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之一《最后的晚餐》(实用3篇)
教案之一《最后的晚餐》 篇一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之一。这幅作品描绘了基督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场景,是基督宗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幅画来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意义,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背景。
2. 理解《最后的晚餐》的主题和寓意。
3.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最后的晚餐》的画面构图和人物表现。
2. 分析作品中的宗教意义和象征符号。
3. 讨论作品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展示《最后的晚餐》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观赏,并进行简单描述。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画面中的构图和人物表现,讨论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4. 深入:解释作品中的宗教意义和象征符号,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
5. 总结:讨论《最后的晚餐》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最后的晚餐》这幅著名艺术作品,还可以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宗教文化的了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历史知识。
教案之一《最后的晚餐》 篇二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这幅画作描绘了基督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的场景,通过精湛的技法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艺术家对宗教主题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幅作品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2. 理解作品中的宗教寓意和象征符号。
3. 分析作品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分析《最后的晚餐》的构图和人物表现。
2. 解读作品中的宗教主题和象征符号。
3. 探讨作品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达·芬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引出《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
2. 学习:展示《最后的晚餐》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观赏,并进行简单描述。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构图和人物表现,讨论宗教寓意和象征符号。
4. 深入:解读作品中蕴含的宗教主题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
5. 总结:讨论《最后的晚餐》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最后的晚餐》这幅经典艺术作品,领略达·芬奇的艺术魅力和宗教情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中感受美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教案之一《最后的晚餐》 篇三
教案之一《最后的晚餐》
名画欣赏:宗教壁画《最后的晚餐》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高一(3)班 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讲述课。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材料、构图、作者的巧妙构思、以及画中体现的善恶对比。同时介绍与这幅画作相关的宗教背景。 教学重点:名画的历史背景及画面分析。 教学难点:耶稣所在位置既是物理的中心,同时也是心理的中心。 教学资料来源:《图式与精神.西方美术的历史与审美》、《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圣经》、《外国美术简史》、《中师课本-美术欣赏》。 一、组织教学 提问: 今天是星期几,又可以叫做什么?(礼拜几),为什么叫做礼拜? 我们现在叫公元2005年,公元是怎么算的,以什么为根据? 鸽子和橄榄枝所代表的是什么,为什么是鸽子而不是乌鸦呢? 二、引入课题 我们看到“13”这个数字会想到什么,为什么?因为13这个数字在西方意味着灾难的降临。这和我们今天要讲述的这幅画有关。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页,我们今天讲壁画章节的第二课,宗教壁画《最后的晚餐》。作者达.芬奇、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我们在讲到达.芬奇的另一幅作品《蒙娜丽莎》这一课的时候已经介绍过,在这里不再重复。这节课我们着重讲述这幅画的宗教背景,画面分析,同时了解一个构图的概念,叫做焦点透视。 三、授课过程 1、绘画取材:《圣经》故事 这幅画取材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第26章。