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重点

  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

  二、内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

  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选项B、C

  五、小结

  内能与温度有关

  六、作业

  P17—1、2

  教师引导

  实验比较在不同下扩散现象的快慢(对比红墨水在冷水与在热水中的扩散)

  引导

  讲评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观察实验现象

  想一想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并自己得出结论: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比较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做题

  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

  压燃演示器、铁丝(多根)、酒精灯(多只)、烧瓶、皮塞、气筒、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装着开水的开水瓶的塞子有时会被弹出去,塞子的动能从何而来?引入课题:“内能

  一、内能

  1、通过前面学习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分子具有动能。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有势能。对此,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3、提问:分子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情况下有分子势能?等等。

  4、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动能就越大,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分子之间都存在分子势能。

  5、归纳: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6、体会:内能是一种不同于物体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探究活动:怎样能够使铁丝变热?让学生动手试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演示:用酒精灯加热;来回弯折;在其他物体上摩擦等。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方法的共同现象、特征并交流。(可以对铁丝传热,也可以对铁丝施力。)

  演示:压燃演示器。空气推动皮塞时内能改变。提问:观察到的“白雾”说明了什么?(观察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白雾”说明: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发生了液化。

  三、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

  ②质量

  ③材料

  ④存在状态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四、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五、作业布置:

  书本p32.p36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分子无规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3、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

  (二)教具

  烧杯,墨汁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复习机械能的知识、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2、引入新课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3、进行新课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

  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4)内能和机械能

  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

  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枣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4、小结

  (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四)说明

  物体的内能较之物体的机械能更为抽象,不能用“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的内能,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但也容易造成与机械能的混淆,讲课中要强调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势能”,突出内能是跟热运动有关的能量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通过演示实验、分组讨论等方式,提高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3.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内能的概念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难点】利用内能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蒸汽机车工作的视频,请学生与同桌交流分析,尝试说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补充。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蒸气可以带动火车前进,其能量来自于哪里。进而引出课题《物体的内能》。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体的内能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学生通过回顾之前的知识后可以快速给出结果。

  接着教师多媒体出示运动着的足球和弹簧被拉伸的图片,提示学生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进而提问学生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动能,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两个问题。学生根据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的知识,得出分子具有动能。通过类比弹簧的例子在交流探讨后得出分子之间具有势能。从而教师总结得出“分子动能”、“分子势能”以及内能的概念。

  之后展示等质量的热水和冷水、通电前后的灯丝等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且如果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首先演示硝化棉燃烧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燃烧原因。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反复弯折一根铁丝数十次后感受弯折处的温度变化。学生通过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出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接着请学生结合生活事例思考还有没有其它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教师展示一些事例帮助学生分析。例如烧菜时锅热的烫手、棉被被晒热及暖风机使室温升高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环节三:巩固提高

  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并重新理解课前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自己来总结。

  布置作业:课后查一查什么是温室效应,思考内能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5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二)教具

  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

  提问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

  2.引入新课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说当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上举出许多的事例。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3.进行新课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实验后,组织学生议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实际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例如,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用其他的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生热就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解释课本图2-9、图2-11的事例,并列举其他事例。

  归纳学生所举事例,得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

  同学们所举的事例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做功能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喊小呢?

  (2)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演示实验:气体膨胀温度降低的实验。

  按照课本图2-12所示,事前组装好仪器。课前在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实验时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内存在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瓶塞跳起时容器中有什么现象。

  实验结果,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了雾。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3)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内能增加得越多,物体

  对外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内能减小得也越多,所以,我们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变化。这样内能的单位跟功相同,也是焦耳。如果对物体做了2焦的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2焦。

  其实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用功来量度,因此国际单位制规定:各种形式的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4)小结

  通过课本本章刊头画的实验演示和本节的想想议议,小结本节的内容。该实验是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演示实验。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入约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用稍宽一点的布带,在金属筒下端绕二圈,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引导学生解释所看到的现象。外力克服摩擦力做功,使金属筒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并引起筒内乙醚的蒸发。最后由于乙醚蒸汽压强不断增大,而将塞子冲起。告诉学生,在此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

  此实验中的另一个现象,往往被学生忽视。即当塞子被冲起时,在管口附近也有淡淡的雾出现。应引导学竹注意这一现象,并加以解释。这是由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从而使筒口周围的水蒸气凝成水珠。此现象恰好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内能会减小。此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实验和议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并且对物体做功时,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时,有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内能减少。

  (四)说明

  1. 压缩空气引火实验难度较高,有几个关键要注意:

