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教案【精简3篇】
《热爱生命》教案 篇一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必须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每一个瞬间。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让他们明白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生命。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生命教育的教案设计来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教师可以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生命的意义。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自然界的生命现象,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奇妙之处;还可以邀请专家来讲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从而激发出热爱生命的情感。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优美的诗歌、观看感人的影视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关爱弱势群体、参与环保活动等途径,让学生感受到热爱生命的力量。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将逐渐培养出珍惜生命的情感,从而愿意去热爱生命。
总之,教育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有效结合,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热爱生命的学生,让他们在生命的征程中心存感激,珍惜每一个瞬间。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热爱生命的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热爱生命》教案 篇二
生命是宝贵的,热爱生命更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培养他们珍视每一个瞬间的能力。
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关键。通过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让他们明白生命的宝贵和不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引导他们热爱生命。比如,可以通过朗读优美的诗歌、观看感人的影视作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可贵。通过这些教育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让他们珍惜每一个生命的瞬间。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教师可以以身作则,展示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让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环保活动等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热爱生命的力量,从而培养出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意识。
总之,教育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热爱生命的学生,让他们珍视每一个生命的瞬间。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热爱生命的人,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爱生命》教案 篇三
《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在阅渎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追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二)能力目标。
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三)德育目标。
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
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 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较法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七年级下册中的《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进行联系引申,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研读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味。
(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
1、课件展示:一个荒芜寂静的地球,慢慢地,有了植物,有了动物,有了人类(基本上按生命进化的过程展示,并伴随着鸟的歌声、兽的吼声和人的话语声),不久,一切又全部消失,地球重归于沉寂。
教师:同学们,你喜欢有生命的地球,还是没有生命的地球?为什么?
2、导入新课。
教师:地球上有了绿树鲜花的摇曳,有了鸟的歌声、兽的吼声,才有了生机,而有了人类之后,人类更是用智慧与双手创造了地球
上的一个个奇迹。套用恩格斯的话说:生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创造的精彩中,人类的生命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
投影:杰克·伦敦简介: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1903)、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1909)、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国共产党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1906)。但是到了晚期,他逐渐脱离社会斗争,为了迎合出版商的需要和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也写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1916年杰克·伦敦和他的代表作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一样,在精神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1)嶝岩(chán):高而险的山岩。
(2)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3)辗转(zhǎn zhuǎn):①(身体)翻来覆去。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4)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5)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
(6)骸骨(hái) 鲦鱼(tiáo) 窒息(zhì)
教师提示小说情节: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