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春教案
于漪春教案
于漪《春》的教案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应和hè酝酿yùn niàng晕yùn
??第一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四、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 and 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水涨Zhǎng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
??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ǎ
??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朗读背诵。
??(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基扶我过桥东。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朗读。
??(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朗读第6节,展开想象。
??"绿得发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8)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幼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3.第三段:颂春。
??(1)朗读8、9、10节。
??(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五、作业:
??1.诵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
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2.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总写一切
??山、水、太阳的脸(远)
??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绘春分写
风:抚摸、酝酿
??雨:细、密
??人:赶趟儿
??颂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教学后记
1.接初一下学期班级后,自选了这篇教材作为补充读物。第一次教学生写景的散文,着力于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2.学生十分喜爱,两节课教下来,学生已能背诵。
??3.兼带教"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芬芳黎郁"、"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红杏枝头春意闹"等问句。
??4.比较"买、卖"、"胀、涨"。
??5.有些地方过于细碎,要改进。
??又记:
??第二次教《春》时,吸取了前次教得细碎的教训,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内容只作了粗线条的分析,学生读得比较流畅,但在写作上反映的效果反不及前次。第一次抓住细笔细绘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学生在习作上明显地进了一步,写景不是大而化之,笼笼统统,而是平时注意细致地观察,下笔具体得多,生动得多。要注意:纠正教学中缺点时,不能把长处也甩掉。(教案略)??又记:
??第三次教《春》时,又作了较大的更动。一是加强了单元教学,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考虑,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引入课文也重新作了设计。设计是这样的: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观出不同的美姿。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组描写四季景物特征的情文并茂的散文。通过反复诵读,咀嚼推敲,来领会它们精彩的写法和表现的情境美。二是加强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先给学生做样子,就春草的描绘进行分析,明确写了些什么,从哪些角度描绘的,哪个词或哪些词用得特别精当,描绘时主要运用哪些方法。然后帮助同学自读课文,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学生把理解、口述、朗读结合起来,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教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