  (1) 密封性要好,主要是活塞与管壁的密封。当把活塞从管内拉出时,感到阻力比较大,且当活塞离开管口的瞬间能听到嘭的响声。这种情况可认为密封较好。实验时应在活塞上涂少许蓖麻油,起密封和润滑作用。

  (2) 管内保持足够的氧气。实验时可用尖嘴吹风球,向管内注入新鲜空气。

  (3)所用燃料燃点要低,普通棉花难于压燃。实验中要用硝化棉。硝化棉可以自制。取浓硝酸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2先后倒入烧杯内混合,使其温度保持在30℃左右。将脱脂棉浸入混合酸内,约15分钟左右,取出棉花用清水反复冲洗,直至没有酸性。挤干后放在阴暗处晾干,保存时应放在密封瓶内,保持干燥。

  2.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打气时速度不宜太快。通常打气筒止回阀不太灵活,打气速度就不能慢,建议在瓶塞上装一个自行车轮胎上的气门嘴。打气时气门嘴的乳胶管膨胀,能使学生观察到进气的现象。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也都有能量的转化。课本只在想想议议的问题中提出能量的转化。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内能的改变,虽非本节课的重点,但能使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后面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在想想议议的讨论中,增加了能量转化的内容。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

  4、知道热机的种类和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教学重点

  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

  一、内能(热能)

  视频:红墨水扩散(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说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 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

  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引入: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1、演示实验: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教师讲解:

  (1)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1 教师讲解: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

  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的多少。

  3、联系与应用。

  (1)为什么气温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

  地面附近密度较小的空气吸收太阳辐射膨胀而上升,推挤周围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上层气团因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而下沉时,气团收缩,外界空气挤压气团,对气团做功,使气团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为什么用气筒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摸一下气筒外的外壁,会变热?

  当我们给充足气的轮胎放气时,能看到在气门芯附近有一些小水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三、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1、复习回顾:什么是热传递?它有哪几种形式?

  热传递:使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物体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对流――通过液体或气体(流体)自身的流动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辐射――热量不通过物体媒介,直接由高温物体发射到低温物体的传递。

  2、演示实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教师提问: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小图钉为什么会掉下来?金属棒的内能为什么会增大?金属棒上各部分是不是同时达到相同的温度,为什么?

  出示图片:采用冷敷降低体温。

  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

  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四、比热容

  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释放)的热量,叫做

  2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强调单位的读法以及物理含义。

  解释比热容表,同时列举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提问:现在,同学们能解释为什么同一时刻走在沙子上和水中有不同的感受呢?

  问:你能根据比热容的概念说出当中有关的物理量吗?

  板书:Q吸=cm(t-t0)、Q放=cm(t0-t)

  例题分析,请你试着用刚学的公式进行计算。(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想一想:烧一壶水所需的热量大于你计算得热量值,这是为什么?

  问:什么是“海陆风”?海陆风是怎么形成的呢?评价学生回答,并作补充说明。

  五、热机

  1、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就是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例: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燃气喷气发动、火箭喷气发动机等。下面介绍应用广泛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构造和工作过程。

  2、汽油机(举例)

  (1)构造:进气门,排气门,气缸,活塞,火花塞,曲轴,连杆。

  (2)工作过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烽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运动曲轴转动。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注意: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六、燃料的热值 燃料的热值

  观察课本上的“几种燃料的热值”表格,说明不同的燃料,即使质量相同,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也是不同的,这个特性可以用热值表示,并给出定义和单位,并结合简单的例题会计算有关热值的习题。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7

  一、思路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做功可以改变内能,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一般工作原理,热值。就堂而言,主要由五个活动组成,分两时进行

  第一首先通过弯折铁丝活动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入手,与上一节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内容相呼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之间的异同。接着通过演示点火爆炸说明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为下面进行热机的教学进行了铺垫。然后重点介绍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能量转化,而对柴油机和蒸气机则让学生阅读“信息库”,这样做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展示热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明的进程所起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二时通过比较质量相同的酒精、纸片充分燃烧时放热不同,帮助学生建立热值的概念,并指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让学生认识到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教学中采用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静态图片与动画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有清楚地认识,以便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四冲程汽油机模型和

  空气压缩引火仪演示、点火爆炸演示

  学生:铁丝

  三、教学流程(第一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引入——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先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景:铁管靠在高速运转的砂轮上,观察到什么现象?汽车在加油站加油后在公路上行驶( 录象 )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被高速飞轮磨下的铁屑为什么会火花四溅? 汽车加了汽油或柴油燃料后是怎样使发动机工作的?今天的学习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学生观看、思考

  使学生产生凝问,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新教学

  1、学生活动-—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2、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应用——热机

  4、生活 物理 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

  师:同学们手上都有一根铁丝,将铁丝快速反复弯折铁丝七八次,触摸弯折处,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师:铁丝的温度升高,说明铁丝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

  在玻璃筒中放入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迅速向下压活塞,注意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师:棉絮燃烧必须要达到它的着火点,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它的温度和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在刚才两个实验中,铁丝和棉絮增加的内能从何而?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你们还有什么方法使铁丝的温度升高?

