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教案(经典3篇)
《卖白菜》教案 篇一
在教育教学中,教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老师系统地规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有条不紊。今天我们以一则《卖白菜》的故事为例,来编写一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卖白菜》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归纳。
2. 道德教育的引导和讨论。
3. 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卖白菜》这则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老师为学生讲解《卖白菜》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4. 学生表达: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讨论成果。
5. 课堂讨论:全班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道德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总结:老师对故事进行总结,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估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对道德教育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通过这样一堂以《卖白菜》为故事内容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道德寓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一堂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卖白菜》教案 篇二
在教学实践中,教案的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准备工作。今天我们以《卖白菜》这则故事为例,来编写一份教案,看看如何通过这个故事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卖白菜》这则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2. 帮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道德教育的引导和讨论。
3. 学生文字表达的训练。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标题或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训练:让学生独立阅读《卖白菜》这则故事,然后回答相关问题,检测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并形成共识。
4. 个人表达:让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集体分享:让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表达成果,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6. 总结:老师对故事进行总结,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思考。
四、教学评估
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 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集体分享中的表现。
通过这样一堂以《卖白菜》为故事内容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字表达能力,是一堂既有益又有趣的教学课程。
《卖白菜》教案 篇三
《卖白菜》教案
一、导入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温故知新: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 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解析: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旧知新用: 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 解析: 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7—31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 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 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解析: 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 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 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