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单元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单元)
15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傣族小村寨为例,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写了村寨的人们如何爱护森林,自觉保护这个天然宝库,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的事,告诉人们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资源,自然规律不能随意违背,生态平衡不可随意破坏,只能根据生态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设计理念 本文文题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去文中寻找答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去理解文章,并深入地谈自己的感受。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较为深刻,让学生们用联系文中实例的方法去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保护森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懂得人类只能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的深刻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版、坝、菠等11个生字,会写族、印、萝等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懂得橄榄坝这个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人们还要大量种植树木的原因。 2.理解课文最后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傣族村寨风光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观看傣族村寨风光片。 今天老师做导游,请同学们随我一起去领略一下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叫做橄榄坝的傣族小村寨的美丽风光。(播放橄榄坝小村寨的风光片。) 2在片中,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各种各样的树木、很多的水果、鱼塘、农田、家畜……) 3看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橄榄坝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活富裕……) 4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老师要告诉同学们,除了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画面之外,橄榄坝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它紧挨着原始森林。(继续播放风光片,橄榄坝旁的原始森林。) 5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脸上出现了疑惑的神情,那你们好奇的是什么呢? (挨着原始森林,为什么自己还要种那么多树呢?) 6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 3.男女生分组读文,纠正字音。 4.指名读文,检查读文情况。 5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书思考,深入感悟 1.橄榄坝的人紧靠着原始森林,他们为什么不去旁边的原始森林采摘、砍伐、猎取现成的资源发家致富,而要辛辛苦苦地自己动手种树呢? 到文中去寻找答案。边读边画。 学习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关键句:因为他们知道,原始热带雨林是个“百宝园”。 关键词:“百宝园”:林中有珍贵乔木,树下生药材,树上长美味菌类,还有珍贵动物。 关键词:“绿色蓄水库”:整存零取。 小结:正因为原始热带雨林是“百宝园”,是“绿色蓄水库”,(引出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因此,他们十分爱护森林,自觉地保护这个天然水库,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 2.橄榄坝的'人们是怎么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的呢? 学习第2自然段。 关键句:这个小小的傣族村寨,真是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 橄榄坝的人们过着这么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十分爱护森林,自觉地保护这个天然宝库,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学生读文。) 3结合橄榄坝的例子谈一谈橄榄坝的五业兴旺,和他们爱护森林、保护水源之间的关系。学习第4自然段。 (如果人们不爱护森林,随意滥砍滥伐,森林也会有消失的一天。如果没有了森林这座“百宝园”,人们就不能烧柴、盖房子,不能打猎、采药材,没有了森林,动物们都没有了家园;没有了森林这座“蓄水库”,不再能细水长流,人们无法再种植水稻,发展农业;鱼塘都会干涸,就发展不了渔业……) 教师总结:也正是因为有了今天这样的生活,橄榄坝的人才更加懂得爱护森林,保护自然的好处,他们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2课时 一、积累内化 1默读全文,说说橄榄坝这个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为什么人们还要大量种植树木?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给出的关联词语叙述课文大意。 因为……所以……如果……就…… 3.做课后练习第3题,说说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4.完成“自选词语”。 二、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 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课要求认的11个生字的认识情况。 2.指导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 区别形近字:族—旅稻—滔编—偏牧—放雀—省 重点强调:写“印”字时左边不要丢掉中间一短横;“律”字是双立人旁。 三、拓展延伸 1查找破坏森林造成严重后果的实例。 2让学生结合家乡的自然情况,提出保护森林、草原和城市绿地的建议。 教学反思: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设计理念 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书写本课13个生字。 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但是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可怕的、灾难性的事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录像。 (录像出示:雪崩、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以强烈的视觉映象冲击学生的感官,在上课之初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好铺垫。) 2启发提问。 看完课件后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片段,内心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这些灾难太吓人了! (2)大自然太可怕了! 3揭示课题。 是的,这些灾难太可怕了!但是如果我们不保护好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加剧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而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我们应该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引题能够让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对“大自然”的报复有个较清楚的概念,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激情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二、自主读书知环保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带着问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答案。 同学们,看到课题相信你一定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读一读。学贵有疑,所以老师提醒大家,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懂。那么这篇课文你想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 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会报复我们? (2)我们要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教师桌间巡视。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间讨论交流。 (1)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3)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检查读书情况。 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你们一定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这句话的? 预设:(1)不应该破坏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 (2)要保护大自然,尽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3)破坏了环境,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得到应有的惩罚。 三、合作交流议环保 1.自读课文,查找事例。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2.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请各小组统一答案后填在表格里。 表格示例: 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造成的自然灾害(小组合作交流,不仅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锻炼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3.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1)捕捉护林益鸟后,破坏树林的生长。 (2)捕杀黄鼠狼造成鼠害成灾。 (3)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黑色风暴袭击。 4.延伸学习,加深理解。 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你还知道哪些由于人为伤害而造成的自然灾害? 学生展示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 预设:沙尘暴、酸雨、虫灾…… 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每个人应该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不去破坏“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四、探究升华做环保 1.理解词语,加深环保意识。 (1)阅读理解。 说到“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这两个词?请一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大家结合实际来理解这两个词语。 谁能说说这里的“食物链”指的是什么? 预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或狐狸吃兔子,兔子吃草。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2)师生共同归纳。 食物链: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种联系。例如,蚜虫食小麦,瓢虫食蚜虫,山雀食瓢虫,老鹰食山雀,形成一种包含几个环节的食物链。草食动物吃绿色植物,肉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