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由使契丹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子由使契丹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子由使契丹原文翻译及赏析1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宋代〕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适:往。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凌:冲冒。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此处指契丹。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赏析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各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患,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德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各。”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德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患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各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时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送子由使契丹原文翻译及赏析2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古诗简介

  《送子由使契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翻译/译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

  ⑴适:往。

  ⑵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凌:冲冒。

  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此处指契丹。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

  ⑹“单于”二句:《新唐书·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帝(肃宗)叹曰:‘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契丹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阿保机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赏析/鉴赏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旬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名家评价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末用唐李揆事,非以第一人相矜夸,正是临别而望其遄归之意。”

  纪昀:“清切。”

相关文章

道边李苦文言文翻译

道旁苦李,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
名著阅读2012-02-03
道边李苦文言文翻译

《哀溺文序》原文及赏析

《哀溺文序》是柳宗元散文(寓言)的代表作之一,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下面是《哀溺文序》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哀溺文序》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
名著阅读2016-06-02
《哀溺文序》原文及赏析

师说原文及译文

师说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
名著阅读2014-06-09
师说原文及译文

《宋史·张逊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 张逊,博州高唐人。数岁丧父,养于叔父职方员外郎干,后随母归魏仁浦家,驸马都尉咸信,其异父弟也。太宗在晋邸,召隶帐下。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
名著阅读2018-03-02
《宋史·张逊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树中草·鸟衔野田草》翻译赏析

《树中草·鸟衔野田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注释】 1、王琦注:梁建文帝有《...
名著阅读2018-04-04
《树中草·鸟衔野田草》翻译赏析

《一枚硬币》四年级阅读附答案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
名著阅读2017-06-09
《一枚硬币》四年级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