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之大壮卦
周易全解之大壮卦
《大壮卦》是讲驯养牲畜的写真,全卦的内容主要与畜牧有关,《周易》一再讲到狩猎驯养的情景,可见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易全解之大壮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乾下震上)大壮:利贞。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九二:贞吉。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注释】
(1)大壮是本卦的标题。壮的意思是强健,伤。全卦的内容主要与畜牧有 关。标题的“壮”字是卦中多见词。
(2)壮:用作“戕”,意思是伤。
(3)壮:强壮,力大。
(4)罔:古“网”字,用来捕兽的工具。
(5)羝 (dT)羊:公羊。藩;篱笆。
(6)羸(lei):用作“累”,意思是用绳子捆住。
(7)决:破。
(8)輹:用作“辐”,这里指车轮。
(9)易:用作“场”,指放牧的牧场。
(10)遂:进。
【译文】
大壮卦:吉利的占问。 初九:脚趾受了伤。出行,凶险。有所收获。 九二:占得吉兆。 九三:奴隶狩猎凭力大,贵族狩猎用猎网。占得险兆。公羊 用头角撞篱笆,却被篱笆卡住了。
九四:占得吉兆,没有悔恨。公羊撞破篱笆,摆脱了羁绊,又 撞在大车轮子上受了伤。 六五:羊在牧场上逃掉了。没有悔恨。 上六:公羊用头角撞篱笆,角被卡住,退不了,进不了。没有什么好处,占问旱情则得吉兆。
【读解】
《周易》一再讲到狩猎驯养的情景,可见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 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倘若这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的话,那 就表明周代尚处在由狩猎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阶段。
狩猎所获, 或用作食物,或用来驯养(吃不完时养起来供以后食用)。这两种 情况,《周易》都说到了。另一方面,从所记农业生产的情形看, 显然还比较原始,而且经常发生抢夺粮食的暴力事件。这说明农 业生产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还得靠狩猎和畜牧作为重要的补充。
周人的发祥地在今天的陕西一带。今昔对比,沧海桑田的巨变给人的感慨不知是忧是喜。今日的陕西,恐怕找不到一个地方 可以狩猎,找不到一处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找不到一处可以开垦的处女地……今日的陕西,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黄土地、浑浊的黄河、信天游、窑洞和古铜色的黄皮肤。俱往矣,昔日肥沃繁茂 的草原,今朝已变为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丛林和网络。
《周易》简介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历史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成书时间
成于西周
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成于战国
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彩。
成于西汉
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的关系,胡适指出,“《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苍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周易作者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哲学思想
古代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通过对易经的研究得到启发,哲学思辩能力也多数是在对易经的分析阐解和不同意见的争鸣中得到训练和提高。老子将易经的思想精华融入《道德经》中,创造了一个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他在经卦阴阳相抱三爻成卦的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起源图式,揭示了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种种势力的对立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抱这一思想在易经还是一目了然的符号图,到了老子便有了种种具体的事物形象的分析。其间流传后世对中国哲学影响最大的命题莫过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对立的双方,必有一方为主,另一方为次。物极则反,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在易经是通过爻辞,对爻象在卦体中的不同位置使用吉凶等结语加以反映的。而在老子这里,已经到了社会、政治、伦理等一切方面,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认为委曲总是由保全转化。屈枉总是向伸直转化,卑下总是向充盈转化,蔽旧总是向新奇转化,这种辫证思维方式,是老子观察世界的方法。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他运用这条物极则反原理,对世间万物进行着辩证概括,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他又用这一条法则,提出了一系列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老子这些从易经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辩证思想谱写了中国哲学史上颇有特色的一页华章。
孔子深得易经之道了,最显著者有二:一是关于正名这一政治主张,二是关于举一反三类推思想。在易经的推论规则中,有一条是关于阴阳爻与阴阳位是否一致的“当位律”。这一条思维规律要求在自然递进推演时,每一爻的阴、阳性质必须与所在位置的阴阳属性进行对照,一般而言,凡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即“当位”表示此爻所象符合(顺)事物发展规律,倘若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则不当位,即此爻不符合(逆)事物发展规律,孔子把这一条推演规律扩大到了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正名”学说。在他看来社会政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应当如同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那样当位才能使一个国家秩序井然局面稳定,否则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不仅不能越位,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产生不当位思想,孔子这一思想又被后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