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屈原与端午节(精选3篇)
教案:屈原与端午节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而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密不可分。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楚国的贵族,曾为楚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后来因忠言逆耳被流放,最终选择投江自尽。在他的故乡湖北省,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挂菖蒲、吃粽子,成为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故事传说,当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的渔民非常伤心,纷纷划船打捞,却无功而返。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他们只好在江中撒下粽子,让鱼虾吃粽子,不碰屈原的尸体。而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也都会划龙舟、吃粽子,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我设计了一节课。首先,我会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然后,我会给学生看龙舟竞渡的视频,让他们了解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接着,我会和学生一起包粽子,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我会让学生分组,自编自导一场龙舟比赛,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希望学生在端午节这一天,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珍惜我们的传统节日。
教案:屈原与端午节 篇二
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节日,而屈原更是端午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屈原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楚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却因直言忠谏被贬谪,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后人将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成为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自尽时,渔民撒下的粽子,让鱼虾吃粽子,不碰屈原的尸体。挂艾草则是为了驱邪避瘟,带来平安和吉祥。而划龙舟则是为了模仿渔民捞尸的情景,以此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传承至今,成为了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首先,我会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屈原的事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然后,我会和学生一起包粽子,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接着,我会邀请学生一起制作艾草挂件,让他们了解端午节的驱邪避瘟之意。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龙舟比赛,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我相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希望学生在端午节这一天,能够更加珍惜传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
教案:屈原与端午节 篇三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画面所要表达的情感。
2、制作长命线。
三、教学准备:
光碟、彩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一听、看一看: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观看一段《屈原》的电影故事片段。(可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欣赏画家的作品。傅抱石—国画
屈原,我国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才华横溢,被人陷害,长期被流放,看到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
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他抱石投江进汩罗江。楚国的百姓十会悲痛,开始打捞尸体,但却没有见到踪影,人们怕鱼龙伤害到他就回家拿来鸡蛋扔进江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纪念他,把每月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逢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喝雄黄酒,在江上划龙船,以表示对他的怀念与崇敬。
2.交流讨论
自己从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画面是如何表现的?(构图、色彩、线条等)
3.诗表演
(1)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2)以小队为单位配乐诗歌表演朗诵《满江红》,体验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
1.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命线。
2.教师为学生提供各色丝线,指导学生搓长命缕。
3.学生将作好的长命线互送同学,互相戴在手上,并说一句祝福的话,让学生感受传统的民间文化带来得祝福与吉祥意义。
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想象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张扬学生个性。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还包含着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
学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今天我教学的内容就可以通过教材中所寓含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份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发挥音乐教育的学科功能。音乐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形式、手段,把学生培养成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们只要在音乐教学时候,充份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今天就是一节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艺术课。今后在对教材的研究还要更细致,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教案:屈原与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