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教案【推荐3篇】

第九册教案 篇一

在第九册的教案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理解和分析文本。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本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选择文本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避免选择过于简单或过于难懂的文章。通过选择生动有趣的文本,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投入到阅读中。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来提升阅读能力。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提问、概括等多种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逐步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还可以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总之,在第九册的教案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文本、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以及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九册教案 篇二

第九册的教案中还包括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需要团队合作来解决,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比赛、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在第九册的教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团队合作以及开展创新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九册教案 篇三

第九册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拿铅笔。 1、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来,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结果两位学生拿得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3枝。 2、思考问题:他们两人都是拿了铅笔的,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 3、在班里进行反馈。引导学生发现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同,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 4、师生共同小结:一盒铅笔的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 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了。 二、说一说。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联系一本书的,一块蛋糕的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三、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是□,请学生画出这个图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都是一个□,但是这个图形的形状可能不同。 四、练一练。 第1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第2题:请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请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 ,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第4题: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的相对性。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 第5题:根据圆木的 的实际长度去推断整根圆木的长度;根据一个圆的 ,去推断一个圆的 。 第6题: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分数 的 再 认 识 拿出你所有铅笔的 我拿了3枝 我拿了4枝 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分饼。(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分饼。 1、创设“分饼”的情境。帮八戒将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唐僧师徒四人,应该怎么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 2、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来探索理解。用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结:有两种不同的分法。第一种分法是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 ,再结合3个是来理解;第二种分法是将3张饼叠在一起分,分到3个 的饼,合起来就是。 4、试一试将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1)想一想每人能得到多少张饼?说一说你的分法。 (2)也有不同的两种分法,分法一是一张饼一张饼的分,然后再合起来,即先分1张,每人张,这样一张一张地分,9个 是;分法二是先分8张饼,再分一张饼,然后合起来,即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张,合起来是2 。 (3)提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像, , , ,……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 (5)介绍带分数。 (6)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2 ,2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二、练一练。 第1题,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 第2题,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第3题,让学生在直线上填假分数、带分数, 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数序。 [板书设计] 分饼 像, , , ,……这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像, , , ,……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2 ,2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蛋糕。 1、创设分蛋糕的实际情境: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 2、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 ,7÷3=。 3、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被除数÷除数=。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关系式的意思,思考“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 二、试一试。 1、第1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学生独立完成。 2、第2、3题,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直观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练一练。 1、独立完成下列的题目。 第1题,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个人呢? 第2题,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将15个,共4千克的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四、实践活动。 制作一个长方形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某些物体的长度,测量前先估计,再用整数或分数表示实际测量的结果。 [板书设计] 分数 与 除 法 1÷2= ,7÷3= 。 被除数÷除数= 。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39~40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复习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第1、2题,学生填写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中第2题的,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第3题,用分数表示没涂色的部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时是怎样思考的。 第4题,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组织学生对第3个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第5题,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第6题,在○里填上“﹥”“﹤”或“﹦”。 第7题,按要求在圈内填上适当的分数。 第8题,观察今年的年历,并填空。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卡片,让学生根据年历自己数一数,再得出结论,充分利用年历卡片引导学生用分数进行交流。 二、实践活动。 1、课前组织学生间要设计一张数学报,自己想一想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 2、用一张16开的纸设计一张数学报,说说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 3、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分数的应用。 [板书设计] 练习 三 一、练一练 二、实践活动 活动要求: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找规律(第42~43页) [教学目标

]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然后从中找出相等的分数: = 2、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找到与相等的分数: = = 3、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 4、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5、引导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二、试一试。本题是规律的直接运用,让学生交流自己思考的过程。 三、练一练。 第1、2题,两道题的解答都是运用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3题,在6×6的方格中用彩色涂出这张纸的 。学生要直接表示 比较困难,提示学生可以先找到与相等的分数或 ,然后再表示 。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先把图形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4个方格,在表示其中的3分。 第4题,把 和化成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数学游戏。 你出我对。一学生说一个分数,同桌马上说出与它大小相等的其它分数。 [板书设计] 找规 律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找最大公因数(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学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1、呈现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1)让学生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并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2)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再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小结: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是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引导学生讨论其它的方法。 二、练一练。 第1、2题,通过这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这里第一行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的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第5题,写出

相关文章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质的量浓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教案大全2014-03-07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幼儿园体育公开课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体育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体育公开课教案 篇1  活...
教案大全2017-07-03
幼儿园体育公开课教案(经典6篇)

中班美术教案:水声【通用3篇】

设计思路: ...
教案大全2016-03-03
中班美术教案:水声【通用3篇】

《智子疑邻》教案【经典3篇】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 2. 加深对寓言的认识,尝试续编和创作寓言。 3.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
教案大全2012-04-09
《智子疑邻》教案【经典3篇】

音乐教案-碰一碰音乐(最新3篇)

活动目标: 1、 会唱歌曲《碰一碰》,能听音乐合拍地跳。 2、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相互触摸的动作。 3、 认识、区别身体部位,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
教案大全2019-06-09
音乐教案-碰一碰音乐(最新3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

内容: P53-P54的内容及练习八第1-2题。 目标: 1、通过数8、9个的物体的实践活动,认识8、9,会写8、9。 2、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能准确区分8个、9个和第8个...
教案大全2017-06-0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