  师:同学们能否对大家所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归类并进一步分析铁丝的的内能从何而。

  师:你们能再举出一些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

  师:通过上一节学习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如果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能否断定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实现的?

  师:事实证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师:(提出新的问题)做功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那么能否反过,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呢?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是不是于此呢?

  师:演示实验——电子式火花发生器:

  实验方法: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内滴入2-3滴酒精,在将盒盖盖紧,揿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按钮,观察发生的现象。

  师:实验表明:酒精燃烧后的高温高压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的化学能 →燃气的内能→塞子的机械能

  师:讨论、比较空气压缩引火与发射瓶塞这两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物体做功,机械能可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机械能与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师:酒精燃烧后的高温高压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转化为机械能。这种转化有什么应用价值?

  师: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提供动力装置。这类热力发动机叫热机。

  信息快递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汽油机就是一种内燃式热机(内燃机)

  师:同学们先观察汽油机的实物图和构造示意图(投影图片)

  师:在了解如何工作之前,先了解一下汽油机主要部的名称

  信息快递 部名称:

  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冲程。

  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演示实验(汽油机模型)

  师:结合动画实验分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以下四个冲程组成:

  (1).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

  (2).压缩冲程

  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

  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冲程

  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

  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排出废气

  师:想一想(PPT) 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为 、 、 、 ;四个冲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

  2、曲轴旋转 周,活塞往复 次;

  3.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师:在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请同学们阅读本P51信息库中关于“柴油机”的内容。初步比较一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结构、工作过程的异同点,各自的优缺点及对应的用途。

  师:人类社会明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阅读本P45“热机的发展历程”

  PPT图片

  1.人类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

  2.蒸汽机

  3.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飞机

  4.喷气发动机

  5.火箭发动机

  实验

  回答: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学生观察实验

  回答:看到燃烧的火光

  回答:棉絮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回答:物体增加的内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回答的方法可能有:放在火上烧、放在热水、反复弯折、用砂皮摩擦、用铁锤锻打、放在太阳下晒等

  回答并分类,教师评价。

  热传递:火上烤、放入热水、晒太阳……→内能的转移过程,能的形式没有变。

  做功:弯折、摩擦、锤打…… →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生:回答的实例可能有:檫燃火柴、钻木取火、拉锯条锯木头时发烫、搓手取暖、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的感觉、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壁发热等。

  生:不能。

  生:讨论观察的现象,分析能量的转化。

  生:讨论

  生:思考

  阅读

  观察

  识别各组成部

  观察并思考:

  1、进气门、排气门的打开与关闭情况

  2、活塞的运动方向

  3、能量转化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中“想一想”,并选派代表借助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对全班同学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说明。

  完成填空

  阅读“信息库”中关于“柴油机”的内容,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异同点。

  阅读本

  (次数不能太多,否则会断。小心烫手。)

  板书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热机发展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四、后实践与思考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打完后,摸一摸打气筒的外壁,会发现什么现象?你能否解释产生这现象的原因。

  2、把打好气的轮胎放置一段时间,使轮胎里外的温度一致。然后将轮胎放气,同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喷出的气流中,仔细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你将会有惊喜的发现。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可以观察喷气嘴旁是否出现了小水珠。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后实践与思考让学生领悟到:物理自生活。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候会把瓶盖弹起,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

  2、将半杯热水倒进半杯冷水后变成了一杯温水,是因为热水失去了一种能量,冷水得到了一种能量,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观点来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

  (二)新课教学

  如图1所示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那么运动的分子是 否也有动能呢?

  结论: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称为分子动能。

  如图2所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 那么,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结论: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间也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图(2)

  (2)注意:

  ①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单独某个分子的动能或势能不能称为物体的内能。

  ②内能是由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为什么?)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在一给出简单的解释。

  实验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实验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出现

  的白雾,并分析原因。

  说明:瓶内原有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见;瓶内出现白雾

  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这是由于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减小, 温度减低所致。

  实验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想一想:水壶盖被推起的原因是什么。

  7、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物体的内 能越_____

  3. 无论是冰冷的冰块,还是炽热的铁水,尽管它们温度相差很大,但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因而都具有________,也就是说________具有内能

  4. 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随着增大

  5.2003年10月15日,“长征2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载人飞船“神舟5号” 成功发射到太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近22小时后,载人返回舱脱离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安全着陆。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疾速下降的过程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时,返回舱的( )

  A、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9

  目的

  1.通过实例和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物理过程。

  2.了解做功和热传递就改变内能的效果说虽然是等效的,但它们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3.理解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时里等效的物理意义,并能计算有关问题。

  教 具

  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

  重点

  热功当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正在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具有哪几种能量?这几种能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应答:卫星具有内能和机械能——卫星的动能跟卫星跟地球及其他星球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卫星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卫星的势能决定于它的质量和与地球或其他星球间的距离,卫星的内能大小与它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提出:卫星的速度和与地球间的距离变化了,卫星的动能和势能就变化,卫星的内能能否改变呢?

