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重阳节教案【推荐6篇】

幼儿中班重阳节教案 篇一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在幼儿中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帮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下面是一份适合幼儿中班的重阳节教案:

活动一:讲述重阳节的故事

在教室里或者户外的小活动区,给幼儿们讲述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如屈原的故事或者重阳登高的传说。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让幼儿们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活动二:制作重阳节饼

为了让幼儿们更深入地体验重阳节的习俗,可以组织幼儿们动手制作重阳节饼。教师事先准备好材料和模具,让幼儿们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活动三:登高赏秋景

在户外活动区或者学校附近的公园,组织幼儿们进行登高赏秋景的活动。教师引导幼儿们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感受秋天的气息,体会重阳节登高的乐趣。

活动四:制作插秧人

重阳节也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可以通过制作插秧人的活动,让幼儿们了解农耕文化和传统农业的工具。教师引导幼儿们用纸板、稻草等材料制作插秧人,培养他们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幼儿们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重阳节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中班重阳节教案 篇二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在幼儿中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帮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下面是一份适合幼儿中班的重阳节教案:

活动一:重阳节主题绘画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绘画角,让幼儿们用彩笔或者彩纸进行重阳节主题的绘画创作。教师可以给幼儿们讲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理解和祝福。

活动二:重阳节诗歌朗诵

为了培养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日氛围的营造,可以组织他们学习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歌,并进行诗歌朗诵。教师可以教授幼儿们诗歌的节奏和语调,让他们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味。

活动三:重阳节手工制作

通过手工制作,可以让幼儿们更深入地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风俗。可以组织幼儿们制作重阳节的手工作品,如插秧人、重阳花等,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感受节日的快乐和意义。

活动四:重阳节民俗游戏

在户外或者教室内设置一些传统的重阳节民俗游戏,如踩秋千、挂艾叶等,让幼儿们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参与游戏,增进他们对重阳节的了解和喜爱。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幼儿们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重阳节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们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愿幼儿们在重阳节的欢乐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幼儿中班重阳节教案 篇三

  一、设计思路: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二、活动内容:

小花帽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认真了,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做了一顶比以前更漂亮的饿帽子。小鸟又飞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一天,小朋友们早早地等在了幼儿园的门口,当小鸟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一个小朋友说:"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顶帽子)问:这顶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颜色在排队,还有什么地方在排队?是怎么排的?

  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

  (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

  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

  (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故事《一朵云帽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活动准备:

  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

  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怎么办?

  2、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天热了,我们戴一顶帽子就可以遮挡阳光,使自己凉快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看看云帽子给谁戴好呢?

幼儿中班重阳节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老人的崇敬,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搜集资料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2、选出十名幼儿列队欢迎入园老人

  3、在本班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礼品

  4、老人自备开口上衣和鞋子一双

  5、糖果若干幼儿园重阳节

  活动过程:

  1、幼儿列队欢迎入园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来园时列队幼儿边念儿谣边打节拍)"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老人进入活动室后由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幼儿为爷爷奶奶搬椅子请老人入座。

  3、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

  4、请老人与幼儿一起看段视频

  (1)请老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请幼儿说说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我们小朋友今后该怎么做?

  5、任选十名幼儿幼儿剥糖给老人吃并送上亲吻

  6、互动游戏:每位爷爷奶奶身边放一个置物袋,请幼儿帮爷爷奶奶穿衣穿鞋。

  7、幼儿给老人送上小礼品(音乐-爱的奉献)结束活动:

  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反思:

  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幼儿中班重阳节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

  2、关心爷爷奶奶,产生为爷爷奶奶过节的愿望

  3、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感受重阳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重阳节

  4、知道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

  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活动准备

  挂图;彩纸、笔、胶水等

  活动流程

  一、谈话引题

  1、重阳节是谁的节日?

  2、你们想为爷爷奶奶做什么?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1、理解儿歌内容

  2、教师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里的小朋友跟爷爷奶奶去了哪里?

  提问2:他们一起去爬山,儿歌里用了一个什么好听的词语?(登高)

  提问3:爷爷登高不服老,什么叫“不服老”?

