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文化常识(3)

《赤壁赋》的文化常识

  七、积累四字短语并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一世之雄、 一叶扁舟、 沧海一粟、逝者如斯,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课堂练习{赤壁赋的文化常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窈窕yǎo 愀然chǒu 蜉蝣fú 山川相缪liáo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方其破荆州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杯盘狼藉: 6、逝者如斯: 7、旌旗蔽空: 8、舳舻相接:

  4.而今安在哉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而又何羡乎

  7.凌万顷之茫然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9.渺渺兮予怀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徘徊hái 枕藉jiâ 幽壑hâ 冯虚御风pínɡ C.嫠妇lí 桂棹nào 匏樽páo 酾酒临江shī D.肴核yáo 扁舟biǎn 糜鹿mí 横槊赋诗shuò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到„„去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 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 (4)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5)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 二、语段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萧声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寄蜉蝣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11.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1.对粗体的词意判断正确的是 (1)徘徊于斗牛之间 (2)相与枕藉乎舟中 (3)扣弦而歌之 (4)依歌而和之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相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2.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1)何为其然也 (2)而今安在哉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乌台诗案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年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相同,3与4相同 D.1与2 不同,3与4 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不是对偶句的是: A.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 下列句子没有活用的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顺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第六篇:《前赤壁赋》

  赤壁赋

  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前赤壁赋》选自《》,作者,字号代著名散文家,

  与 、 、、

  、 并称“唐宋八大家”。

  2.“赋”是一

  种 、 的文体{赤壁赋的文化常识}.

  3.“壬戌之秋”

  采用的是 纪年法,《游褒禅山记》最后的“至和元年七月

  某日”采用的是 纪年法。

  4.“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另外,“望”是指,“晦”是指,“朔”是指。

  二、主旨

  本文通过对赤壁山水的`描写,以及主客问答,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宇宙人生的超然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三、写作特色

  1.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情、景、理交融

  诗人夜游赤壁,面对清风、明月、秋江之

  清净开阔之景,“乐甚”之情油然而生。景中寓情,情由景生。

  又由明月、江水、赤壁,联想到曹操的诗,进而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想到曹操当时盛极一时,发出“英雄安在”的感慨,故羡长江无穷,叹人生短暂渺小,人生无常,

  第七篇:《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1》

  《赤壁赋》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窈窕yǎo 愀然chǒu 蜉蝣fú 山川相缪....liáo

  B.徘徊虚御风pínɡ .hái 枕藉.jiâ 幽壑.hâ 冯.

  C.嫠妇lí 桂棹樽páo 酾酒临江shī ..nào 匏..

  D.肴核yáo 扁舟biǎn 糜鹿mí 横槊赋诗shuò ....

  答案.B.(愀:音qiǎo;棹:音zhào;扁:音piān)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

  答案D.(适:享有)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答案.B.(“既”是“过了”的意思。在古代,“望”指农历十五,“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

  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答案.C.(C句应译为“眺望(那个)美人啊,(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

  (4)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5)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

  答案.(1)诵明月之诗(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耳得之而为声(5)不知东方之既白

相关文章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读叫《缛铡肥钦焦逼谒枷爰伊凶哟醋鞯囊黄⑽摹4宋囊嗍且辉蚣呓逃庖宓脑⒀怨适隆F浼鞘隽丝鬃勇酚隽礁龊⒆釉谡缣粼督奈侍猓鬃硬荒茏骶龆现隆R韵率切”辔蠹艺淼牧叫《缛瘴难晕脑募胺...
名著阅读2015-03-02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桥》的课本原文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
名著阅读2019-07-07
《桥》的课本原文

哀郢原文及翻译

《哀郢二首》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表达了对宋朝国土丧失的痛惜。这是小编整理的哀郢二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前来查阅。 哀郢二首⑴ 【其一】 远接商周祚最长⑵,北盟齐晋势争强⑶。 章华歌舞终萧瑟⑷...
名著阅读2016-04-08
哀郢原文及翻译

红楼梦每章节简介

《红楼梦》这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和高鹗呕心沥血,把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在纸上。●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名著阅读2013-01-06
红楼梦每章节简介

琵琶行全文注音

《琵琶行》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
名著阅读2017-07-07
琵琶行全文注音

送董邵南序原文及翻译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董邵南序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董邵南序  [唐]韩愈  【题解】董...
名著阅读2015-04-05
送董邵南序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