  二、引入新课

  1.教师以实例说明物体的内能是可以改变的。如将一铁钉在火上烧,铁钉的温度升高了,其内能也随着增加了。因为物体受热时膨胀,使分子间距加大,分子势能增加,同时分子运动加快,使得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又如将一杯水放在室内,水温逐渐降低,物体的内能减小了。

  演示:在热功互换器内装一半乙醚,用软木塞盖紧,并将铜管固定后用软绳与铜管摩擦,管内乙醚不久便会沸腾将软木塞顶开。

  分析:乙醚蒸气会将塞子冲开是因为人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管子和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结果。

  再请学生举一些内能改变的实例,并回答卫星的内能是否能改变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才使物体的内能改变?

  请学生分析上述实例、实验及他们自己所举的例子,归纳出,象铁钉、热水是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改变的,热功互换器的实验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

  小结: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教师用压缩空气引火仪,将活塞拿出,在原玻璃筒内放入一块硝化棉。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块硝化棉点燃?

  应答:可用火柴点燃(热传递的方法)。

  演示:将活塞向下猛按,使管内空气急剧压缩而温度升高,硝化棉被点燃(外力做功的方法)。

  小结:以上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收到相同的效果。

  5.提问: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它们在本质上是否一样呢?

  分析做功是通过物体的宏观位移完成的,所起的作用是物体的有规则运动跟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换,从而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的。所起的作用是系统以外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跟系统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

  由此可见,它们的区别也就是做功使物体内能的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转化,热传递则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三、巩固练习

  1.初中学过“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学过本节后你对热量有什么新的认识?

  应答: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过程是热传递的过程,也就是物体内能增减的过程,物体内能改变了多少可用热量显度。

  四、布置作业 略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10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

  周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能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多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4、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文,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热值

  难点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值教学过程(教与学双方活动设计、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1、复习提问有关上一节课的内容

  2、要求各小组学生进行一项调查,现在和以前家庭中所使用的燃料是什么?一个月大约要用多少?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学生分组开展调查并讨论,得出大概的结论:从木柴、煤炭到煤气等,燃料的消耗量越来越低,不同的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不同

  活动一:“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师:要求学生讨论如何验证“不同燃料放热不同”,怎么开展探究实验

  生:思考实验器材、变量的控制和实验方法

  师:教师演示活动12.7(酒精的浓度要选择高一些的效果更好,纸片可以裁成纸条形状,逐个少量添加到燃烧皿中使其充分燃烧)

  生:观察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酒精与碎纸片燃烧后,酒精放出的热量比碎纸片多

  师:进一步提醒,分析比较时对燃烧的程度有没有要求?

  生:完善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师:热值的概念,物理含义以及计算公式

  生:学会查燃料的热值表并可以进行有关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活动二: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章

中班安全教案防电【实用4篇】

活动目标: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活动...
教案大全2017-09-09
中班安全教案防电【实用4篇】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经典3篇】

《遵守交通规则》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2、认识交通标志。活动准备:1、请家长带幼儿观察交叉路口的交通标志及车辆行驶、行人走路的情况。2、交通标志卡片或图片:信号灯、人行横道...
教案大全2012-07-07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经典3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案分析(经典3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理解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
教案大全2018-09-04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案分析(经典3篇)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优秀3篇】

中国大学网 - www.unjs.com 武陵仙境的博客 春色依然,渡船人何在?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2011-10-06 22:14:28| 分类: 教学设计| 标...
教案大全2017-01-01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优秀3篇】

小班体育教案:小白兔蹦蹦跳(通用3篇)

设计意图】自从幼儿园的养殖区里来了两个小客人小白兔之后,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每天都有很多幼儿围着小白兔看看、说说,还有很多幼儿从家里拿来菜叶喂小白兔。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喜爱...
教案大全2018-01-07
小班体育教案:小白兔蹦蹦跳(通用3篇)

传统文化《池上》教案设计(优选3篇)

一、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 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案大全2011-07-08
传统文化《池上》教案设计(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