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发散思维课教案
《最后一课》发散思维课教案
教学目标: ⒈通过学生提问、评价、质疑,活跃思维,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热爱母语、立志学好母语的精神和信念。 ⒉发言人数:65人次,争取每人有一次发言机会 教学要求: ⒈课前“三不”,即老师课前不定目标,不作要求,不作暗示,要求学生完全用自己的脑子去读书。 ⒉课堂师生“三不”,学生的“三不”是: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课本;不迷信老师。 ⒊老师的“三不”是:不点名发言;不讽刺发言;不搪塞发言。 ⒋发言“三导向”,即发问自己百思不解之处;评价优美、令人击节之处;质疑不妥有误之处,质疑是最高级思维,是创造力的表现。 教学步骤: ⒈布置课前预习,学生在网络上广泛收集整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自己学习课本无法涵盖的知识,经过思考和选择,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将整理后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整理,以备课堂发言。鼓励质疑,鼓励学生难住老师的提问和纠正老师的错误。 ⒉ 课堂上,分小组展示、自由发言、问题反馈三个环节,师生、生生自由交流。 学生发言预测: ⒈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 ⒉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 ⒊“我”为什么想 “别上学了? ”小弗郎士是怎么想的? ⒋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 ⒌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⒍“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住自己? ⒎在上学路上,小弗郎士看到的情景(操练、布告牌)对全文内容起什么作用? 布告牌前为什么围了那么多人?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 如何理解“又出了什么事啦?” ⒏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同往日? 在这种气氛中走进教室,小弗郎士会想些什么呢? ⒐郝叟老头和其他人为什么坐到教室来? 10.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11.第15自然段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1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13.老师讲到法语,对法语有什么评价?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14.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描写专心写字的?此时,从教室屋顶传来鸽子咕咕的叫声,我心里怎么想?表现小弗郎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15.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 16.最后24-29自然段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17. “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18.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 19.文中的几个“可怜”有何不同的含义? 20.文中是如何刻画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1.“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否改为第三人称?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安排的? 22.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学习本文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