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诗词译文及鉴赏

《拟行路难·其四》诗词译文及鉴赏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四》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拟行路难·其四》注释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这首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拟行路难·其四》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鲍照出身寒微,怀才不遇。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出了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了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拟行路难·其四》作者介绍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相关文章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名著阅读2016-08-09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夏天的四字词语

夏日来临,温馨祝福。烈日当空,找个荫凉。微风轻坲,吹个风凉。消渴解暑,换个爽凉。平心静气,图个心凉。保重身体,不要着凉。祝福夏天,日日清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夏天的四字词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名著阅读2013-09-08
夏天的四字词语

腹稿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王勃所到之处,都有人请他写文章,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腹稿文言文翻译和答案吧!欢迎阅读参考! 腹稿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王勃的故事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
名著阅读2019-09-07
腹稿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鸟尽弓藏翻译及原文

飞鸟尽良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下面是鸟尽弓藏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  原文: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
名著阅读2017-07-09
鸟尽弓藏翻译及原文

《梁书·刘鄩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末帝①遣鄩屯兵魏县。庄宗②入魏,鄩以为晋兵悉从庄宗赴魏,而太原可袭,乃结草为人,执以旗帜,以驴负之往来城上,而潜军出黄泽关袭太原。晋兵望梁垒旗帜往来,不知其去也,以故不追。鄂至乐平,遇雨,不克进而旋,...
名著阅读2014-01-03
《梁书·刘鄩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1、子曰:“学而时习...
名著阅读2015-07-04
论语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