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实用3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分配律,我设计了以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包括乘法分配律相关的教材内容;

2. 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是什么。

2. 讲解:详细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题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

四、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互动,检测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我相信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篇二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简化计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我设计了以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

2. 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准备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教材内容;

2. 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3. 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题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

四、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互动,检测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我相信学生们会更深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篇三

  乘法分配律的教案应该怎么进行设计呢?下面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本36页例3.

  【教材与学情定位】

  本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之中的一个规律性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认知了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的知识内容,其承载了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的内容,学生计算起来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总是会把其中一个加数与因数相乘,却把另外一个加数忽略。

  【设计理念】

  1、乘法分配律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否可以由此引入,由此加强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联系,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学生对乘法分配律难理解,易用错的问题。

  2、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里?是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是乘法分配律作为简便运算的一个方法而不能体现其简便性。如果是又当如何体现,其教学的临界点在哪里?

  2、乘法分配律必须在学生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吗?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否可以进行导入?如果可行,是不是我们在一年的教学中把‘花开两朵单表一枝’做的太过了而忽略了另一只鲜花的存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理解并且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可实行性和其存在的必然性。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提炼,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分配律,体会其优越性。

  2.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突破。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25×14=

  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4个25是多少。)你能计算这个题目吗?(能)完成在练习本上。

  (师把25×14写在黑板左侧,指生上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书写过程,并分别说明100是怎么求的?250呢?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展示本上)

  过程:25

  ×14

  100 25×4

  25 25×10

  350

  问及全班,相同计算过程与结果的举手,师边走边问回到黑板刚才我们怎么计算的?100=25×4,再算250=25×10,然后把它们的积+起来,顺手板书(注意前后顺序先写右侧25×4,在写25×10最后写‘+’号)。注意看,前面明明是25×14,怎么在右侧却变成了25×10 和25×4?(实际上是把14分成了10+4的和)

  师随生动:14分成(10+4)的和乘25

  指25×14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25+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可以画等号吗?可以

  那下面这几个算式表示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吗?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研究,打通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初步建立知识的感知。

  出示15×12= 23×16=

  学生观察:发现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表示可以。

  师指生描述算式的含义并由学生独立完成算式转换。

  学生通过验证认识到:

  15×12=(10+2)×25=10×15+2×15

  23×16=(10+6)×23=10×23+6×23

  16×25=(10+6)×25=10×25+6×25

  现在还想等吗?

  15×12=(10+2)×25=10×15+2×15

  23×14=(10+4)×23=10×23+4×23

  16×25=(10+6)×25=10×25+6×25

  生:相等。

  师:为什么?谁能说明白为什么仍旧相等?等号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又表示什么?

  生:等号左边表示10+4的和个23就是14个23是多少;右边10个23+4个23是多少。两边都是14个23是多少,所以相等。

  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导出右边的算式吗?

  生:可以。

  2、出示三道练习题目,(完成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20+3)×37=

  (10+9)×23=

  (32+25)×74=

  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屏幕上全部内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左侧三个数,右侧四个数;

  ……

  小结: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乘第三个数,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然后把乘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仿写,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深刻认知‘分别’的含义。

  师抓住第二条,对呀,怎么多了一个数还想等?引导学生发现,屏幕红色字体呈现以(20+3)×37=为例说明是左侧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所以多了一个。你能说出一组符合这个规律的数吗?

  生一

:(10+5)×74=10×74+5×74

  同意的举手,鼓励的掌声送给他

  生二:(10+7)×52=10×52+7×52

  生三:(10+9)×24=10×24+9×24

  生四:(30+2)×52=52×30+52×2

  【设计意图】

  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仿制,说明这个内容孩子们真的掌握了,明确了,可以使用了,意思能够说明白了,但是仅仅是不能语言描述而已。

  师:能说完吗?不能,看来这个层次的大家都没问题了,我出一个你会做吗?下面内容分层出示,体现知识层次性。

  (16+△)×51=

  (△+■)×○=

  引导出字母形式:

  (a+b)×c=

  师:观察和班上和屏幕上的所有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进一步引导有规律吗?),同桌交流---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交流),全班交流。

  【本环节学生必须充分的讨论,争论,作为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练习中找到问题,并及时全班范围内解决。】

  汇报时学生说的意思对就可以,多组汇报之后,逐步修正成比较完善的说法。教师出示规范的说法,学生自己说一遍,同桌互说一遍

  小结: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法入手逐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字母形式:(a+b)×c=a×c +b×c

  也可以写成a×(b+c)=a×b+a×c

  【设计意图】

  本环节实现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再到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提高认知难度的同时开拓新的只是先河,为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6)×27 ○ 4×27+6×27

  (14+86)×39 ○14×39+86×39

  (100+1)×37○100×37+1×37

  3×62+5×62+2×62=

  集体订正,说学生的做法,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感悟、发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4判断:

  (1)(36+27)×5=36×5+27×5 ( )

  (2)(13+79)×12=13+79×12 ( )

  (3)(34+61)×43=34×61+43 ( )

  (4)(2+4+3+1)×5=2×5+4×5+3×5+1×5 ( )

  手势表示,对的举对号,错误的举起十字。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判明乘法分配律易错题目的认知,避免今后的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5、情景剧:生活中的握手问题:

  两个学生到老师这里来看望老师,进门需要握手,通过握手分别对以上题目进行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为什么不对,把知识做到最大程度的内化。

  【设计意图】

  学生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难免碰到类似的错误,如何更加有效地突破其难点,设计一个小情景剧,学生一旦出现类似的错误,只要想起握手问题,将会很容易改正,有效的突破手段。

  6、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乘法分配律,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算式才符合乘法分配律吗,乘法分配律你会应用了吗?

  师:透露个小秘密,这是我们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距离我们还很远,而我们却掌握了这个规律,最后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相关文章

中文俱乐部-剪纸课教案与反思【实用3篇】

中文俱乐部——剪纸课教案与反思 活动主题:学剪纸。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喜爱中国的剪纸文化,能动手制作一些漂亮的作品,通过学生作品的展出,深化学校的中文学习氛围。 学习者:苏达娜育英学...
教案大全2014-05-06
中文俱乐部-剪纸课教案与反思【实用3篇】

认识6以内的序数教案设计【经典3篇】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活动准备: 1、有6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压膜图片6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
教案大全2014-04-05
认识6以内的序数教案设计【经典3篇】

路边花园中班美术添画教案(实用3篇)

【活动设计】 路边花园在幼儿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但“路边花园”这个名称对幼儿来说是陌生的,对其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较少。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一方面通过观察欣赏,了解路边花园的特点及与人们生活环...
教案大全2019-07-03
路边花园中班美术添画教案(实用3篇)

制作陶杯美术第九册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陶杯制作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按程序操作,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美化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陶杯制作过程 难点:1:杯把与杯体、杯体...
教案大全2013-07-09
制作陶杯美术第九册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推荐3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
教案大全2019-01-08
师恩难忘教案(推荐3篇)

喝了几杯水的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的生长需要水分,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2、在一日生活中能主动喝水,学习记录一天喝水的杯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小朋友的书,数学》。 2、制作与人数...
教案大全2015-01-09
喝了几杯水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