调优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意大利的作曲家普契尼在《图兰朵》这部伟大的歌剧中,选用中国家喻户晓的《茉莉花》民歌曲调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剧始终。现在就请大家看一段《图兰朵》的片段。教师操作:播放歌剧《图兰朵》片段。
学生活动:欣赏歌剧《图兰朵》片段。
师:全世界的人民都喜欢这首中国民歌,连法国朋友也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对茉莉花的热爱之情。
教师操作:播放法语《茉莉花》。
学生活动:欣赏法语《茉莉花》。
师: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改编演奏的代表曲目《茉莉花》长达8分钟,让茉莉花的清香四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听完以后你们说说有什么感受?
教师操作:点击萨克斯曲《茉莉花》。
学生活动:欣赏萨克斯曲《茉莉花》。
生1:这首曲子听了以后感觉心情特别的舒畅。
生2:感觉很舒服。
生3:听了这首乐曲我感觉好像闻到了茉莉花的香气。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听完这首乐曲忽然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茉莉花》这首乐曲的表演形式。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有哪些形式?
生1:有独唱。
生2:有男声独唱还有女声独唱。
生3:还有器乐的独奏。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形式,我在我的网页中也列举了几种演出形式,请你们来看一看。
教师操作:点击“朝花夕拾”。
师:其实老师找到的资料也不全,如果哪位同学感兴趣可以在课下找一找不同表演形式的《茉莉花》,让我们的网站资源更丰富。下面先请大家欣赏合唱曲《茉莉花》,请你们对比一下,说说与我们刚才听到的独唱有什么不同。
教师操作:点击“合唱”。
学生活动:欣赏“合唱”。
生1;合唱听起来更加优美。
生2:几个声部一起唱,就好像到了茉莉花园里,到处都是茉莉花。独唱就好像是一朵茉莉花。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现在再请大家欣赏一首管弦乐队演奏的《茉莉花》,这是2003年,我国指挥家彭加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的演出。你们听完这首乐曲,说说乐队的演奏在速度上和刚才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教师操作:播放乐队演奏的《茉莉花》。
学生活动:欣赏乐队演奏的《茉莉花》。
生1:我觉得乐队演奏得特别慢。
生2:乐队演奏的速度比刚才我们听的歌曲速度要慢。
师:你觉得这个《茉莉花》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生1:哀伤。
生2:有一点忧伤。
师:对,同样一首曲子,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表演形式就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现在请大家再欣赏一首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演出的《茉莉花》。大家都知道十二乐坊用的乐器都是民族乐器,民族乐器演奏民歌更加有民族的风味。
教师操作: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
学生活动: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
生1:速度很快。
生2:速度加快了,表现了一种欢快的情绪。
生3:好像有人在茉莉花园里跳舞。
师:对,不同的速度,就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好了,欣赏了《茉莉花》的不同版本,了解了不同的表演形式,现在我们再回到主页,看看你们还想了解什么。
教师操作:返回主页。
生:老师,我想知道“网话茉莉”里面是什么内容。
师:好的,我们来看一看。“网话茉莉”分为“茉莉文集”和“国花市花”两个部分。“茉莉文集”里面包含了一些作家关于茉莉的文章。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到网站上来浏览。“国花市花”这个版块,是我突发奇想设立的,因为我在搜集网站资料的时候发现《茉莉花》这首歌曲是扬州的市歌,而茉莉花是福州市的市花,还是乌拉圭、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尼的国花。老师准备了几张图片,大家看看这些花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国花”。
教师操作:分别出示樱花、郁金香。
生:日本、荷兰。
师:你们会唱哪些和花有关的歌曲。
生:老师,我会用日语演唱《樱花》。
学生活动:学生演唱《樱花》。
师:唱得真好,我们继续看网页。
教师操作:返回主页。
师:你们还想了解什么?
生:老师,我想看看茉莉的用途。
师:我想先问问你们,茉莉到底有什么用途?
