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范文精选(通用3篇)
民情日记范文精选 篇一
今天,我走进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体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首先,我被山村清新的空气所吸引,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村民们在田间劳作,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田间劳作,她弯着腰,双手握着一把锄头,专心致志地除草。看到我走过来,她友好地向我打招呼,说她种的是自家的蔬菜,希望能够为家人提供一顿丰盛的饭菜。
其次,我参观了当地的小学,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让我感到温暖。在课堂上,老师们用心地教导着孩子们知识,孩子们认真地听讲,互相帮助,氛围和谐而温馨。我看到了一位小女孩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她说她梦想成为一名老师,希望将来能够回到这个小山村,为更多的孩子传授知识。
最后,我和当地居民一起品尝了美味的农家饭菜。餐桌上摆满了新鲜的蔬菜和鲜美的肉类,每一道菜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道。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分享着快乐。我被他们的热情和真诚所感染,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这个偏远的山村,我领略到了乡村的美好和淳朴。山村的居民虽然生活简朴,但却幸福快乐。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用真诚和友爱传递着温暖的力量。我深深地感受到,乡村不仅有着美丽的风景,更有着人间真情。
民情日记范文精选 篇二
今天,我来到了一个繁华的城市,感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到了现代都市的快节奏。
首先,我被城市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所震撼。人们匆匆忙忙地走着,似乎永远都没有停下的时候。在街头巷尾,商店林立,灯火辉煌,人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我看到了一位白领女性匆匆赶路,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写满了忙碌,但眼睛里却透露着坚定和自信。
其次,我参观了当地的科技公司,看到了一群年轻人正在努力工作。他们在电脑前埋头苦干,不知疲倦地为公司的发展努力着。在会议室里,他们激烈地讨论着新项目,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活力。我看到了一位年轻的程序员正在编写代码,他告诉我他梦想成为一名顶尖的软件工程师,希望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最后,我和城市居民一起品尝了各种美食。城市的餐厅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美食应有尽有。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我被他们的热情和开放所感染,感受到了城市的包容和多元。
在这个繁华的城市,我领略到了现代都市的活力和魅力。城市的居民虽然生活忙碌,但却充满激情和活力。他们用奋斗和拼搏创造着成功的人生,他们用智慧和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我深深地感受到,城市不仅有着繁华和现代,更有着人间真情。
民情日记范文精选 篇三
民情日记就是根据农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况及村里的情况写成日记如实汇报,使其更好的发展。
民情日记——记村民代表推选
2014年4月10日 星期二 小雨转晴
早晨起来,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下午,天气转晴,但路很泥泞。
白天,来访群众不断,几乎没有干几件事。晚上,因为要推选第五队的村民代表,我们按时赶到村支部,那里空无一人,我们静静地等待村民的到来。
等了一段时间后,才有村民赶到。突然,我们接到村支书电话,“有村民家里着火了!”我们立即赶到失火现场,大火已被扑灭,消防战士和村民们正在揭开屋顶的砖瓦清除隐藏火点。经了解,该村民家中无人,所以没有人员伤亡,但屋里生活用品、电器、家具等全部损毁。待房顶上的人员拆除完毕,我们与消防队长见面沟通了情况后,又让村干部安排好人员做好后续的防范工作,紧急赶回村支部。
这时村民仍然没来几个,或许是路太泥泞,村支书感到后又用喇叭通知了几遍。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推选会即将开始,这时来了一个的“犀利哥”,蓬头垢面,酒气熏天,话语不清,想借着酒劲向我们反映邻居数目影响车辆出行的问题,村民们见状都劝他离开。而我们处长却向前握住他的手,冷静地说:“有话您尽管说。”他毫不客气地说了一通后,处长送他时却因为给他拍了照片而误解,大发雷霆,执意要求我们将照片删除。最后,我们处长又向他道歉,众人连拖带拉将他劝走。
正当大家填写选票时,一位老大爷来到了推选现场,手里拿着《推选票》嘴里唠叨着“以前的干部喝了甜水,让老百姓吃了苦水,你们工作组可要记住了。”几位村民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向前劝说,而这位老大爷恼火了,反而又骂了起来:“五队的社员还没有浇完地呢,井能借给外处用吗?”大家好不容易将其劝走。我们处长始终十分冷静坐地在那里,因为他心里明白。
推选票刚要统计完,有一村民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高声说:“请村干部或工作组带着全村的浇地电表去校校,校完后加盖公章,想办法防止有人再在电表上偷做手脚,还老百姓一个公道!”我们处长说:“今天天不早了,明后我们随时等着你,到我们驻地说说这事,咱们一块研究个好方法。”话音刚落,又有几位村民将我们处长拉到一边,待别人走后才说:“我们五队菜地的事您得帮我们解决,租用的人想霸占为宅基地,并找各种借口不拿租金,我们架线都没有钱,我们本来准备往乡里或县里去反映呢,你们来了正好。”话还没说完,那位“犀利哥”又来到了支部,真让我们出乎意料,只好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才勉强离开了村支部。
我们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百姓百姓,百人百性”,“宁带一军不领一村“。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其中内涵。然而,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三人都感到了肩上的压力!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民情日记——群众心里有杆秤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然而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群众的期盼就是干部的职责
当前,群众盼什么?希望党委政府做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深入走访了姚山村部分群众,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
村民陈其坤是一位种植食用菌户,谈起种植食用菌,他说得头头是道:“种植食用菌对俺村来说,原料较为充足,但目前没有形成规模,销售渠道较窄,整体效益不够好。一是机械化程度不高,仍以手工为主;二是农户缺资金、缺技术;三是农村信息来源不够,希望政府能够在信息、资金、销售门路等方面提供帮助,技术上给予指导。”
民情日记——小事连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进行整改。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不少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曾经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由于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填平这个水塘需要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