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诗词《春江花月夜》鉴赏
张若虚诗词《春江花月夜》鉴赏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释文】
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五句乃第一段中的第一节。作者以恢弘的气势,细腻的笔触,紧扣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眼,创造了一个无比美妙神奇的境界,不由得让人如醉如痴,情不自禁地要随作者一起沉浸到这种幽美恬静的氛围里去。
本节中需要注意的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句。我认为正是这两句描绘勾勒出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在这个大同世界里,显然那轮散发无限光明的皎皎孤月才是主角。它大放光明却“空里流霜不觉飞”,转瞬间便使“江天一色无纤尘”,从而缔造了一个安谧祥和的完美世界。因而“孤月”,是圣人,是明君。
2.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此四句乃第一段中的第二节。作者以飞扬的神思,厚重的情感,抒发了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宇宙奥秘的思索。本节的诗眼在“待”字。
江月待人不见人,犹明君不得贤相也。亦言不知“明君”取士纳贤的标准为何?且欲待何人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多少才子智士一代代的抱负不得施展,而帝王千秋万世屈才遗才的状况却从无改变。“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乃作者自感自伤也。岁月易老,韶华易逝,终不得见重于君王,多少人就这样如流水而去,怎能不令清风浦上同样不得志的“我”触景伤情呢?
本节以“愁”字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一段。然所“愁”仅仅为己吗?实亦代天下人“愁”也。
3.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此四句乃第二段中的'第一节。由于愁绪入怀,作者很自然地将目光望向了江面上的渔火舟船,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游子、思妇。此四句描写的乃思妇之情。
在作者的想象里,此时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发生了变化。它深情款款地徘徊在阁楼四周,照射着思妇梳妆的镜台。镜子反射的月光将室内映得格外明亮,使得少妇根本无法睡眠。她无比恼恨的将帘栊卷起又放下,将捣衣砧拂了又拂,却无可奈何的发现这月光根本就是赶也赶不走。于是索性坐在梳妆台前,手托香腮,静静地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他的面目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可惜却不能互诉衷肠。于是她许下了以身逐月流照情人的誓言。
如果我们结合前面“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句来看,女人的愿望似乎能够实现,可现实又如何呢?
注意“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句。“玉户帘”与“捣衣砧”有隐秘地性意识在,反映了独守春闺的少妇的寂寞之情。
4.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五句乃第二段中的第二节,描写的乃舟子之情。
第一句呼应的是上句“愿逐月华流照君”。什么意思呢?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雁阵一字长飞,鱼群不停地潜跃,说明世间类似的别离太多了,痴男怨女们往来的信件使得满天长飞的鸿雁把无所不至的月光都遮住了,不停潜跃的鱼龙把原本平静的江海都搅起了风浪。月华不度,波涛滚滚,又哪里去寻那一叶扁舟呢?故本句既呼应了上句,又暗示了在外漂泊的舟子所面临的险境。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句亦向有歧义。其中,“昨夜”指的是时间当是无疑。“闲潭”又指的是什么呢?我们看下面还有“江潭”一词。那么我想,此处“闲潭”应是指“风平浪静的深水面”。“梦”,是长时间与风浪抗争后难得的闲适与小憩。“落花”一词则隐藏着对独守春闺的妻子的疑虑。类似的情感可见于韩翃的《章台柳》: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可怜春半不还家”则是梦醒后舟子的自怜自伤。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两句是说舟子极目远眺,只见江水滚滚,落月西斜,江面上暗雾蒸腾,江边的碣石就像潇水与湘水一样离得很远很远。时光正飞速流逝,回家的路却遥遥无期。心情可谓绝望到了极点。注意“落月复西斜”中的“复”字,犹如舟子在叹息又过去了一天。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此句一般看作还是舟子的心理活动。我却以为此应是作者在展开前面一番联翩想象后的总结语。作者站在江边,看着月亮从升起直到现在的落下,叹息道:也不知道有几个人能趁着这月色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只看到江边的垂柳摇落了一江离情。
【总结】
此诗是唐诗中的名篇,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对它的赏析向来不乏精彩之作。只是有感于前人有模糊不通之处,故作本篇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们看作者张若虚的生卒之年,当在武后当政与唐中宗的时代。文中以明月为君,而非惯常的以日为君,说明此篇当作于武后称帝的时期。文中第一段描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感叹了岁月易逝,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哀愁。那么,这种哀愁是单纯的为一己之名利吗?显然不是。作者在第二段假想了离妇与舟子这一对夫妻的离情,指出天下多少有情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天各一方,从而使诗人的愁怨落在了实处,得到了深化。诗人的抱负与责任感也因此愈加鲜明。
本诗的艺术成就之高自不必说,而思想之深刻又不让李杜。张若虚这位诗人真值得后人好好铭记。
【译文】
春江潮水浩荡,直与大海相连。一轮明月升腾,像是为潮水涌起。
银蛇跳荡,随波浪千里万里。在在处处,能无此光风霁月?
江水蜿蜒在草长莺飞的原野,鲜花林中好似弥漫着濛濛雪雾。
月色如霜飞无从觉察,白沙在月光下看不分明。
江天纯净无比,空中孤月高悬。
是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月亮又在何时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前赴后继,江月一年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江月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停地在流水。
天空中一片白云缓缓离去,我站在青枫浦上不胜忧愁。
谁家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泊?谁人在何处明月小楼上正相思?
可恼绣楼旁徘徊不去的月光,故意把离人的妆镜照射。
玉户帘中卷不去,洗衣石上拂不掉。
想望着爱人却听不到声音,真希望随着这月光去看望他。
鸿雁一字长飞,把月光遮住;鱼群在水中奔跑,掀起阵阵风浪。
昨夜风平浪静时梦见春花已残,可叹一经数年自己还不能回家。
春光将要随江水流尽,天边的月亮转眼又要落下。
它慢慢下沉,渐渐为海雾隐藏,回家的岸就像潇湘之间隔着无限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这月色还家,我只看见月亮西斜江树将离情密密摇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