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优选3篇)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按照指令进行简单的体育动作;
2. 能够正确识别和说出一些体育器材的名称;
3.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
【教学重点】
1. 听懂并按照指令进行简单的体育动作;
2. 体育器材的名称学习;
3. 小组合作完成体育活动。
【教学难点】
1. 体育器材名称的学习;
2. 听懂并按照指令进行体育动作。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体育器材模型或图片;
3.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热身,引入今天的主题。
二、学习体育器材名称(15分钟)
1. 老师出示体育器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说出器材的名称;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竞赛的方式加深对体育器材名称的记忆。
三、学习体育动作(20分钟)
1. 老师示范一些简单的体育动作,如跳绳、投球等,要求学生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指导,互相学习进步。
四、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
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比如接力赛、搭桥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五、总结(5分钟)
老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勤于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按照指令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2. 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一项手工制作任务。
【教学重点】
1. 听懂并按照指令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2. 简单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
3. 团队合作完成手工制作任务。
【教学难点】
1. 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
2. 在团队合作中协调沟通。
【教学准备】
1. 手工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2. PPT课件;
3. 示例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让学生观看并猜测制作过程,引入今天的主题。
二、学习手工制作技巧(15分钟)
1. 老师示范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让学生跟随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三、团队合作制作(20分钟)
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手工制作任务,比如制作一个立体动物模型;
2. 学生在团队中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完成手工作品。
四、展示与分享(15分钟)
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2. 学生互相欣赏、学习,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
老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三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指要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是精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二》是综合性训练。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5.古诗二首
设计理念
古诗是
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读懂古诗的意思,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图片)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风景名胜引入课题,并且欣赏庐山风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解诗题、知诗人。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学生试读,纠正字音,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3、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
2、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