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推荐3篇】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 篇一

教材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之一,讲述了烛之武用计谋成功退敌的故事。这个故事既有悲壮的战争场面,又有智慧和勇气的展示,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智慧和勇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认识战争背后的智慧;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3.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难点:领会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背后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老师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探讨战争的意义;

4.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5.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领会故事的教训和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战争故事的兴趣;

2.讲解:讲解故事情节,介绍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

3.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烛之武的行为动机和战争意义;

4.表演活动:让学生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展示烛之武的智慧;

5.总结:总结故事的教训和启示,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意义。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表演、讨论和总结,评估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故事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讨论,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 篇二

教材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之一,讲述了烛之武用计谋成功退敌的故事。这个故事既有悲壮的战争场面,又有智慧和勇气的展示,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智慧和勇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认识战争背后的智慧;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3.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难点:领会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背后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老师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探讨战争的意义;

4.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5.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领会故事的教训和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战争故事的兴趣;

2.讲解:讲解故事情节,介绍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

3.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烛之武的行为动机和战争意义;

4.表演活动:让学生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展示烛之武的智慧;

5.总结:总结故事的教训和启示,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意义。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表演、讨论和总结,评估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故事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讨论,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 篇三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历史背景: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3)归纳本段知识点: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4)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3)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2)波澜不惊。(3)详略得当。

  四、板书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

相关文章

《长城赞》教案【精选3篇】

教学目标:1、了l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
教案大全2013-01-04
《长城赞》教案【精选3篇】

冀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别致的小花瓶》教案(推荐3篇)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饮料瓶、各种豆、火柴棍、彩泥 教学目标: 1、了解镶嵌艺术,在设计制作中体会其美感。 2、能过用镶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装饰得更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欣赏光...
教案大全2018-02-09
冀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别致的小花瓶》教案(推荐3篇)

花朵朵朵教案【实用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3之内的数目,尝试对3之内数目的物品开展分类。 2、在观测和察看图片与提问的启发下,探究用数字点卡表示物品的数目。 3、喜欢参与数学教学,体会教学的快乐。 教学预备: 1、教学用具...
教案大全2014-08-06
花朵朵朵教案【实用3篇】

童心是小鸟教案设计

1、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愉快、充满朝气的情绪。 2、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 : 三四拍节奏、附点节奏、休止符 教学准备 : 多...
教案大全2015-05-05
童心是小鸟教案设计

数学教案-五彩池【精简3篇】

扎实训练 着眼发展 ——《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教学设计说明 《五彩地》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作者抓住了水池的数量...
教案大全2013-08-06
数学教案-五彩池【精简3篇】

动物怎么睡觉的教案【经典3篇】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千奇百怪的睡觉姿态。 2.能够分清不同动物的不同睡姿并尝试用动作模仿动物睡觉的姿态。 3.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物...
教案大全2017-07-05
动物怎么睡觉的教案【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