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教案虞美人教案
望江南教案虞美人教案
2011-09-03
望江南教案《虞美人》教案望江南教案《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在讲课之前,我想先提一个问题:大家在历史课的学习、课外阅读以及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象过,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生活大概会是怎样的呢?(学生作答)我年幼的时候也曾经作过和大家一样的想象,帝王之家的生活应该是锦衣玉食,无忧无虑,惟我独尊的,中国古代有不少诗词都描述了皇家生活的华贵气象。比如这样几句:"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大家可以想象,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时辰已是正午,宫女往精致的香炉里添着香料,宝座上的皇帝正观赏着盛装的宫女们翩翩的舞姿。我们知道,皇帝号称"天子",拥有这样一种生活,可是却有人曾为这几句词的作者--南唐后主李煜写过这样两句诗:"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又是为什么呢?
2、教师播放歌曲邓丽君的《几多愁》。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李煜的词《虞美人》,看看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板书标题)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学生阅读《新坐标》41页"赏背景",老师补充)
1.-教案作者: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相传李煜在七夕之夜(也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闻之大怒,赐给他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2、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三、内容赏析:
1、初读全词,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2、学生自由诵读。
3、教师引导: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4、请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后范读
四.课文探究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⑥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⑧前面是一唱三叹,到最后一句达到高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也曾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在比喻方面的巧妙运用。诗词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我们可以联系以前学过以及课外读到的`用"水"以及用与"水"相关的意象表达愁怨情绪的诗词以及文章,作一个初步的比较鉴赏。(提问学生,请学生举例分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李煜将愁变成水,贺铸、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则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到了王实甫更把愁从船上卸下来装在车上。都是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感情化为具体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五.小结
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课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人说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觉得作为词人的李煜的悲剧遭遇与其说是由于他的昏庸,毋宁说是产生于一种封建的伦理政教责任所导致的人生错位,李煜是个艺术上的全才,却是个政治上的庸才,他在位期间"好声色,不恤政事",这种人生错位终至产生了他国破家亡的悲剧。因此确实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2、播放音乐,在邓
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3、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
(解说: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
六、布置作业
1.延伸阅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预习思考题
(1)《雨霖铃》和《念奴娇》的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也押韵吗?如何理解这两首词的用韵?
(2)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试从题材范围、意境、造语等方面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二词。
3、完成《新坐标》42页练习。
李煜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望江南多少恨》《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