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一
主题:探索太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 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 能够描述太阳系内各个行星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 各个行星的特点。
教学准备:
1. 太阳系的模型或图片;
2. 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图片;
3. 有关太阳系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太阳系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
二、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15分钟)
1. 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和彗星带;
2. 讲解太阳系的特点: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行星围绕太阳运转。
三、探讨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5分钟)
1.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 讲解地球的特点和重要性。
四、学习各个行星的特点(20分钟)
1. 依次介绍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特点;
2. 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对各个行星的印象。
五、小结(5分钟)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梳理太阳系的组成和各个行星的特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太阳系的知识,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七、拓展延伸(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太阳系模型制作活动,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太阳系的组成和各个行星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二
主题: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2. 掌握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
3. 能够描述不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2. 动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
3. 不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有关动物和植物关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植物和动物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有关动物和植物关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动植物关系的思考。
二、讲解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15分钟)
1. 介绍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动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
三、探讨动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15分钟)
1. 讲解动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植物提供氧气和食物,动物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不同动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
四、学习不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20分钟)
1. 介绍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
2. 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不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五、小结(5分钟)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互惠关系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动植物关系的例子,描述它们之间的互惠关系。
七、拓展延伸(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体验动植物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的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三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2、做一名小科学家 、科学是……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是什么。对科学课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第二、三课时 一、讲新课 1、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二、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教学反思: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找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