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优秀3篇)
琵琶行教案 篇一
琵琶行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抒情诗,描写了李白在长安城外的凄凉离别场景。这首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长诗的代表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琵琶行这首诗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唐代文学,感受其中的抒情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背景。通过介绍唐代文学的繁荣时期、诗歌的形式特点以及白居易等重要诗人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唐代文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逐句解读琵琶行这首诗,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意境营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琵琶行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同时,可以设置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和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和表达欲望。可以让学生以琵琶行为灵感,自由创作一些与离别主题相关的诗歌或散文,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和评论,帮助他们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总的来说,通过琵琶行这首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文学,感受抒情意境,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琵琶行教案 篇二
琵琶行是一首唐代脍炙人口的抒情长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琵琶行这首诗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离别情怀和抒情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琵琶行这首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可以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动机和情感基础。同时,可以通过介绍唐代文学的特点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琵琶行这首诗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教师可以逐句解读琵琶行这首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可以通过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意境营造,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离别情怀和抒情意境。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赏析,让他们通过朗诵和解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写作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可以让学生以琵琶行为灵感,自由创作一些与离别主题相关的诗歌或散文,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评论和批评,帮助他们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总的来说,通过琵琶行这首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离别情怀和抒情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琵琶行教案 篇三
2诵读诗歌,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式:诵读探究点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想:
1突出教材重点--音乐描写,打破课文的顺序。
2以一个问题的设置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学贯全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贝多芬语)音乐是美的产物,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情感的。在音乐中,人的思想认识、喜怒哀乐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现,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
今天,我们一起赏析古代描写音乐的巅峰之作《琵琶行》
二、常识介绍:
1、琵琶: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2、行:与"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3、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青年时代,因而能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诗歌从创作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诗歌主张和创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反映人间疾苦。
著有《白氏长庆集》,有代表作《长歌恨》《琵琶行》等。
三、文本分析:
1、诵读全诗:总共写到了几次琵琶演奏?最精彩的是哪次?
结论:总共三次描写,最精彩的的是第二次描写。
2、简析第一次: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时间: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
地点:浔阳江头。
演奏分析: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衬托)。写法:
侧面描写
情感:空旷、寂寥、怅惘
情感:琵琶女:无语,独自愁,心灰意冷,唯有琵琶伴。
作者:空旷、寂寥、怅惘伤别离
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
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诵读:
3、详析第二次: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演奏分析:
1、比喻
2、叠词和联绵词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4、曲中带情:
本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
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具体分析内容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指明描摹的音乐特点?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前分析)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师:当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
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意。
师: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诵读:
1)演奏精彩原因探究: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
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
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
2)诵读
知音: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本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