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推荐3篇】

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诗词《送元二使安西》的背景故事和情感表达。

2. 能够朗读诗词《送元二使安西》并理解其中的意境。

3. 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诗词《送元二使安西》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抒情表达。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送元二使安西》的诗词内容和背景介绍。

2. 绘画工具:颜色笔、纸张等。

3. 音频设备:播放《送元二使安西》的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和音频介绍《送元二使安西》的背景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感情的吗?

二、学习诗词(15分钟)

1. 分段教授《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让学生跟读。

2. 解释生僻词汇和古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

3. 请学生朗读整首诗词,体会其中的抒情意味。

三、绘画表达(25分钟)

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2. 提供绘画工具和纸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作品与诗词的联系。

四、总结(5分钟)

1. 整理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中,让其他同学欣赏。

2. 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你们通过绘画表达对诗词的理解,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回家继续思考《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情感表达,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朗读诗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还能通过绘画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送元二使安西》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能够通过歌曲演唱的形式理解和表达诗词的意境。

3.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表达对诗词理解的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抒情意境。

难点:通过音乐形式表达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送元二使安西》的诗词内容和背景介绍。

2. 音乐设备:播放适合的音乐曲目。

3. 制作合作小组的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音乐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词《送元二使安西》的情感氛围。

2. 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和联想?

二、学习诗词(15分钟)

1. 分段教授《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让学生跟读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抒情表达,帮助他们理解诗词的意境。

三、音乐演唱(25分钟)

1. 播放适合的音乐曲目,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段诗句进行合唱演绎。

3. 学生表演完毕后,共同讨论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

四、合作创作(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诗句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方式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 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对诗词的独特理解。

五、总结(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总结对《送元二使安西》的理解和表达。

2. 鼓励学生继续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通过音乐演唱和小组合作创作等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表达了《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情感和意境,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

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篇三

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描写友情方面的名诗名句。

  2.安西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

  3.王维和元二在分别的时候可能说些什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1.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谁有知心朋友?

  指名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指名回答。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

  3.师:这浓浓的友情,这难以割舍的友情,就这样在人们之间一直传递着。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来到长安城,来到咸阳,来到距离咸阳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两位朋友,正在惜惜离别。今天我们学习20课《古诗两首》的第二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

  4.师:看课题,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谁知道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个什么地方?

  师补充: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师:这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送别诗。打开书,结合后注释和插图,反复的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1、师:读完了吗?我们来看这两个字“朝”、“舍”(板书)它们在诗中怎么念?指名认读。

  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字的发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是多音字。

  师:好,把这两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估计:生:小雨,柳树,客舍,酒宴。

  4.师:嗯,让我们闭着眼睛想一想,这景真美。你再来读读前两句。(学生读诗)结合课下注释,你能把前两句的意思讲讲吗?(学生讲诗意)

  师:这是你自己理解的,真了不起。

  5.师:谁还想读?

  指名美读。

  6.师: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苍翠欲滴,你觉得这景美吗?让我们带着这感觉一起美美的读一下。

  生齐读。

  7.引导学生背这两句。指名背诵。

  (二)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1.就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从课题我们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师:我们来看地图,从地图上看,只有这么短,而实际距离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那时火车只通到西安,从西安到新疆,我们有时搭车,有时还步行,整整走了二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说。

  ──《母亲和我们》.韩天航

  这是我国当代作家协会会员韩天航描写他小时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可以想象在古时那得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旅途中元二可能会经过……(师拖长声音引学生说出重重山,万条河)还可能要经受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气候、路上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等等……是啊!出使西域,张骞用了十三多年,苏武用了十五年……。这酒中能不盛满了一份思念吗?

  是呀!西出阳关荒漠绝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风兼雨。朋友保重啊!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种语言,万种情感汇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问:元二啊元二,既然去安西这么艰辛、危险,你为什么还要去安西?估计:皇帝下的命令谁敢不从?

  4.师讲解: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经常有关于贸易或外交活动。从军或出使阳关(唐出使西域的必经之路)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作为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于是,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送他的朋友。这份情可谓重矣!