  提问4: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称呼爷爷的?

  3、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四、讨论给爷爷奶奶过节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他们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爷爷奶奶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引导幼儿尊敬他们,为他们做些事情,做个好娃娃。

  在活动中,我通过视(观看图片)、听(听歌曲)结合让幼儿对歌曲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的清唱,让幼儿在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好娃娃好在哪里,然后老师用清晰的声音清唱一遍歌曲。在引导幼儿理解歌词中给爷爷端杯茶是因为“爷爷年纪大,嘴里没了牙”,给奶奶搬凳子是因为“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使幼儿进一步知道爷爷奶奶年老体弱,需要照顾,同时也肯定了好娃娃的行为,鼓励幼儿学习他。通过感受歌曲(打节奏)——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幼儿中班重阳节教案 篇六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面粉、芝麻、各种形状印模、食品保鲜袋、各色丝带、

  活动目标:

  1、双手合并练习“搓圆”知道手的力度。

  2、激发关心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介绍重阳节:你们知道农历9月9日是什么节日?

  二、引导幼儿说出爷爷奶奶平时对他们的关爱并说说自己将如何爱爷爷奶奶。

  三、幼儿讨论:你想制作什么小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四、幼儿操作制作饼干、教师观看指导幼儿用印模制作饼干。

  五、包装礼物袋。

  六、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赠送给爷爷奶奶,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反馈:

  十月,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用歌声、用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点心传达着我们对长辈们的感恩之心。

  在前期,我们告诉了幼儿再过几天就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了,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传达你们的情感?并请幼儿悄悄的回家跟父母商量,不要告诉爷爷奶奶。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于是,孩子们将这次的活动视为了一次特殊的任务。认认真真的回家商量着。从爸爸妈妈给我们的信息中得知,有的孩子还特别关心爷爷奶奶,询问着他们喜欢吃什么,喜欢些什么东西等。家长们积极的回复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力量。两天后,我们进行了讨论,幼儿说出了很多爷爷奶奶喜欢的东西。现在的孩子能关心身边的长辈,能从自我的意识中体会到关心他人的乐趣。

  谈话活动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小点心的活动。当一切材料摆在幼儿面前后孩子们惊奇的说:“还有芝麻呀!今天做的汤圆和以前做的不一样。”通过老师的示范后孩子们懂得了搓的力度和方法很重要,决定着点心的外观。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开口笑做完了,送到厨房炸好后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开心极了。每个人都说要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

  第二天,我们又进行了交流,孩子们积极的说着自己带点心回家后家长们的反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们感受到了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非常的快乐。从而对自己家的成员有了更深的情感。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也深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园的互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不断的与家庭产生互动,产生共鸣,才能让家长信服教育,配合教育。今后还应将此类活动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充分

,教师的前期准备也应更充足。

相关文章

“262”课堂教学模式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典3篇】

摘 要: “262”课堂模式是通化市通钢一中在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结合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
教案大全2012-07-07
“262”课堂教学模式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典3篇】

《4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推荐3篇)

活动目标: 1.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 能体验点数与总数的关系。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
教案大全2014-04-04
《4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推荐3篇)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5篇)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1爱在我们身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看图听解说。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到了吗?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课堂上,给你递来的一块橡皮;运动场上,为你的一声喝彩;犯错的时候,送你的一句...
教案大全2011-09-02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5篇)

有理数的减法初中数学教案(优选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以过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减...
教案大全2013-09-06
有理数的减法初中数学教案(优选3篇)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经典3篇)

一、教学简介 :《池塘边的叫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12单元“朋友”中的一课,课文通过青蛙和小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境界。 二、教学要求 : 1、通过多样的语...
教案大全2018-08-01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经典3篇)

“我们爱劳动”主题队会教案【优秀3篇】

队会目的:结合劳动主题,激发学生爱劳动的情感,树立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爱护环境的思想。 活动准备:队员查找有关热爱劳动的资料,编排有关爱劳动的含有教育意义的节目。 一、各小队检查人数,报告人数。 全体立...
教案大全2014-02-05
“我们爱劳动”主题队会教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