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旧约》讲的是上帝创世纪的故事,是上帝与犹太人签下的约定,说犹太人是上帝选择的唯一可以升入天国的人,它是犹太教信仰的经典;而《新约》讲的则是圣子耶稣在人间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在最后的晚餐上,他用红酒和面包,与普世间签下了约定,即他会重返人间,它是基督教信仰的经典。基督教认为新约产生了旧约就要作废,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反犹情绪,不时的会演变成为政治上对犹太人的驱逐和屠杀,最典型的.是二战其间希特勒对600万犹太人的大屠杀。 犹太人曾经被埃及人追杀,据说有天使告诉他们,把羊血涂在门上,当天使对抗埃及人时看到有标志的地方就会跳过而不伤害他们,这就是逾越节的来历。 《创世纪》 《圣经》说,上帝用了6天的时间来创造世界。第一天,创造光,把光和黑暗分开;第二天,创造了天,把空气和水,也就是天空和海洋分开;第三天,创造了大地和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第五天,创造了海里的鱼和天空的鸟;第六天,创造了陆地的动物和人。第七天,上帝累了,需要休息了,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安息日。这就是礼拜天的来由。每个人在辛苦工作和生活了六天之后,第七天要到教堂去做礼拜,这一天禁止做一切与赞美上帝无关的活动,来纪念上帝创世的伟大与荣耀。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做男人和女人。他们生活在伊甸园里,那里有两棵树是不能碰的,一棵是生命树,吃了它会和上帝一样不朽,一棵是智慧树,吃了它会象上帝一样知道善恶。受了蛇的诱惑,他们吃了智慧果,于是受到惩罚,来到人世经历各种苦难,最后还要面对死亡,这就是“失乐园”。 亚当的后代有一个叫做挪亚的人,当上帝决定惩罚人类时,让他做了一条船,带上所有生灵的种,这就是“挪亚方舟”。上帝让洪水泛滥,足足230天,洪水退去,挪亚先派了一只乌鸦,没有回来,又派了只鸽子,鸽子衔着橄榄枝回来了,说明在大地上已长出新绿,可以出来了。所以鸽子和橄榄枝代表了和平。 上帝还毁灭过一个叫做索多玛的城市,他让城里唯一有德行的人罗得带着家人逃跑,罗得的妻子在路上留恋的回头看,结果变成了盐柱。所以在西方有这样的谚语,“不要回头啊,回头就要变成盐柱了。” 《耶稣受难》 耶稣是犹太人的孩子,他创立了基督教。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它为国教,此后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耶稣在世时,犹太教与基督教就已经势不两立了。 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个叫做犹大的,他去见犹太人的祭司,说可以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就给了犹大30块钱。那天正是犹太人的逾越节,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说,你们中间将有一个人出卖我。犹大就问,是我吗?耶稣说,就是。他拿起葡萄酒和面包说,这是我的身体和血,血为众人而流,今后我不再喝这酒,直到在天国里和你们喝新的酒的日子。这就是“新约”,新约认为耶稣必会重返人世。这就是西方的复活节的来历。当耶稣来到一个叫客西马尼园的地方时,犹大前去和他亲吻,这是出卖耶稣的暗号,于是许多带着兵器的人捉拿了耶稣。受尽侮辱之后,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西方,“犹大之吻”代表的是背叛。 2、描述绘画。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的圣玛丽亚.德烈.格拉契修道院食堂所作的一幅巨型壁画,面积为42.245m2,当时还没有现在通常所说的油画颜料,整幅画据说是用鸡蛋清调和颜料粉画成的。 画家着重刻画耶稣说完话后在12个门徒中引起的一场“感情风暴”。这13个人物面貌各异,绝无雷同,举首投足间,每个人独特的个性跳跃于壁上。画家并没有将这些人物按常理围着桌子坐,而是象展示柜一样把人物一一摆开,这样处理既有利于表现耶稣由于自己的可怕的发现而感到深深痛苦的心境,同时有助于揭示门徒所表示的激烈而复杂的表情变化。 除了叛徒犹大外的11个弟子都在议论:有人在表白自己对主的忠心耿耿,有人在猜测叛徒究竟是谁,有人感到不可思议,有人则愤怒得拿起桌上的餐刀,准备一但主说出叛徒的名字就立刻杀了他。 只有犹大,他隐藏在门徒中却表情特别,由于惊慌失措他身不由主的往后倾,同时紧紧抓住钱袋。画家让他的整个面部都处在黑暗中,意思是他是不敢面对光明的。画家用这样的手法深刻的表现了叛徒为了一点钱财,就能卖主求荣的肮脏灵魂。 与犹大形成对比的是耶酥,他态度安详,从他背后窗户射进来的夕阳的光辉,使他的形象更为突出。犹大和耶稣,一个崇高,一个卑鄙,十分鲜明。 3、分析构图。 12门徒分成四组,每组三人,构成四个金字塔形分置耶稣左右两侧。位于最外端的两个人物基本是垂直的,他们分别从两侧框住整个场景,形成一个封闭的、集中式的整体构图。这种构图强调均衡、稳定的审美品质。这种向心同时又均衡的构图就是焦点透视。 由于构图的需要,犹大不是独处的,他被安排在众人中间,但他仍然是孤立的。因为他构成了唯一离心的因素,而其他门徒都有一种心理的向心力,尽管他们当中不是每个人都在身体上呈现向心的趋势。 画面中,耶稣的形象既是物理的中心又是心理的中心。他的外轮廓呈等边三角形,为了使他的形象更为严重突出,画家在他身边令他的门徒留出空档。他右手摊开,双目垂视,显得高贵而谦和,他的平静克制与门徒强烈的情绪反应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是沉默的,这种沉默赋予了他的形象以巨大的心理力量。 然而,《最后的晚餐》完成后,很快开始褪色、剥落,经过数百年来的反复修复,时至今日,已经面目全非了。 四、总结课题。 绘画的美感是通过画面深刻的内容,画家精湛的技艺以及对构图巧妙安排而流传于世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感受了名画的魅力,知道了焦点透视,这将对我们在美术高考中的室内设计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绘画的宗教背景,这些圣经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它是西方文化的基础,就象在我们中国,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都是传说,但是他们却是我们文化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