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马说》(精彩3篇)

教案设计《马说》 篇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课文《马说》的内容和情节。

2. 能够理解并解释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课文《马说》的理解和解读。

2. 隐喻和象征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难点:

1. 隐喻和象征的理解及运用。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马说》的复印件。

2. 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课文《马说》,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进行集体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用意。

3. 分析隐喻: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帮助他们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5. 总结提问: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隐喻的掌握情况。

7. 提高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马说》的启示,对生活和人生有何种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一些类似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的含义。

教案设计《马说》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马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

3. 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课文《马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2. 学会用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

教学难点:

1. 学会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马说》的复印件。

2.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入课文《马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进行分段解读和讨论,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马、人和其他动物的形象描写。

4. 表达个人见解:让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思考。

5.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展示各自的理解和表达。

6. 写作练习: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短文或感想。

7. 总结提问:对学生的表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类似的写作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教案设计《马说》 篇三

教案设计《马说》

一、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二、问题研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关键语句。译文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加点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处的含义即可,至于语法意义,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 三、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

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完全开放性的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题设计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谈常新”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个别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讲,但不宜过深,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标准。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1.领读,即由教师(或选择1~2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文章的语气。领读者事前应有充分准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2.结合文中的虚词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见“有关资料”中《〈马说〉中的五个“也”字》一文),一边讨论,一边诵读。还可以用比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体会,例如下列划线的字句如用括号里的字句来替换,效果就不一样了: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马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乎) 其真不知马也(矣) 3.逐层分析语调的变化,轻重分明。

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
教案大全2013-05-06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选6篇)

小班数学活动《开火车》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学习说:请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4.初...
教案大全2015-02-05
小班数学活动《开火车》教案

《欢庆》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庆》教...
教案大全2017-04-01
《欢庆》教案(实用6篇)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主题:学会感恩 主讲人:罗祎宏 学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
教案大全2011-05-06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优选3篇)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2)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1.多姿多彩的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描述不同天气现...
教案大全2017-06-01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优选3篇)

音乐教案《草原赞歌》(优秀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案《草原赞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
教案大全2019-07-05
音乐教案《草原赞歌》(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