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最新3篇)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篇一

在小班科学课程中,通过学习《蚂蚁过河》,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本节课将以观察蚂蚁过河的情景为主线,结合实际操作和讨论,引导孩子们探究蚂蚁的行为特点和沟通方式。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蚂蚁过河的行为特点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3. 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一盒蚂蚁

2. 一条小河

3. 一个玻璃容器

4. 一块玻璃板

5. 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孩子们讨论蚂蚁过河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践操作:在小河旁放置一盒蚂蚁,让孩子们观察蚂蚁如何过河。引导他们记录观察到的行为特点。

3. 分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蚂蚁过河的团队合作方式,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4. 总结:引导孩子们总结蚂蚁过河的行为特点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种合作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篇二

在小班科学课程中,引入《蚂蚁过河》这一主题,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特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引导他们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蚂蚁过河的行为特点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3. 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一盒蚂蚁

2. 一条小河

3. 一个放大镜

4. 素描纸和彩色笔

5. 图书或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阅读相关图书或故事书籍,引导孩子们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观察实践:在小河旁放置一盒蚂蚁,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过河行为,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点。

3. 创作活动:让孩子们用素描纸和彩色笔画出蚂蚁过河的情景,展示他们对蚂蚁行为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成果,讨论蚂蚁过河的团队合作方式。

5. 总结:引导孩子们总结蚂蚁过河的行为特点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种合作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不仅可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篇三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木块,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玩具(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怎么才能过河?

  二、 认识沉与浮现象。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泡沫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泡沫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浮”。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 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活动反思:从这个环节上看,孩子对沉与浮的现象,能具体地表述出来,也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但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

,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 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面上,如果会沉下去,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四、教师评价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活动反思:从记录的结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记录出沉浮的现象,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借此机会,我进行随机教育,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但在幼儿使用记录卡的方面上看,由于记录卡设计不太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完全看不出是沉还是浮;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在中线以上表示沉,中线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轻松地解决结果不分明的问题。)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鱼缸、玩具,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玻璃珠、记录纸,蚂蚁、苹果树图片等材料,启发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能开动脑筋,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沉浮现象。在记录的环节中,合理选择粘贴纸的记录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还能进行简单的评价。基本实现目标。

  二、教师的教

  1.创设游戏情境。教师以“小蚂蚁出来玩,肚子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想爬过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过河的办法”的情境引入活动,形象生动的道具演示,吸引了幼儿参与探索的兴趣,围绕问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石头和木头,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帮蚂蚁过河吗?”,展开思考。游戏情境的创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调动起幼儿参与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材料投放。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中能充分考虑活动中幼儿的观察,精心准备鱼缸作为活动情境中的“小河”,让幼儿直观清楚地观察到石头、木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同时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探索的材料分组摆放在不同的操作区,改变以往教师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投放形式,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拥挤、混乱的现象,有利于幼儿专注观察一种材料;另外还为幼儿准备了贴贴纸作为记录的材料,在每个操作区投放记录单,便于幼儿操作后,直接记录操作的结果,解决幼儿独立完整完成自己的记录单存在的困难。

  3.善于观察启发。能灵活驾驭课堂,善于观察幼儿在操作中的表现,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我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操作展示,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让孩子知道,沉浮没有绝对的定义。

  4.评价鼓励结合。最后环节教师能对所有操作材料在水中的现象再次进行进行一个总结,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经验,提升认识,再次利用记录单将材料的沉浮现象一一呈现,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奖励一个大拇指,并出示图片“大拇指”贴在幼儿操作正确的位置上,鼓励幼儿,这也是一种适合小班幼儿特点的评价方式。

  三、幼儿的学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发现,学习简单的记录方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词汇“沉下去”“浮起来”。

  四、活动中的不足

  1. 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2.最后老师的小结不够到位。当所有的记录表都在黑板上时,师应作出总结,把精髓的部分加以强调:原来石头、金属类、玻璃类的物品比较重,容易沉下去。而泡沫、木头、比较轻的物品,所以容易浮起来。

  3.记录卡设计不够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中线以上表示浮,中线一下的表示沉,可以避免贴满的情况发生。

相关文章

习作教案

第三单元“习作百花园”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何立双 一、教材分析 人间的真情永远是生活中最动人的旋律,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第三单元,学生学了《烂漫的点地梅》、《在急流中》、《妙极了...
教案大全2019-09-09
习作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优秀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优秀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
教案大全2018-04-03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优秀教案(实用6篇)

《一双手》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双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教案大全2019-02-07
《一双手》教案(优选6篇)

小学课文《看云识天气》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文《看云识天气》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课文《看云...
教案大全2018-07-09
小学课文《看云识天气》教案【精彩6篇】

主题班会真情永驻简明教案(精简3篇)

主题班会...
教案大全2014-02-07
主题班会真情永驻简明教案(精简3篇)

大班音乐《木瓜恰恰恰》教案(优秀3篇)

【活动设计】 《木瓜恰恰...
教案大全2014-03-08
大班音乐《木瓜恰恰恰》教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