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的高二语文教案设计【最新3篇】

《定风波》的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定风波》的作者苏轼及背景故事。

2. 理解《定风波》的内容和主题。

3. 分析《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苏轼。

2. 理解《定风波》的内容和主题。

3. 分析《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 分析《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苏轼及《定风波》的背景,引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学生阅读《定风波》全文,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3. 分析: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4. 练习: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分组讨论,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呈现苏轼及《定风波》的相关内容。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想法和观点。

3. 朗诵: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评价方式:

1.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朗诵,展现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作业,检验学生对于《定风波》的掌握程度。

3. 考试评测:通过诗歌分析题目等形式考核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定风波》这首诗歌的内涵和形式,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定风波》的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篇二

引言:

《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学内涵和意境,对于高中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定风波》这首诗歌的内在意义和形式美。

教学目标:

1. 了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苏轼。

2. 理解《定风波》的内容和主题。

3. 分析《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苏轼及《定风波》的背景,引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学生阅读《定风波》全文,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3. 分析: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4. 练习: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分组讨论,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呈现苏轼及《定风波》的相关内容。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想法和观点。

3. 朗诵: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评价方式:

1.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朗诵,展现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作业,检验学生对于《定风波》的掌握程度。

3. 考试评测:通过诗歌分析题目等形式考核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定风波》这首诗歌的内在意义和形式美,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希望学生能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的力量和人生的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操。

《定风波》的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篇三

《定风波》的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风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2、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苏轼生平与思想及其重要作品2、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3、学习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4、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做铺垫

  环节二:第一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词的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序中所写之事?

  C、词人写这首词的原因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提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介绍作者

  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介绍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以及结合词的内容得出词人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词人为什么有这种人生态度

  先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回忆其中所用的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定风波》中“风雨”的象征意义

  苏轼并不是要写自己的人生坎坷,而是要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学生自读课文,互相讨论,找出能表达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并加以分析是何种态度可能学生能找出“莫听、何妨、吟啸且徐行”,老师补充归纳总结这首词词人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

  环节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带感情的朗诵该词,朗诵要符合当时词人的情感,学生各自朗诵,然后请几位学生朗诵,以便教师指出存在的不足,也能让其他学生把他们与自己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然后全班一齐朗诵

  环节五:学生阐述对此种人生态度的见解参考“研讨

与练习”第二题

  环节六:课堂小结由学习该词提及我们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多积累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文学素养

  2、《阳光课堂》相关练习完成

相关文章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学案 教案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学案教案 TITLE=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ceshi 第五章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教案大全2016-07-05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学案  教案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教案【实用3篇】

比较·探究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里柯克 教学目标 : (一)运用圈划、批注的阅读方法,捕捉文中的细节,思考细节的内涵; (二)在语言的品味中,想象文中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母亲的内心; (三)注意...
教案大全2017-03-05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教案【实用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优秀教案【精简3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案大全2016-06-04
小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优秀教案【精简3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优选6篇)

中秋节要到了,我们的教师会准备怎样的教案和学生们一起过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案大全2019-03-06
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优选6篇)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道...
教案大全2011-08-04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优质6篇)

小熊过桥(大班

设计意图: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小熊过桥这一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
教案大全2016-08-07
小熊过桥(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