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原文及翻译(30)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①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
①豫:与"预"同,预谋之意。
②跲:与"夹"同音,言语不通顺。
【译文】
"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方法却只有一个。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语言不畅;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出现困窘;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原文】
"在下位不获①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②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注释】
①获:得到信任的意思。
②诸身:自己的心。
【译文】
"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治理不好;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途径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途径的,不顺从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顺从父母是有途径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顺从父母;心诚是有途径的,不知晓善就不能心诚。诚实是上天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的法则。诚实,不必努力就能达到,不必思考就能获得,从容不迫地达到天道法则,这就是圣人。做到诚实,就是选择善并坚持做到它。"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①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人;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①弗措:不厌倦、不罢休之意。
【译文】
"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罢休;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分明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但不够忠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原文】
"自诚明①,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②;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③;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④矣。"
【注释】
①自:从。明:通晓之意。
②尽其性:充分展示自己的天性。
③赞:帮助之意。化育:养育。
④天地参:与天地并列之意。
【译文】
"由真诚达到通晓事理,这叫做天性。由通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做教化。真诚就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就会真诚。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能发挥天赋的本性才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事物的本性,能够发挥事物的本性才能帮助天地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养育万物,才可以与天地并列。"
【原文】
"其次致曲①。曲能有诚,诚则形②,形则著③,著则明④,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⑤。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⑦;国家将亡,必有妖孽⑧。见乎蓍龟⑨,动乎四体⑩。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注释】
①其次致曲:次于"自诚明"的下一等的人,可以贤人相称。致曲,致力于细微之处。
②形:表现出来。
③著:显著之意。
④明:远大光明。
⑤化:感化之意。
⑥前知:预测未来。
⑦祯祥:吉祥的前兆。
⑧妖孽:异于常态的动植物。妖,多指草木类。孽,多指虫豸类。
⑨蓍龟:都是用来占卜的器物,分别指蓍草、龟甲。
⑩四体:两手两足此指身体仪态。
如神:像神灵一样。
【译文】
"次一等真诚的人从细微处入手。细微之处也能达到真诚的境界,达到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昭然显著,昭然显著就会远大光明,远大光明就会感动万物,感动万物就会发生变革,发生变革就会感化人们。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感化人们。最高境界的真诚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盛,必定有吉祥的前兆;国家将要衰败,必定有异于常态的动植物。它呈现在蓍草龟甲上,体现在身体仪态上。祸福要来临时:好事一定会提前知道,不好的事也一定提前知道。因此,最高境界的真诚如同神灵一般。"
【原文】
"诚者,自成①也;而道,自道②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注释】
①自成:成全自己、完善自己之意。
②自道:自己引导之意。
【译文】
"真诚是自我完善的;道是自我引导的。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怀以诚,就是中道。"
【原文】
"故至诚无息①,不息则久,久则征②,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③。如此者,不见而章④,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注释】
①息:停止。
②征:检验、校验。
③无疆:没有穷尽。
④见:与"现"同音,显露之意。章:与"彰"同,彰显。
【译文】
"所以,至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经受检验,经受检验就会悠久长远,悠久长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能以承载万物;高大光明,能以覆盖万物;悠远长久,能以成就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配,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配,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现也会自然彰显,不运动也会自然变化,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原文】
"天地之道,可一言①而尽也:其为物不贰②,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③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④而不重,振⑤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⑥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⑦,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⑧,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
①一言:一字之意,在这里是指前面说到的"诚"字。
②不贰:始终如一的意思。
③斯:这。昭昭:明亮、光明。
④华岳:地名,华山。
⑤振:与"整"通假,治理、改善之意。
⑥一卷石:指的是拳头大的石头。卷,与"拳"通假。
⑦不测:深不可测之意。
⑧不显:不,与"丕"通假,大的意思。显,光明之意。
【译文】
"天地的法则,可以用"诚"字的意思涵盖:作为物它纯一不二,因而它化生万物就不可测度了。天地的法则,博大、深厚、高大、光明、深远、长久。现在来说天,(论小)这不过是一小片光明,而它(的整体)无穷无尽,日月星辰悬挂在天上,覆盖着万物。现在来说地,(论小)这不过是一小撮土,而它(的整体)广大深厚,负载着华山不觉得重,治理着江河湖海没有泄,负载着万物。现在来说山,(论小)这不过是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但它(整体)高峻厚重,草木生长在上面,飞禽走兽居住在上面,宝藏从里面开发出来。现在来说水,(论小)它不过是一小勺水,但它(的整体)深不可测,里面生活着鼋鼍、蛟龙、鱼鳖,繁殖着货物财富。《诗经》上说:‘只有上天的定命,深远不止。’这大概是说天之所以成为天的原因。啊,难道大光明!文王的德性这么纯洁,这大概是说文王之所以被尊奉为文王,是因为他纯一,而且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