  此时,他们来到了一家小客栈里。正在惜惜相别。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一下。

  5.生齐读。(注意听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尤其是“故人”)

  (三)抓“劝”、“更”想象当时情景,师生互动谈话,进行多元感悟

  1.师:“好一个“劝”字啊!(板书“劝”)我们想一下这是谁在劝?(副板书:谁在劝)说说你的理由。

  生回答(估计:诗人在劝元二)师:只是王唯在劝吗?先放到这,让我们来想一下,诗人可能在和元二说些什么?师引导学生说课前准备的话。(指名叫五位学生,当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师:我们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师拿道具酒杯。)

  (1)难忘当初,我们一起饮酒赋诗,纵吗驰骋,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这一切美好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怎不让人有种落花流水的伤感呢?罢罢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后两句。

  (2)元二啊,你到了异地他乡,言语 不通,水土不服,想念故土又身不由己,那时的孤单又谁和你一起承担呢?人生难得一知己,可我又不能随君远去,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后两句。

  (3)元二啊,你这一走,我们再难相见,送君钱里终须一别,就此分手吧,愿我们美好的情感温暖你的旅程,祝愿你在安西那遥远的边疆建功立业,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后两句。

  师范读全诗,师有感情朗读。

  语已多,情未了!

  师:王兄,多谢你从长安赶来送我,你的`这份情,我元二领了,来让我们干了这杯酒。

  师: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会不辱使命,扬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纪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尽孝,心中又平添几许惆怅,还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这里谢你了!

  师:我实在舍不得你们啊,还有家中犬子尚还年幼,就请王兄,多加指点。

  …….

  3.师:这是他们在互相劝。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啊!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啊!而现在两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让我们带着这份痛心,这份难过,这份不舍,这份依恋,一起读这两句。

  生齐读

  4.师:就这么喝啊说啊,说啊喝啊,不知不觉,分离的时刻到了,不得不分开了。什么也不说了,什么也不能说了,就让所有的情都化在这杯酒里吧。那就更进一杯酒吧!(板书“更”字)。读。

  5.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离人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此时,他们还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吗?让我们再读这一句。

  6.一个“劝”字,一个“更”字,生动的描绘出朋友之

间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板书:友情)

  7.师:这两句中有一个生字:君。(师板书)谁能组词?(多组几个。)

  三、音乐渲染,品味诗境,情读古诗

  1.让我们在静静的读古诗,体会一下诗的意境。

  师放音乐生默读古诗。

  2.学生展示读古诗。

  四、走出文本,回归现实,练习写话

  1.这首诗是描写友情的极品,当时曾被人们编成乐曲,这就是著名的《阳关三叠》(师板书)广为传唱。尤其后两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是著名。想一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也可以用这两句。

  2.生:……

  3.师:对,学过的好诗、好句、好词要学会运用。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可以为你的文章添色。

  4.师:此时,可能你也有些话想对朋友说,或者你也有一个和你分开很久的朋友,拿出你的笔和纸,把它写出来。

  (提醒学生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名句为文章添色。一句两句即可。)

  5.音乐。学生写,师巡视。

  6.示读。

  五、总结升华

  师: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还有亲情,乡情,师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间真情吧!课下同学们可以找一下王维的其他诗篇进行阅读积累。

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池上》教案设计(优选3篇)

一、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 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案大全2011-07-08
传统文化《池上》教案设计(优选3篇)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优选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认识长方体和正方...
教案大全2015-08-08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优选4篇)

交通安全教育的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交通安全教育的教案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交通安全教育的教案...
教案大全2011-04-09
交通安全教育的教案(精彩6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认识米、用米量》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
教案大全2014-07-06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认识米、用米量》

数学教案-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经典3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六节 202页----204页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nb...
教案大全2018-06-09
数学教案-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经典3篇】

足球十二玩教案(经典3篇)

1、踢网足球 幼儿一手提着装有足球的网袋,一脚支持地面,以另一脚踢网足球,反复进行。 提示:踢球的接触点可以在脚内侧、脚外侧、脚背,反复换支持脚。 2、踢挂球 将网足球挂于一定的高度。幼儿支持脚踏在球...
教案大全2019-03-02
足球十二玩教案(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