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教案.一.解决问题【精选3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教案.一.解决问题 篇一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分享一堂小学二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分糖果等。
2. 教师准备数学教具,如算珠、计数棒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活动一:教师出示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根据清单计算购买商品的总价,培养学生的加法能力。
3. 活动二:教师出示一个分糖果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条件分糖果,培养学生的减法能力。
4. 活动三:教师出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活动四: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解决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教案.一.解决问题 篇二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分享另一堂小学二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分水果等。
2. 教师准备数学教具,如算珠、计数棒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活动一:教师出示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根据清单计算购买商品的总价,培养学生的加法能力。
3. 活动二:教师出示一个分水果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条件分水果,培养学生的减法能力。
4. 活动三:教师出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活动四: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解决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教案.一.解决问题 篇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教案.一.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