生1:可以做茉莉花茶。
生2:可以改善环境。
生3:可以装扮居室。
生4:可以做香味剂。
生5:可以当作药材。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的网站里还真没有这么丰富的内容。
教师操作:点击“茉莉的用途”。
师:老师想到的没有你们多,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在课下和我一起把你们说的内容加在网站里。一说到茉莉花茶,我们马上就能想到那种清香的味道,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两杯茉莉花茶,请几位同学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学生活动:品茉莉花茶。
师:好了,现在我的茉莉花网站上还有最后一个版块,选择伴奏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操作:点击“伴奏”。
师:老师制作了三种伴奏型,你们来选一选你认为更适合《茉莉花》情绪的伴奏型。
教师操作:逐一播放。
生1:我选柱状伴奏,因为听起来挺舒服的。
生2:我选琶音伴奏,因为这样的伴奏听起来更加符合优美的情绪。
师:对于一首歌曲或乐曲,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只要你喜欢音乐就会感受到那无穷的魅力。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和茉莉花有关的知识,相信大家对茉莉花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用《茉莉花》这首歌结束我们这堂课。
学生活动: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这首歌。
《荣莉花}案例分析
《茉莉花》是中年级的中国民歌音乐综合课。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所学内容,特别是音乐知识有了一定选择性。我们在课堂中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令学生感兴趣。中年级的学生年龄增长,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他们渴望在音乐课堂和老师一起共同探究讨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我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了一次尝试。
在教授歌曲《茉莉花》的时候,我采用了范唱的方法进行导入,一上课,我就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演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听得很认真,马上就对《茉莉花》这首歌曲产生了兴趣。这样的课堂导入,使课堂一开始便充满了乐趣,增加了教学成功的概率。
《茉莉花》这首歌曲是江苏的一首民歌,因为曲调流畅,旋律优美,所以广泛流传。在很多音乐会以及我们国家重要的活动中,都演出过这个作品。在世界各地,这首民歌被改成了不同的表演形式:有独唱、合唱;独奏、合奏,这首歌曲还被美国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改编为萨克斯曲,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加入到歌剧《图兰朵》中。不仅如此,茉莉花这种植物也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大家可以用它来泡茶、入药、做香味剂。很多国家还把茉莉花当作国花。总之,一首简单的《茉莉花》可以引发出很多相关的学习内容。如果不把这些内容系统化,只是一味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自然也就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考虑到这一点,我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教学方法。我制作了一个茉莉花的网站,把我所知道的关于茉莉花的内容都放在了这个网站里,网站分成五个小版块:南北茉莉版块收集了各地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有江苏《茉莉花》、河北《茉莉花》、东北《茉莉花》,还有歌剧《图兰朵》的片段,甚至还有法国朋友用法语演唱的《茉莉花》。在演出形式版块,我收录了学生合唱的《茉莉花》视频片段,彭加鹏在金色大厅指挥乐团演奏《茉莉花》的视频片段,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演奏《茉莉花》的视频片段等等。在茉莉文集版块我收集了一些文学家、诗人赞美茉莉的诗歌、散文,还加入了茉莉花以及各种花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茉莉用途版块加入了一些照片,茉莉花茶、香味剂都出现在网站上。选择伴奏版块,我用MⅢI制作了三种伴奏形式,让学生来选择伴奏型。
学生学会《茉莉花》这首歌曲以后,我就请学生登陆我的茉莉花网站。大家看见五颜六色的网页马上就产生了兴趣,这节课和传统综合课不同的地方就是,利用网站的形式可以使整节课不是线性的连接,而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排列的顺序由学生来制定,学生对哪一个版块感兴趣就可以先点击学习这个版块。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也异常好。学生争相了解感兴趣的问题,并且不时地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请学生为《茉莉花》这首歌曲选择合适的伴奏型,我为学生准备了三种伴奏形式,有柱状的紧凑伴奏型,有柱状的舒展伴奏型,还有琶音伴奏型。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组,每个组的同学各自讨论自己选择的伴奏。这样的讨论方式,首先就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在探索答案的同时,与伙伴共同合作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大家还会分析《茉莉花》这首歌曲的情绪,通过分析,更加理解这首歌曲,选择出最优的答案。问题解决了,学生们还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合作的“问题学习”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学习了音乐知识,也了解了与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空间智能、言语智能和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美术智能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有利于加大课堂的知识密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