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实用3篇】
基础会计教案 篇一
在学习基础会计的过程中,了解资产负债表是至关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的一种,用来展示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以下是一份简单的基础会计教案,帮助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一、资产
1.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2.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可以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一年以上才能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
1. 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实体的债务或义务。
2. 负债同样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非流动负债是指一年以上需要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三、所有者权益
1.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对所有者的负债。
2.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和留存收益。股本是投入企业的资本,留存收益是企业的利润未分配部分。
通过以上内容,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成和各项内容的含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通过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来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基础会计教案 篇二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解利润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利润表是会计报表的另一种,用来展示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以下是一份简单的基础会计教案,帮助学生掌握利润表的基本概念和编制方法。
一、营业收入
1.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2.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主要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与主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收入。
二、营业成本
1. 营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
2. 营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是与生产无法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三、净利润
1. 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净收入,即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后的余额。
2. 净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利润表的构成和各项内容的含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通过编制简单的利润表来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希望以上基础会计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教案 篇三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会计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理解会计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职能以及会计的一般对象和目标。 【重点与难点】 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会计的监督职能。 2、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种经营管理活动。 3、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性所作的基本分类。 4、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以使用PPT进行陈述性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多联系实际、多启发。 【授课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会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力越发达,会计越重要。 2、会计产生的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西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会计(公元15世纪中叶以前):主要的特征是单式薄记。 2、近代会计(15世纪中叶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个历程碑: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第二个历程碑:1894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工会的成立;第三个历程碑: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 3、现代会计:这一阶段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致力于财务会计准则的'研究,使以薄记为基础的财务会计趋于系统化和标准化。 第二节 会计的意义 一、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1、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真实合法的凭证为依据,通过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经行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生产出可靠、相关的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的一项管理活动 2、会计的特征:(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连续和全面的核算和监督; (3)以合法凭证为依据; (4)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全部管理工作的基础。 2、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和目标 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即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其思想实质告诉我们,会计的对象存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 (二)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不同的单位里,其表现方式是不完全相同的。制造业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式具体表现为资金进入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企业。 1、资金进入企业 企业存在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2、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 3、资金退出企业 资金退出企业是指企业的资金不再参加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而游离于企业资金运动之外。 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如图 二、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1、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四节 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 2、持续经营假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企业将会持续的经营下去。 3、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经营的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4、货币计量假设: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5、权责发生制假设: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资料可靠。 2、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企业对某些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尽可能避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责和费用。 8、及时性:企业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第五节 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复试记账 复试记账是记录交易或事项的一种专门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合理、合法和对交易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具有一定格式互相联系的账页组成。登记账簿是账户的集合。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企业按照一定的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从而计算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时通过盘点财产物资及债权、债务的核对,查明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有数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总括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本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