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演化的成语

桃花源记演化的成语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记演化的成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桃花源记演化的成语

  1.世外桃源

  成语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出处:晋·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

  成语例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第一部第三章)

  2.豁然开朗

  成语典故: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出处:晋·:“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成语例句: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清·第九十一回)

  解释: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3.怡然自乐

  成语释义: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晋·(又名潜,字元亮。死后友人私谥“”,自号,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示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降汉不降曹”的气概。--丁中江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乐,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4.无人问津

  发音:wú rén wèn jīn

  成语释义: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语出:晋陶潜(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示例: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结构:兼语结构

  用法:常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唾液

  5.鸡犬相闻

  成语释义: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乡下景色很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6.阡陌交通

  成语释义: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着农家的自在。

  7.黄发垂髫

  成语释义: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落英缤纷

  成语释义: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成语释义:形容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10.与世隔绝

  成语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释义: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原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屋舍俨然

  成语释义:房舍整整齐齐。屋舍:房屋圈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成语出处: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的经典赏析: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诗人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作者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作者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作者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作者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作者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作者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相关文章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情节(2)

探微恙互看金玉(比通灵) 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
名著阅读2012-02-05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情节(2)

文言文《书戴嵩画牛》阅读

文言文《书戴嵩画牛》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写杜处士爱好书画,尤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图》一轴;然后在此铺垫基础上突出一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文言文...
名著阅读2017-08-09
文言文《书戴嵩画牛》阅读

执轴原文阅读

《执轴》是由网络写手写的一部书籍。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执轴原文阅读,欢迎大家前来查阅! 小说类型 都市言情 内容简介 一直到很多年以后,于夏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故事,竟觉得它美好如一幅水墨画。淡淡妆成。 除了...
名著阅读2019-08-02
执轴原文阅读

红楼梦中具有反抗精神的晴雯

晴雯,《红楼梦》中虚构的人物,长得很好看,有些风流,有点像林黛玉。晴雯的判词位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首位,晴雯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丫鬟其中之一,她手巧心善,脾气有些暴躁。晴雯是贾府中最具反抗精神的...
名著阅读2011-02-04
红楼梦中具有反抗精神的晴雯

《春江花月夜》解释及赏析

洞航ㄔ乱埂肥翘拼苏湃粜榈淖髌罚是逵锢觯系饔琶溃谥巳丝冢饲Ч啪赜小肮缕侨啤敝O旅媸切”喾窒淼摹洞航ㄔ乱埂方馐图吧臀觯M阅阌兴镏! 〗馐停骸 〈航ㄔ乱埂 ∽髡撸赫湃...
名著阅读2019-02-01
《春江花月夜》解释及赏析

诗经葛覃原文鉴赏

葛覃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名著阅读2013-02-07
诗经葛覃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